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9节

作者: 汪公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刚开始的时候,得利于金镛先生个人武侠大家的名气,以及其撰写的武侠小说,倒也是每日能够卖出一两千份,勉强维持报社的收支均衡。
  但随着撰写到《神雕侠侣》中小龙女那一段的时候,可谓是在读者群中炸开了锅,一下子报纸销量从一两千份跌到了几百份,到最后更是落得无人订购的地步。
  那一年《明报》严重亏损!
  换到现在来讲,就是作者在往书里面投毒!
  还是剧毒!

  立刻身亡的哪种毒!
  直到后来这部分情节过去,随着《神雕侠侣》的高丨潮丨部分出现,才总算是略微缓解了这个毒点,加上沈宝新的经营手法,《明报》的广告业务稳步上升,这才扭亏转盈。
  也正是因为这次的事件让金镛看到了报纸不能完全靠文章来吸引人,所以转变了《明报》的定位和方向,不在单纯的依靠名家撰写的文章小说来吸引读者,而是走向了“言论独立”“不偏不倚”的精英报章。
  所以在1962年“难民潮”,内地大批人员偷渡香港,被香港皇家警方堵截于上水梧桐山时,《明报》不顾这种敏感话题,率先在报纸上大声疾呼,赢得了当时大部分读书人、知识分子的支持。

  借此,《明报》一改报格,从一份侧重武侠小说、煽情新闻和马经的“小市民报章”,提升到一份权威、独立报格的知识份子报刊。
  《东方报业》跟《明报》一样,在创刊的初期,也是收益不佳,卖不出去几张报纸。但随着马如龙改变报纸定位,聘请名家写狗经,又借助自己在黑道的影响力,想尽办法弄到了一些其他马经报纸不知道的马经和贴士,这才在报业林立的香港扎下了脚跟。(贴士,舶来词,英文中的Tips,这里泛指小道消息)
  不过不管在怎么改变报纸的定位格调,最基础的小说文章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特别是一篇吸引人的小说,不仅能够带动报纸的销量,更能够或多或少的培养一下忠实读者,长期购买本报。
  霍耀文投稿到《东方报业》,就是看中其刚创刊,连第一份报纸都还没有刊印出来,必然是需要一些吸引人的小说和文章来迅速打开市场,亦如当年的《明报》一样。

  《鬼吹灯--盗墓笔记》这本书,综合了后世无数盗墓小说的精髓,霍耀文相信一旦在报纸上刊登出去,绝对是能够比之当下几乎差不多已经到达瓶颈的武侠小说,更能够吸引普罗大众的目光。
  书中各种的鬼魅魍魉,民间传闻,山野杂说,以及添加了部分真实的考古过程,和足够经得起推敲的盗墓手法,不仅让普通的读者市民看个热闹,更是能够吸引那些历史爱好者、考古爱好者的关注。
  一边想一边走着,等快要出了贵州街,来到巴士站的时候,霍耀文才愕然想起张老师家好像就是住在贵州街。
  看了一眼手表,此时是下午四点一刻,想着这个点去拜访一下张老师,应该不至于被对方拉着留下来吃饭。
  想到此,霍耀文刚好看到马路对面有一个摆摊卖生果的小贩,迈开步子走了过去。
  坐在地上卖生果的小贩见有人走过来,也是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一脸热情的说道:“先生,请问买点什么?”
  或许是看霍耀文一身读书人打扮,文质彬彬的气质,连带小贩都不自觉的用上了“先生”这个称呼。

  “来个西瓜。”霍耀文看着小贩车上除了西瓜外,还有凤梨、葡萄等几种夏天常见的生果,想了想又道:“再来一斤葡萄。”
  “好咧。”
  小贩连忙拍了一下面前五六颗大西瓜,尽可能的找到一个最重的,长秤以后说道:“一斤五毫钱,总共十四斤……”
  “落花满天蔽月光,
  借一杯附荐凤台上,

