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我来啦!》
第49节

作者: 青春梦
收藏本书TXT下载
  “素蓉,你知道吗?”林涛不再管这两个,直接面向陈素蓉:“他们家这样算起来距县城有近五十公里。如果按说起来,和咱们县最远的乡差不多。不过他那里可不一样。我这样给你说吧,从省城坐汽车到县城,然后要到乡里的话,可能就要坐拖拉机了,没车。路就跟咱们村到碱滩那片的路一样。从乡里到村里,想坐拖拉机都不成了,只能走,三道塬,大约不到十公里吧,不过黄土高原的路,一上一下的,羊肠小道,以你的素质,估计得走三个小时吧!”

  说完路,林涛看陈素蓉脑海里概念好像还不很深,继续说道:“路还罢了。那地方没水。”
  “没水怎么活?”陈素蓉从小就在这里生长,对于没水的生活,是没概念的。这村里上面是小水库,下游是大水库,不远处还有河,没水是啥?
  “就是说,你每天没水洗脸。”林涛努力让自己的描述有画面感:“想一想,你早上起来,洗菜的水,用来洗脸,洗完脸,还不能倒,要洗碗啥的,或者还得给家里的牲口喝。所以洗脸就别想着用化妆品了。刷牙也不太可能,洗澡就更别想了……”林涛其实也没在那里呆过,只是极尽自己的想像,“每天喝水都是定量的,没有什么水果,别想什么饮料,一个村里都没一个商店,方便面都是美食了,肉什么的基本上是逢年过节才有……”

  “你们……真可怜!”陈素蓉原本对姚军伟还有些欣赏,能去那么多地方,现在听林涛一说他在家里那么苦,心里不禁打了个寒颤,要是自己肯定是过不下去的啊!他竟然坚持了那么久!真是……可怜啊!
  林涛忍不住笑了笑,好吧,扭转了小丫头的看法就好。
  这个时候,老陈掀开竹帘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几串肉,直接问林涛:“小涛啊,再吃两串?”
  “好哩!”林涛也不客气,接过一串,吃了一口说道:“陈叔的手艺越来越好了啊!”
  “你们聊的怎么样?”老陈又把肉串分给其他人,问道。

  “爸,他们生活真可怜啊!”陈素蓉这时候还不懂得为他人讳,直言不讳的说道:“家里没水,怎么活啊?要是我,宁肯离家出走了……原以为我们这里生活挺苦的,没大城市好,原来这么一比,我们这里还算不错啦!”
  老陈愣了一下,心想这丫头还真是动不动就离家出走了?
  不过他听得出来,女儿对那个小伙子没什么好感,而那两个人的脸也是红一阵白一阵,没什么好表情,随即明白了,笑着说道:“就是啊,咱们这里可算是鱼米之乡,肯定好了!”
  下周没推,麻烦有时间,认为本书还不错的加个书单、点个投资啥的,不然本书可能就凉了……
  九月下旬,秋高气爽。
  广丰村新铺的柏油路面上,晒满了黄澄澄的玉米,看着异常的喜人。
  林涛后世曾经在卫星电子地图上搜索过自己的家乡,这地图分辨率是非常高的,能够看到自家门口晒的玉米,院子里新拉的还没入仓的煤,还有院子里的拖拉机。
  这个时代,村子里主要种植的是小麦、玉米、油葵等,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
  随着秋收正式拉开帷幕,村子里关于林涛和棉花价格的讨论也淡了下去,毕竟棉花在村子里种植的面积并不大,除了那几户种棉花的和想要看林涛热闹的以外,其他人不太可能保持太持久的热度。

  林涛对这个并不在意,他算算时间差不多,此时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把自己买到的那两家地里的棉花收了。
  周五,林涛来到了乡里的中学,找到了自己当初的班主任,现在的校长赵风杰。
  这个时候的中学还比较简陋,这里也没什么保安,人员是可以直接出入的。门口就一个看门的老头,通常也不拦人。这个时候人们也都比较纯朴,对学校还是抱着崇敬心情的,不会有后世那些听起来很恐怖的事情。
  林涛很容易就进了学校,然后直接到了赵校长的办公室。
  从门外,林涛看到赵校长正在看着文件,便敲门进去:

  “赵校长你好!”
  “你是……林涛?”赵校长有些纳闷,又有些惊喜,林涛算是他带班的时候非常出色的学生了。班里考上高中就不到十个,林涛成绩排前,后来林涛在高中期间又回来看望过老师两回。林涛刚进高中的时候,排名还在学校的靠后,但他这人属于后期发力,很快就把成绩提了上去。虽然最终考大学不算是很好的学校,但在中学也算是非常不错了。
  现在林涛回来了,赵风杰自然非常的高兴,他和林涛聊了会儿过往,便直接问道:“林涛,你这次来,不会是单纯的看望我们吧?”
  林涛笑着说道:“不是不是,我这是来找校长帮忙来了!”
  “有什么事情,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会帮的。”

  “是这样。”林涛说道:“我记得咱们学校是有勤工俭学传统的吧?我们家里承包了几十亩地的棉花,如今还没采摘,想趁着周末从学校找两个班的学生帮我们家摘一摘棉花。”
  “好事啊!”赵风杰一拍大腿,笑着说道:“这哪是找我帮忙,这是给我们学校解决困难来了!”
  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勤工俭学是很普遍的现象。主要内容从捡麦穗、参加地里劳动,到后面的捡番茄、捡棉花、摘啤酒花。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学校的勤工俭学的形式主流就成了拾棉花,甚至于隶属于兵团的大学生都会跟着拾棉花,几年后才被废止。
  勤工俭学,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定的任务量,捡不够的,可能还会倒贴钱。不过像这种短期任务,任务通常都会压的很低,基本保证每个学生努力后都能完成,超额的量通常会折成现金方式奖励给学生。这也是学校创收、开拓收入渠道的一种方式。最终大部分收入,会变成学校的费用、班费。
  九十年代末,学校能够得到的拨款有限,所以勤工俭学非常的流行,因为大都是利用周末时间,不耽误上课,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校方、教师和学长也都比较赞同。

  因此,林涛这么一说,赵校长才会说是林涛给他帮忙了。
  “具体多少亩地?”赵校长认真的问道。
  “五十五亩棉花。”
  “头茬花还是二茬花?”
  “头茬,没拾过。”
  “好!”赵校长一听是头茬花,眼睛一亮,这个时候有些人家的棉花都开始采二茬花了,二茬花拾起来量上不去,也挣不了多少钱,但头茬花放在这个时候,那肯定是优质“勤工俭学”的资源了,“待遇……”
  “供一顿午饭。”林涛是参加过勤工俭学的,自然熟悉这个套路,“两个菜,一荤一素,馒头,菜汤,西瓜管够;接送不管,一公斤拾花费五毛钱。”
  “成了!”赵风杰听林涛说的这条件,立刻答应下来。

  这个时候,头茬花通常是四毛钱,二茬花才会是四毛五到五毛钱,林涛这个价格不低,而且中午饭也不错,赵风杰再不答应,那就是和钱过不去了!
  日期:2019-05-22 08:0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