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懂此书,天下无书》
第13节

作者: 渔樵故纸
收藏本书TXT下载
  韩虎这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打的申不害措手不及,堂兄的忙没帮上,自己的相位可能都要保不住了。知“术”颇深的申不害,审时度势,搬出相府,向韩虎请罪说:“主公您真的是值得我一生侍奉的人。”
  而这韩虎确实是个会过日子的男人,不光权柄不轻易授人,就连一破裤子,他也让侍者小心藏起来,这侍者胆子也够肥,居然敢抱怨主人抠门。韩虎得知后说到:“我听说贤明君主珍惜自己的一举一动,一次皱眉,一个笑脸,都有目的和深意。现在这裤子比皱眉笑脸更重要,必须等到有人立功才给。”
  众loser领会到了没有?不要一天到晚总是盯着工资表,领导的一个笑容那也是莫大的奖励,要是那一天他给你一条穿过的破裤子,你可千万不能嫌弃,必定好好珍藏。
  日期:2019-03-28 09:29:01
  秦商鞅筑冀阙宫庭于咸阳,徙都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并诸小乡聚,集为一县,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废井田,开阡陌。平斗、桶、权、衡、丈、尺。
  变法十年后,商鞅将秦国都城迁到咸阳,为进一步东出做好了准备,并禁止父子兄弟年长不分家,仍同丨居丨一室,改善风俗教化的同时,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增加税收。将小乡镇合并为县,设置县令和县丞加强管理。废除井田制,重整田地,提高人民的耕种积极性,增加可耕种面积。统一度量衡,促进商业发展。
  两年以后,商鞅进一步改革税法,由按地征税改为按人头征税,大大的提高了民众垦荒种地的积极性,与之毗邻的三晋之民直接就有人逃到秦国来垦荒。真可谓是此消彼长。 又过了五年,周天子封嬴渠梁为方伯,也就是一定地域的诸侯之长,各诸侯国都前来恭贺。嬴渠梁派公子赢少官率领军队在逢泽(今河南开封)与诸侯会盟,然后朝见周王。
  也许有人会觉得此时的秦国从实力上来说并不需要周天子和其他诸侯的认可,这一点笔者也不否认。但如果有人还记得十九年前,二十一岁的嬴渠梁从父亲手里接过秦国时的处境,你会明白,这一刻,对四十岁的嬴渠梁多么重要,变法图强,攻城略地,对嬴渠梁来说可能都是为了得到诸侯的认可,不再被视为夷狄,十九年励精图治,终于得偿所愿,也只有这样,才有不惑的资本吧。
  吃了一次亏的庞涓并不长记性,或者是不服气?总之,他又动手了,这一次的目标是南边的兄弟——韩国。扛不住的韩国只有向能“平事儿”的田因齐派出使者求救。田因齐召集手下问道:“韩国肯定是要救的,但是是早救好,还是晚点救好,你们谈一谈看法。”
  齐国国相成侯邹忌因为和大将军田忌不太对付,曾推荐田忌去打魏国,内心希望他因打败仗而被弃用,万一打赢了,他也能捞一份推荐之功,那知在孙膑的帮助下田忌获得了巨大得胜利,这一次,他再也不想田忌立下更大的功劳了,于是连忙说到:“不如不救。”情急之中,既没能正确的理解领导的问题,连不救的理由都没有给。田忌看他气急败坏的样子,忍住了笑,从容说道:“如果真不救,韩国必然被魏国吞并。这对我们可不是什么好事,不如早点出兵相救。”说完话,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坐在身边的孙膑,孙膑会意,开口说道:

  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诉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
  “韩、魏两国现在还没有打到人困马乏,精疲力竭的地步,我们这个时候出兵,是替韩国承受了魏国的兵锋,最后可能反而要被韩国牵着鼻子走。魏国这一次攻韩,倾巢而出,有彻底吞掉韩国的野心,等到韩国最后面临亡国的威胁,肯定还会来向我们求救。这个时候我们再去雪中送炭,韩国一定感恩戴德,而魏国那时候也已成了疲惫之师,必可轻松击败,可谓一举两得。”
  孙膑话音刚落,田因齐大叫一声好,马上暗中答应韩国,必定派兵救援,让他先行将消息带回韩国,自己的队伍随后就到。韩国大概是没认真研思考和复盘上一次“围魏救赵”的故事,或者是被田因齐高超的演技所迷惑,总之,得到了救援承诺的韩国,奋勇出击,结果五战皆败,不得不彻底的归附齐国。从上面孙膑的一番话不难看出我前面所说的邯郸城破有很大的人为因素,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可惜的是,韩国并没有吸取教训,以至于落得个被人卖了还得帮人数钱的下场。

  不管韩虎此时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总之是不得不跪了,而魏国也累的够呛,到了齐国该上场的时候了。田因齐令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领军直扑魏国都城大梁。得到消息的庞涓立刻回救国都,同时,魏国国内也征调兵马,以太子魏申为将,抵抗齐军。此时,孙膑对田忌说: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魏、赵、韩军队向来自认为彪悍勇猛,看不起齐国的军队,觉得齐国的军队非常胆怯。优秀的将领,要懂得如何因势利导。《孙子兵法》上说:“急行军百里与敌人争利的军队,有可能损失上将军,急行军五十里与敌人争利的军队最终一般只有一半士兵能顺利到达战场。”于是安排齐军在最初进入魏国领土后,每次做饭修十万个炉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灶,第三天再减为二万个灶。
  庞涓率兵追击齐军三天,见军灶不断减少,大笑着说:“我早就知道齐人胆怯,进入我大魏三天,士兵跑了一多半。”于是他丢掉步兵,亲率轻兵精锐日夜兼程追击齐军。孙膑估计魏军当晚将到达马陵(今山东郯城马陵山)。

  这俩人不愧是同门,这边孙膑减灶,那边庞涓果然就数灶,由此可见,以灶的数量变化估算对手兵力的变化,大概是鬼谷子老师教给他们的绝招之一。
  马陵道路狭窄而多险隘,是伏击的好地方,孙膑令人刮去一棵大树的树皮,在白树干上书写下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又从齐国军队中挑选数万名优秀弩手夹道埋伏,约定天黑后一见有火把在此树前亮起就万箭齐发。果然,庞涓在夜里赶到那棵树下,看见白树干上隐约有字,便令人举火照看,还未读完,两边顿时箭如飞蝗,一齐射下,魏军大乱,溃不成军。庞涓自知败势无法挽回,便拔剑自尽,临死前大喊道:“遂成竖子之名!”齐军乘势大破魏军,顺便连太子魏申一起俘虏了。

  这个并不算复杂的故事,不但解释了孙膑自己所说的“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也完美的解释了孙膑他老祖宗孙武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之所以会用减灶的方法麻痹庞涓,正因为他知道庞涓一定会数灶,如果他的对手是笔者我,几乎就不可能中他的计,这当然不是因为我比庞涓更厉害,而是因为没经过鬼谷老师教育的我不太可能会注意到灶数的变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