  帝女花带泪上香,
  愿丧生回谢爹娘,
  偷偷看,偷偷望,
  佢带泪带泪暗悲伤……”
  顺着记忆里的路线,霍耀文拎着买来的大西瓜和一斤葡萄,刚来到张老师所住的楼层,就看到过道边,张老师正舒坦的躺在一张摇椅上,左手拿着蒲葵扇,右手端着一个小小的陶瓷茶壶,一边听着老式收音机里播放的粤剧作家唐涤生在五十年代创作的粤剧经典《帝女花》,一边嘴里跟着哼哼唱了起来。
  “我半带惊惶,
  怕驸马惜鸾凤配,

  不甘殉爱伴我临泉壤……”
  等《帝女花》女声唱完,张承颐跟着收音机里的调子,刚想接着男声唱下去的时候,忽然有人率先接唱道:“寸心盼望能同合葬,鸳鸯侣相偎傍…”
  张承颐下意识的睁开闭着的双眼,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过道尽头自己最喜欢的学生霍耀文正拎着一个大西瓜和一个塑料袋走了过来。
  霍耀文面露微笑,继续唱道:“…泉台上再设新房,地府阴司里再觅那平阳门巷!”
  张承颐将茶壶放到旁边小茶几上,连忙站起身子,看着走近的霍耀文,笑骂道:“你个衰仔,帝女花男腔不是你这样唱的。”

  “老师,我这不就是随便唱唱么。”
  霍耀文笑着说完,随即把手上拎着的大西瓜和葡萄递给老师道:“这刚在楼下刚好看到摆摊卖生果的走鬼,看着天热,就买了点西瓜和葡萄来孝敬孝敬您老和师母。”
  张承颐看着学生递过来的生果,板着脸不悦道:“来就来,怎么还买这么多东西上来。”
  “老张谁来了。”屋内正收拾东西的师母听到张承颐正在跟人讲话,也是打开防盗门走了出来,在看到霍耀文后,也是满脸欣喜的说道:“阿文来了,还不快进屋坐坐,外面那么热,进来吹冷气。”

  “师母。”霍耀文微笑的喊了一句。
  师母在看到霍耀文还捧着个大西瓜提着一串葡萄,眉头一皱,面色不悦道:“你这孩子,来就来嘛,怎么还买了生果上来。”
  霍耀文笑笑道:“这不是天气热,想着买点生果来孝敬师母您的吗?!”
  “刚不是说给我买的吗?怎么师母一出来,就说给师母买的了。”旁边的张承颐故意打趣道。

  “啪”师母狠狠的拍了一下张承颐的胳膊,瞪了他一眼,随即面露微笑的朝着霍耀文道:“好了好了,就这次,下次再买东西上来,别怪师母我不开门了。”
  “好的师母。”霍耀文听是听,做还是要做的。
  记忆里,张老师和师母对霍耀文一直都很不错,当初不仅在学业上张老师帮助很多,连带着在学校住的时候,师母也经常让霍耀文去学校教师宿舍楼吃点食堂里面没有的好东西。
  三人进了屋。
  师母在招待霍耀文坐下后,便把西瓜和葡萄拿到厨房洗洗切切,准备装盘端出来给霍耀文吃。
  张承颐扇着风,看着越来越有气质的霍耀文,想到自己这几年的细心教导,心里也是顿感欣慰,带着笑意道:“耀文啊,你今天怎么有空来看看老师我了?是想从我这学点教课经验呢,还是问点别的。”
  “哈哈,果然是瞒不过老师的慧眼!”霍耀文不着痕迹的拍了个小马屁,抬了一下眼镜,笑了笑说道:“这次的确不是单纯来看望老师您的,主要是想从您老那学习一点教学经验,老师在香港大学教书二十多年,我哪怕只学会十分之一,就够我受用无穷,足够教导新学期入学的学生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