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动荡的年代》
第53节

作者: 纵横大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满腔怒火的刘良佐,也被惊醒,不敢前冲,只是不断吆喝着,指挥属下拼杀,派人迂回着追击。
  赵铭于胡为宗等人正冲杀之际,王德顺忽然大呼,“堂主,不好了,清兵绕过去了。”
  清军毕竟人多,赵铭等人根本无法全部阻拦,一对清兵绕开正面,追了江阴百姓。

  清军冲入人群,挥刀砍,将后面的妇孺接连砍倒。
  李枝枝在人群奔跑,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惨叫,那位刚产下男婴的妇人被清兵砍倒,襁褓的婴儿,摔在地,哇哇大哭。
  一名清军骑兵疾驰而来,马蹄从妇人身踩过,眼看着要踩到婴儿,李枝枝急忙将婴儿抱起,回头过来,那清兵已经骑马杨刀向她劈来。
  李枝枝将婴儿抱紧入怀,害怕的逼双眼,战刀并未劈下,一声巨响传来,清军连人带马,被一棒砸得侧飞出去,关键时刻赵铭出现了。
  “是你!”李枝枝惊喜的睁开眼。
  赵铭一把将她拉马鞍,看见李姑娘抱着个婴儿,心里一酸,“这你的娃儿啊~”

  李枝枝被拉马鞍,被抱在身前,闻语脸一红,“瞎说啥哩~”
  赵铭反应过来,才三个月,不应该,于是一夹马腹,向前奔驰。
  清军继续追击,在这时,江面忽然几声炮响,十多枚炮弹直接呼啸着砸来,将清军轰得人仰马翻。
  从舟山来的水军,按着约定,赶到了江阴城外。
  江阴义军和百姓欢呼一声,涉水到船边,登了船只,赵铭纵马入江,与李枝枝从船梯船。
  清兵追至江边,船明军火炮、鸟铳射击,打倒一片。

  刘良佐骑马奔至江边,脸色狰狞,“岂有此理,气煞我也!给我放箭!”
  江南以被清军控制,水师并不敢久留,在清军射来的火箭,杨帆东下。
  赵铭站在船尾,看着岸边放箭的清军,跳脚的刘良佐,突然大笑:“哈哈哈~刘总兵不用送了。”
  赵铭并不晓得他一棒砸死了刘良佐的儿子,愤怒至极的刘良佐,看着逃脱的江阴义军,气得浑身颤抖,牙关几乎咬碎,他闭眼睛,昂起头颅,忽然从牙缝里嘣出一句怒吼:“赵铭,我与你势不两立!”
  不知道是不是吼得太用力,刘良佐气得身子一晃,居然坠马昏了过去,引起周围清将一阵惊呼。
  清晨,清军营地四处冒着黑烟,满营的狼藉,清军士卒正没精打采,低头垂手的于营穿梭,清理着营地和尸体。
  昨晚偷袭非常成功,清军营地完全混乱不说,连带着孔有德留下的三百正红旗也遭了殃,几乎都被打死。
  赵铭一行人穿着正红旗的衣甲,引起了绿营兵的误会,而此时没有普通话一说,辽东来的旗兵同江淮的绿营兵之间很难交流,再加夜里混乱,高度紧张之下,正红旗便遭了殃,被绿营兵打死大半。
  这时博洛阴沉着脸,走在营地里,看见被摆着一起的尸体,据统计伤亡四五千人,真是又惊又怒。
  他阴鸷的目光看着正红旗的尸体排成一排,恼火无,被人偷袭,他能接受,有死伤他也能接受,他不能接受的是,清兵不仅没有抓到赵铭,反而把正红旗的人都打死了。
  一时间,窝囊、愤怒、仇恨各种负面的情绪,占据了博洛的心头,他握紧了刀柄,双目喷火,咬牙切齿,“赵铭,江阴叛匪,本贝勒一定会让你们付出代价!”
  长江,船队顺流而下,快如奔马。
  赵铭站在福船尾楼,船有三桅,船长约十丈,大概三十米,尾部的舵楼高高耸起,三根高大的桅杆矗立,间桅顶有一个可容一人的望斗,甲板则挤满了江阴百姓。
  十余万江阴百姓,逃出来的人,只有两千多人。
  这让人很伤感,甲板百姓,抱着小孩,挤在一起,寂静无声。
  赵铭看了会儿,安慰自己道:“终究是改变了!我是能改变的。”
  相江阴城破,全城被杀,现在的结果,无疑要好了很多。
  “博安,你说什么?”眼神忧郁,胡渣唏嘘的郑森忽然出现在身后。
  赵铭回过身来,给了郑森胸口一拳,“我说能再见到大木兄,真是太好了!”

