《一个悲情的皇朝,一个让无数人哀叹的朝代》
第59节

作者: 吴名之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张启阳却完全不理会管家的合理建议,坚持要收购粮食。
  反正这种事情也是张启阳说了算,管家也就不和他争论了,而是直接问道:“伯爷准备收购多少粮米?”
  “能收多少收多少,不要在乎价钱的高低。”
  不在乎收购成本的高低,这摆明了就是没有想过利用屯粮赚钱啊。老爷这是要做什么?有钱没地方花吗?
  张启阳当然知道现在收购粮食不合适,肯定是要亏钱的。但这完全就是没法子的事情,毕竟大明朝已经时日无多,根本就等不到明年的新粮下来了,必须早做准备。
  “还有,各村各庄是不是出现了些许流民?”
  些许流民?管家心里鄙视了一下,伯爷说的真轻松,岂止是些许?简直是铺天盖地。

  频繁的战乱和持续的天灾,让流民的数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
  在这个满是天灾人祸的岁月里,为了活命,流民会本能的朝着生活比较好的区域流动。
  现在的流民已经形成两个最主要的流动方向,豫南、皖东的流民大多是去往比较富庶的江南。
  而晋北、晋东和豫北等地的流民则选择去来到距离更近的京畿一带。
  因为京畿严格控制流民的进入,来到这一带的流民只能分散到京畿各县以及乡村。
  光是涌入十二连环庄的流民就有两三千人,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冷,相信这个数字还会暴涨。
  “流民生活无着困苦可怜,若是眼睁睁的任凭他们冻死饿死,实在于心不忍,若是饿的狠了说不得还会做出抢掠打砸之事,不如支开几口大锅开设几个粥棚,好歹也要让他们有口饭吃,就只当是行善积德了。”
  行善积德?张启阳随后说的话又让管家大吃一惊,觉得他是疯了,身为勇毅伯府的管家,张富贵觉得有必要好好跟张启阳说说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伯爷,给流民开粥棚,让他们不至于真的饿死,这当然是好事,但这样做却有一个巨大害处——粥棚一开,流民必定蜂拥而入,到时候就不是几千人了,恐怕会上万。
  那么多人,那么多张嘴,如何养的起?到时候若是继续开设粥棚,光是粮食的消耗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若是直接撤了粥棚,饥寒困苦的流民一定会聚众闹事,简直无法收拾。

  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开粥棚。不仅省了自家的粮米,还能免去很多麻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这个人最是心善,见不得别人受苦,就算是有些麻烦也顾不得了。”张启阳对管家温柔的笑了笑说道:“不用有太多顾虑,就按我说的办,准备开设粥棚赈济灾民吧!”
  冬天来的很快,这天气真是冷的邪性,包裹了秫秸的大缸已冻裂了好几口,就连家里的土狗都不愿意出门找食,整天缩在灶膛边上取暖。
  天寒地冻,难熬的很!
  管家张富贵已穿上了最厚重的老棉袄,帽子上的护耳也放下来了,依旧冷的哆哆嗦嗦,指着那四具冻的硬邦邦的尸体说道:“昨夜又冻死了四个。”
  面色沉重的张启阳无奈的摇了摇头:“还有棺椁么?”

  “早就没了。”
  “那就用白布包裹一下,用席子卷了埋掉吧,别忘了堆个坟头。”
  “伯爷慈悲,这些人转世投胎之后,一定会报答伯爷的恩德。”
  “我也不求什么报答,只是图个心安。”
  自从开设粥棚以来,附近这一带的饥民蜂拥而入,每日里守在粥棚附近眼巴巴的等着那碗救命的稀粥。
  在这个滴水成冰的隆冬季节,打谷场旁边一字排开的那十九口大锅从来就没有熄过火,如同流水一般源源不断的供应着热气腾腾的粥食。

  这十九口大锅,就好像黑夜的灯火一样吸引着走投无路的饥民,让小吴庄成为这一带的饥民聚集地。
  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饥民来到这里,只有一个大致的粗略估计数字:就算是没有一万,七八千总是有的。
  七八千人就意味着七八千张饥饿的嘴巴,每日里消耗的粮米就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巨大数字。
  虽然张启阳不停的采买粮米,不停的赈济饥民,终究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还是有很多饥民横死于乡野、街头。
  或是因为饥寒,又或是因为疾病,每天清晨都会有新的尸体出现,以至于根本就来不及打造棺椁,只能用一领薄席卷起来随便挖个坑堆个坟头。
  对于饥民而言,这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待遇了。不论如何,停留在小吴庄都是一个极其正确的选择:至少还有一碗粥吃,死了之后还有几尺白布和一领薄席,甚至还有人埋葬堆起坟头,这已经很不错了。
  只有这些饥民才最清楚外面是什么样的天地:满世界都是刀兵血火就不用说了,流落四方的饥民根本就无人理会,若是聚集的人数太多还会遭到官兵的驱赶和打杀。
  躲在县城外面等候赈济的饥民完全就是在等死,每天都有几大车的尸体拉出去。
  同样是死,死在小吴庄至少还有点尊严,若是死在别处,直接就被推到路沟当中任凭野狗啃食,连个囫囵尸首都落不下呢。

  “易子相食”绝不是史书上一句空洞的话语,而是活生生的人间惨剧。
  在生命随时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饥民什么样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打砸富户冲击官府,甚至直接扯旗造反都只不过是最正常的反应,社会秩序已荡然无存了。
  但是,在小吴庄,这种状况并没有发生因为有毅勇军在这里。
  现在的毅勇军已膨胀到了一千四百多人的规模,比一个齐装满员的军所还要庞大,随时都可以弹压闹事的饥民。
  除了用武力保证小吴庄的正常秩序之外,张启阳还给了饥民一个莫大的希望:加入毅勇军当兵,就能挣到一条活路。
  只要成了兵,就能到毅勇军的灶上随便吃喝,还能预支几升黄米和一小包盐巴,先保住家人的性命。
  被饥饿和寒冷折磨的奄奄一息的饥民争先恐后的加入民团,报名处从早到晚都被求活路的饥民包围着。

  在这个见鬼的世道里,丢出去半口袋糙米就能领回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娃儿,谁给碗饭吃就跟着谁是唯一的生存法则。
  所以,在短短的二十几天之内,原本的小吴庄民团,如今的毅勇军的规模好像吹气球一样膨胀了起来。
  “伯爷!”管家张富贵担忧的说道:“再这么下去,连京城的饥民都要跑过来了,到那个时候,有多少粮米都不够哇。就算是把咱家的粮仓掏空了,也填不饱这么多饥饿的肚皮。”
  “不是一直在采买粮米吗?”
  “可咱家的银子是有数的,就算是砸锅卖铁怕也支撑不了多久啊。”
  “那就先把县里的那几间店铺盘出去吧。”张启阳说道:“把店铺卖了,盘回点银子来,买了粮米赈济灾民。”
  啊!张富贵想不明白,张启阳为什么要把县里的那几间铺面卖掉?
  那几间铺面虽然赚的不多,但终究每年都能赚些银钱,若是直接卖了,岂不是断了来钱的门路?

  而且,在这个年关将近的时节里,店铺很难卖出一个好价钱。为了能让这些饥民多吃几口稀粥,真值得这么干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