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总是比明天先到来》
第47节

作者: 极品亲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作为一个合格的吃货,对于食物,必须保持虔诚之态;作为一个业务厨子,即使再业务,也要使食材发光发彩。
  如今正是猎物肥妹的时候,这只兔子又是云舒特意捉的,稍小一些的都没抓。
  她先用小刀在兔子身上划了深深浅浅的花刀,在火架上不断翻转,油脂很快就低落到火堆中,发出“滋滋”的声响。
  等兔子半熟后,云舒才开始用小刷子刷蜂蜜,这是商场里的,云舒没舍得用建业叔带来的野蜂蜜。
  只要吃过一回这年头的野蜂蜜,那你将对商场的“天然、无添加”的蜂蜜嗤之以鼻,两者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吃过了长白山老林子里的野蜂蜜,云舒真的不想再吃别的蜂蜜了,由此可见,感官尤其是味觉太敏锐也不是好事。
  不过升级成了“金舌头”、“狗鼻子”也有一个好处,村里谁家做什么饭,对云舒再也不是秘密,不过是走过路过闻一闻的事;若是哪家女人有什么拿手菜,云舒也只需要尝一尝,就能仿制个十之八九。

  这对于吃货来说,也算点亮技能树了。
  终于等诱人的烤兔香气扑鼻而来的时候,云舒往火堆里又填了几根非常干燥的松枝,大火燃起来的时候,她抓了一把孜然粒往烤兔上一撒,等孜然粒沾上油受热,再撒上一把炒熟的芝麻粒,然后——开造!
  撕开烤的焦黄的烤兔腿,咬一口,你就会知道“兔兔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兔兔”这句话有多么不人道了。
  云舒如今的胃仿佛通着一个无底洞,消灭一只烤兔子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吃了肥美喷香的烤兔子,云舒喝了一杯清茶解腻,如今空间商场里好几千一斤的茶叶也就这点作用了。
  吃饱喝足后,云舒没有急着赶路,而是细心搜索水源周边,然后根据水边湿地脚印,细细分辨找狍子、狗獾子的味道,然后锁定它们分别活动的区域,在这些动物前往水源地的必经之路上下套子。
  云舒下的套子是最简单的那种,就是用钢丝围成圆圈绑在树上。
  一百多个套子,用了云舒一个多小时,她抹了一把汗,看了看手表,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她原本的设想是今天晚上之前找到清溪的源头,所以也不敢在耽搁。
  云舒回到先前的狐狸洞,这时火堆已经只剩下灰烬,小铁锅里的开水也已经凉了。
  把凉白开倒进军用水壶里,保险起见,云舒又用土盖在灰烬上,然后背起背篓、睡袋,看了一眼空无一物的灌木丛,再次启程。
  长白山脉的相对高度差别较大,温度、湿度、降水、土壤等因子存在明显差异,自然植物、动物的分布也存在明显不同。
  离开狐狸洞继续往山里走,就是一片一望无垠的典型针、阔叶混交的原始森林。
  一眼望去,高大挺拔的红松、冷杉、落叶松、红皮臭、鱼鳞松……而阔叶树像春榆、蒙古栎、水曲柳……组成了最绚丽的画卷。
  在其中,云舒还发现了少见的紫衫,这是做弓的优质树种。
  混交林中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仅种类繁多、生长茂密,它们还紧密的缠绕在一起,穿行非常困难,云舒不得不一时不停的挥舞着手里的砍柴刀,还要在高大的树木上做下标记。
  在眼前这片原始森林面前,即便是云舒,也不敢仗着本事盲目前行,而是老老实实的记下周边的地形地貌,避免迷路。
  云舒还看到了许多除清溪以外的水源,因为天气寒冷,有的水泡子已然结冰,但通过神识,不难发现冰层下许许多多诸如细鳞鱼、青鳞子等山区冷水鱼。
  这混交林这一带的兽类,主要有东北虎、黑熊、黄鼬、水獭、梅花鹿、马鹿、野猪等,云舒还是先到水源地根据脚印辨别各种气味。
  如今黑熊进入了冬眠,东北虎少的可怜,反正云舒没有在最近的河段发现东北虎的痕迹,倒是她通过神识,远远“看到”有梅花鹿、马鹿和野猪在溪水边饮水。