  郑森微微一愣,回了赵铭一拳,嗟叹道:“我也是,能再相见,真是太好了。”
  两人对视一眼,目光真诚火热,郑森继续道:“阎公他们在商议事情,让我叫你过去。”
  赵铭点了点头,与郑森下了船楼,进了船舱。
  这艘船很大,共有四层,底层放压舱石和物资,以保持船身平稳,二层存放淡水,三层供水手和士卒居住,四层便是甲板。
  赵铭与郑森下到三层,船空间狭小,赵铭人高马大,需要猫着腰,光线也不好。
  这时郑森拉开一间舱门,赵铭先钻了进去,便见阎应元、陈名遇、胡为宗、程璧等人盘腿围坐着。
  阎应元见赵铭进来,微笑道:“博安,快坐下。”

  胡为宗挪动屁股,给赵铭和郑森让了一个地方,赵铭盘腿坐下,问道:“阎公再商议什么?”
  阎应元道:“我等于江阴被困三月,今日得脱,对于外界情况一无所知,所以想问一问博安,还有程员外,外面是个什么情况,然后商议以后该怎么办!”
  赵铭沉吟道:“我只对太湖周围情况较清楚,对于南方,仅知唐王殿下登基于福建,鲁王殿下监国于浙东,其余情况并不清楚!”
  说着,赵铭看向程璧,“程员外可曾知道一些?”
  程璧颔首,“我在舟山,从黄总兵那里确实得知了一些情况。”
  黄总兵名叫黄斌卿,字明辅,一字虎痴,福建莆田人。崇祯末,其为舟山参将,隆武即位,擢水陆官义兵马招讨总兵官,封肃鲁伯,太子太师,赐尚方剑。
  舟山岛虽在浙江,不过黄斌卿却接受了隆武的册封。
  赵铭、阎应元等人都将目光投向他,程璧便开始说道:“自剃发令后,江南鼎沸,有志之士,莫不激愤于剃头改制,纷纷揭竿而起,不顾杀身之祸,大起义兵抗清。江南之地,有诸位于江阴举义,有吴相公起兵太湖,金御史战于徽州。此外,昆山、嘉定、松江各地抗清义举,无疑振奋了人心!”
  赵铭微微颔首,南京失陷,天下人本已经绝望,不想剃发令一出,反抗如此激烈,江南处处烽火,让仁人志士,忠于明朝,心存家国之人又看见了希望。
  程璧说到这里,有些激动道:“受江南义军鼓舞,特别是江阴坚守,孤城抗清的激励,浙东之民备受鼓舞。有绍兴府诸生郑遵谦慷慨声言,‘天下事尚有可为,我欲举义旅,何如?’随与旧友树立大旗,招兵誓师,有众数千人,斩降清官员张愫,彭万里,自称义兴元帅,起兵抗清。又有原大明九江道佥事孙嘉绩,杀清庭知县王玄如,起兵于余姚。鄞县生员董志宁,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鼎,毛聚奎,拥原刑部员外郎钱肃乐起兵于宁波。”

  阎应元闻语不禁觉得一阵振奋,陈明遇更是泪目,他们原本于绝望抗清,准备以死殉道,以为并无多大意义,天下已然无可救药。
  现在听闻,因为他们在江阴的义举,鼓励激励了那么多人,心顿时觉得,三月抗清,付出的一切都值得,很有意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