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舒为了增长气血,不得不服用这些大补之物,这几株人参也不过是毛毛雨罢了,所谓穷文富武,不外如此。
好在《养生诀》到了高阶,就能在体内形成气血循环,不再需要外物辅助,否则这长白山脉的人参够不够云舒修炼那都是两说呢!
四方山虽然也是丛林茂密,人迹罕至,但到底山下有村庄,靠山吃山,即便是如今云舒来到的这个地方,竟然也有人来过了。
这不,一晃眼,云舒就在一株红松树上发现了刀刻的痕迹。
却原来,按照放山人的规矩,挖完参要砍照头,即由把头在附近选一棵红松树,朝着挖参的方向,从树干上剥下一块树皮后,在白茬树干上用刀刻杠。
放山的人数刻在左边,有几个人就刻几道杠;右边刻的是几品叶参,几品叶就刻几道杠,这是为了使大家知道这个地方曾经挖过人参,是人参生长区。
如今那块白茬树干上左边有一道杠,右边是四道杠,这表示一个人挖了一株四品叶。
显然,这不是专门的放山人,因为放山人基本上是拉帮结派的,五个人或者七个人,必须是单数,因为人参也要算一个,讲究“单去双回”。
而一个人行动的大多是专门的采药人,而四方山附近,最专业的采药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旺爷。
没想到旺爷老胳膊老腿一把年纪的,居然还能往这样的深山老林中来,云舒心中升起佩服之情。
这里既然已经被旺爷标记了,云舒就准备离开,谁知道神识无意一扫,居然让她发现了“好货”。
地面上不过是一株二甲子(10~20年参龄,长有两枚掌状复叶)的模样,但地下却是一支大棒槌。
云舒一看,就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漏网之鱼。
说来,根据人参叶片推测参龄的方法并不太准确,就比如现在这种情况。
因为野生人参在缓慢的生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受冰冻、暴雨、虫嚼鼠咬、野兽牲畜的践踏等灾难,上面的叶子自然不能幸存。
而根茎在地下不知待了几年后再次破土发芽、长茎叶,重新轮回。
如今这株面上看上去应该是“二甲子”的野山参,依照参芦以及参身上的纹理还有参须上的疙瘩来看,云舒断定它至少也有一百岁左右了。
不过大部分挖参人根据的还是人参的叶片也推测参龄,毕竟他们不可能拥有云舒这样的透视本领。
无意间发现了一株五品叶,无意间又挖了一株一百年左右的大棒槌,加上先前挖的,也够云舒消耗一冬了。
所谓知足常乐,她也不贪心,将人参先放进空间里存放,云舒背上背篓,看着有些陡峭的一段路,准备开始攀登,她有预感,清溪之源,就在前面。
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所谓翻山越岭,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根本体会不到那种征服自然的乐趣。
而对于云舒来说,她的攀登若让普通人看到,大概只有三个数字能形容——“666”。
不用去看,她就知道哪里有能让她的手攀扶的凸起,哪里有能让支撑她的脚受力的凹处。
远远望去,云舒灵巧的像一只猴子,一跳一跃之间尽显身体的轻灵和协调,就仿佛是这山长了眼,长了手,托着她不断前进。
长白山温泉属于高热火山自溢温泉,泉水温度多在60摄氏度以上,最热可达80多摄氏度。
云舒寻着蒸腾的白色水雾,就看见从岩石缝隙中向外喷吐的沸腾热水,顺着岩壁潺潺而下。
温泉水从山顶的岩石缝隙里流出来,那么泉眼一定就在其中。
云舒用神识一扫,就发现岩壁后的山腹是中空的,隔着不过七八米就是一个不大的椭圆形温泉池子,中间的泉眼不断地往外喷出泉水来,池水则不断溢出,然后因山势的缘故,从北坡的岩壁处流出来。
既然发现了泉眼,云舒自然不能放过泡温泉的机会,而且晚上休息的地方也确定好了。
但是她在攀爬的时候,并没有发现通往温泉山腹的入口。
直到云舒又出动了神识,细细搜索,才在山顶上发现了端倪。
西山山顶上生长着一片柞树,周围是低矮的灌木草丛,如今也是满地枯黄。
柞树树高可达25米,但云舒却在这群高大挺拔的柞树中发现了一株只有十余米高,胸径达一米,两人环抱粗的柞树,这就有些诡异了,没听说过树木也会发福的。
这若是旁人,大概没有这样的好奇心,也不会如此无聊,但谁让如今发现这诡异之像的是云舒呢。
神识扫视之下,云舒就发现,却山顶露出来的部分并不是这株柞树的全部。
在厚度达四五米的土层和岩石下,豁然发现了中空的山腹。或许是岩石风化碎裂,在山顶出现了一个洞口。
恰恰好有一颗柞树的种子从洞口掉进了山腹中,落地生根发芽,渐渐长大,从洞口中长了出来。
所以并不是它矮胖横向发展,而是在地面以下还有十多米的粗壮树干。
这株柞树的枝干生长在洞口顶部,加上掉落的枯枝烂叶正好挡住了洞口。
不过阳光还是可以从这些枯枝烂叶的缝隙里照射进山腹中。
也正是这些“见缝插针”的阳光,使得下方约摸有半分地(三十平左右)大小的山腹空地,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真菌群落——灵芝。
云舒看到生下在柞树根部的灵芝时,下意识擦了擦眼睛,然后才反应过来,她用的是神识,这并不是她眼前出现了幻觉。
此时,云舒恨不得仰天大笑三声,什么叫做“得来全不费工夫”,什么叫做“机缘”,大抵也就如现在这种情况了。
云舒从空间商场里拿出一把高级折叠工兵铲,其上有铲、镐、撬棍(刺),锯、刀的功能。
云舒透过神识,将洞口这株柞树一面的灌木、草丛清理干净,然后用工兵铲小心的铲走交错纵横的枝干上的腐土和枯枝烂叶。
这其中还掺杂着许多橡子(柞树果实)和柞蚕蚕茧,有的已经腐烂,但完好的更多。
云舒眼睛一亮,她怎么把这些宝贝给忘了,无论是橡子还是蚕茧,可都是有大用的东西。
村子里只知道橡子脱壳可以喂猪,但实际上人也是可以吃的。
橡子可抵抗、缓解、预防铅等重金属友对人体的毒害,食用橡子豆腐等用橡子粉制成的食品,可保护人体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提高儿童的智力和发育水平,而且橡子豆腐还是解暑的良品。
最重要的是,橡子是号称比水稻、小麦“资格”还要老的粮食。
松子、榛子、山核桃这类的干果再好不过是个零嘴,但橡子可含有百分之五六十的淀粉,它抗饿啊!
只一个瞬间,她脑海里就有了一个想法,然后快手快脚的捡了十几斤橡子和一堆蚕茧收进空间里,只等着回了家再实践。
云舒或许做不到像小说中那些女主一样,带着村里人发财致富、走上辉煌,但她也不是无情之人,若是有能力,自然也不会吝啬向善之心。
一通清理后,就露出了地面上交错生长已经腐烂的柞树枝干,云舒用工兵铲上的镐在靠近主干的位置向上一掀,一个半米宽的洞口就映入眼帘。
趁着已经西斜的阳光,云舒能清晰的看到下面山腹中树根下一簇一簇的灵芝,鲜红如血,竟然都是极品赤芝。
以云舒如今的身体素质,十多米的高度,直接往下跳也不至于受伤,但到时上来就麻烦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