  云舒轻手轻脚的来到附近,悄无声息的藏在低矮的灌木林后,而她的手已然将弓箭搭上了弓弦,然后轻轻一拉,瞬间就拉满弓。
  云舒作为一个非专业纯业余弓箭手,在先前,自然有箭矢落空的时候,但现在,《养生诀》晋阶后第一次开弓,云舒已然确信,百步穿杨也算不上什么。
  将拉满的弓弦贴在脸颊上,云舒瞄准了一头公马鹿,在它抬头的一瞬间,弓弦轻响,其上的箭也如闪电一般,眨眼就射进马鹿的脖子,然后强大的冲击力直接将一只那么大的鹿死死的钉在了地上。
  连哀鸣都没有,这只有着巨大鹿角的公马鹿就轰然倒地。
  云舒看着在呆愣了五秒后才惊慌四散的鹿群,真切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力量”。
  将约摸有六百斤,拥有六杈茸角的马鹿收进空间里,不得不说,储物空间简直就是每个猎人必备良品。
  云舒先前早就实验过,除了她这个主人外,空间戒指不能收有生命的动物,虽然能收植物,但里面的植物却不能生长。
  对于她这个主人来说,空间里有空气,时间流速也正常,但对于除她以外任何物品来说,时间都静止在它们进入空间的那一刻。

  所以脖子被捅个对穿的马鹿,进了空间后瞬间就不流血了,保持着刚死时的柔软和温热。
  鉴于这么强大的装备,云舒一时没忍住,在路上又费了一番功夫打了两大五小七头野猪。
  当然,先前就说了,狩猎不是目的。
  四方山中,西山最高,海拔在一千米左右,如今云舒沿着清溪追溯源头,从东坡已经绕行到北坡,海拔大约在六百米。
  踩着厚厚的腐层,闻着清溪中越来越浓郁的硫磺味道,云舒知道,可能很快就能看到清溪源头了。
  突然,一抹微微绿色在云舒眼帘中一闪而过,她身子一顿,仿佛像被按了暂停键,然后又像被按了回放键一般,慢慢挪动头部。
  果然,那不是她的错觉。
  一抹微绿正从腐层和枯枝中伸展出来,是一片叶子,一片人参叶子。
  云舒走过去蹲下来,轻轻拨开了枝丫和叶子上的枯枝烂叶,露出了几片菱形的叶子。
  云舒下意识屏住呼吸,“五品叶!”

  在一片落叶腐层中,碧绿的五个掌状复叶显得异常显眼。
  野生人参生长缓慢,能长到五品叶,约摸有80~100年的参龄。
  云舒不是专门放山挖参的,也不准备卖参,她需要的是能当母株的参母,所以直接在人参周边一米见方的地方全部挖出来,因为有神识的辅助,自然能保证再细小的根须也不会断掉。
  然后她将原土带着人参直接移植到早就准备好的青花大缸中,这是空间商场茶室里养观赏鱼的,只不过里面养的罗汉鱼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
  五品叶的老参常见儿孙满堂,放山老把头称之为“一堆”,意思是这株人参的周边应该还能找人参。
  云舒用神识稍稍一扫,果然在周边的枯枝烂叶下有不下十几株人参,都是这株五品叶的儿女、孙子甚至重孙子。
  云舒挖了其中的四品叶(野生人参50年以后长有四个掌状复叶)和灯台子(30~50年可能长出三枚掌状复叶,像是插有三根蜡烛的烛台而得名)。
  这几株人参加起来鲜重也有几两,别说在后世,就算是如今这个年代,也能换上一大笔钱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