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女到中年婚姻危机,半生的奋斗却变成了三无女人》
第32节作者:
无悔的青春 山路弯弯,不常上山的我走的很费劲,走走停停,歇一会儿喘口气。绿树掩映之间,在拐过弯儿的山坡上,矗立着孤零零的一座红色门窗的小平房,门开着,隐约的传出念佛机的声音,唱的很好听。我不知道它唱的是什么?只觉得悦耳、平和,听了心里安静,很舒服。我和嫂子菊确定就是这里,一起朝着小平房走了过去。
屋里是一位很和善的老人家,看她的年纪应该七十开外了,脸色红润、腿脚麻利。我和菊期期艾艾的走进来,看着坐在炕沿儿上的这位大娘问道:“大娘,这里是庙吗?”“是啊,是这儿,进来吧!”,我和嫂子菊放心的走进来,我看这位和蔼的大娘很面善,就问道:“大娘,您贵姓啊?”“我姓孙,你们叫我孙娘就行了!”。孙娘很爽朗,这让我的心里觉得安慰。孙娘穿上鞋子下了地,说道:“上里屋看看吧,里面供着佛菩萨呢,去看看!”,孙娘的热情、随和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和嫂子菊跟着孙娘来到了里屋。里面的屋子正面靠着西墙的地方,摆了一溜儿长桌,上面供奉着西方三圣,左面是地藏王菩萨、弥勒菩萨;右面是药师如来。佛像都很精致,不是铜像而是白瓷彩绘,每一尊佛像菩萨像都非常端庄秀美,面部五官栩栩如生……
看着佛像,我忽然没来由的头晕了一下,身子一晃,菊急忙扶住了我。孙娘笑了:“这是和佛有缘啊!这样的事儿,我见多啦!”。不知为什么,我很信任这位孙娘的话,我刚才看着这些佛像心里忽然涌起的感觉,是不能对嫂子说的,我怕她害怕。我觉得,这些佛像我似曾相识,面对这些慈悲的佛像,我觉得更像是见到了久别的亲人!泪水,不知不觉的流出了我的眼眶,我跪在佛前合起了双掌默默地念佛……
孙娘和蔼的说道:“起来吧孩子!你还不会拜佛吧?我来教你!”,说完话,孙娘在第一个蒲团前站定,双手合十,教给我:“先把右手掌按到这儿,对,然后左手掌放到这里,跪下来、右手这样,哎,对!头,握拳、翻过来,放掌,左手当胸,右手拿回来合十,好啦!”,孙娘满意的看着我和嫂子菊,点头说道:“做的不错!这就是一个头,拜佛要连着磕三个头或者六个九个,不能是两个四个,这是规矩,知道了吧?”。我认真的点着头答应着,把孙娘的话都记在了心里。我和嫂子菊又听孙娘讲了一会儿佛教的规矩和故事,要告辞了。孙娘送给我和菊几本书,都是《佛教入门》之类的,嘱咐我有时间了就来山上庙里看看,多学习,“明天和尚就回来了!”孙娘笑吟吟地说道。
第四十节,未曾生我谁是我
和尚?和尚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呢?孙娘不是出家人,叫居士吧?都待人这么好这么亲切,和尚一定更加慈悲了吧?多大年纪呢,会是一个白胡子飘飘的老和尚吗?我在心里猜想着,但是我没敢问,这位和尚到底多大年纪?看得出来孙娘很懂得佛门的规矩,我怕我说错了让人家笑话。刚要出门,孙娘又说话了:“娟儿啊,下次上庙里来不要穿裙子,衣服也得穿得严实一点儿不能露太多,这也是规矩!”。孙娘瞅了一眼嫂子菊的衣服说道,我和菊相视一笑,一起回答:“哎,好的,我们记住了孙娘!”。我和菊都觉得这次上山挺愉快的,一起谈笑着,拿着书本下山了。
时间怎么忽然变得这么快?我觉得我和菊上来才不大一会儿的功夫儿,看看表,逸飞都要放学了!我和菊加快了步子,朝着学校的方向走去。我看着手里的书,心里洋溢着掩盖不住的喜悦。我得快点儿看,多少懂得一点儿规矩,明天还要见和尚呢!我笑了,扭头看着嫂子菊问道:“嫂子啊,你明天还来不来了?”“来啊,咋不来?还陪着你来!”,菊憨憨的笑着,又把右手拇指含在了嘴里。我笑着打了她手背一下,菊把手指从嘴里拿出来,挽着我的胳膊一起过了铁路,去接逸飞放学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来忙忙碌碌,把饭菜做好了,开始洗头发洗澡、换内衣。把逸飞送到学校以后,我穿得很朴素的去找嫂子菊了,这叫虔诚,沐浴更衣是必须的。菊也收拾完了,就等着我呢!见我去了,锁上门就跟我出来了,姑嫂两个沿着小路又上山了。
没想到小屋子里比我们还早来了很多人,都是当地的信佛人。我和菊进去的时候,和尚正在给大家发纪念品,一人一串儿腕珠儿。我手里捧着这串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棕黄色的珠子,很爱惜的把它戴在左手腕上。大家互相看着,都在笑,很和气,没有陌生感。你和我聊聊,我和你聊聊,就变成了熟人儿。嗯,跟外面的人不一样,我心里想。这位和尚是个年轻人,看起来二十八九岁,和我的年纪相仿。方面大耳,中等身量,很魁梧,一双浓黑的剑眉下面是一双炯炯有神而异常诚挚的眼睛。人很随和,特别爱笑,挺憨厚的,我给出了评价。可我后来才知道,师父不止是憨厚,他还挺有修行,有智慧,有神通呢!真人不露相,就这个意思吧?
大家都带了一些东西,菜,馒头或者被褥,电饭锅“都是大伙儿凑的,这个庙才建起来没几天,大伙儿谁家有啥,就拿点啥来吧!”,孙娘带头洗着菜,笑盈盈的说。和尚师父爽朗的笑了:“都留下,都在这儿吃!素斋对身体好……”,渡和尚正说着,一回头看到了喘着气的我:“你怎么了?”,我吓了一跳,没想到和尚师父会跟我说话:“我走的急了,上不来气儿……”。我很不好意思,看看屋子里哪个不比自己岁数大?人家进来就没像我这个样儿!师父看着我说道:“你身体素质不好,缺乏锻炼,一会儿走的时候我给你挑几本书,拿回家去看!”“谢谢师父!”我很高兴,赶紧谢过师父答应下来。大家开始忙着做饭了,我和菊中午要接孩子,不能留在这里吃饭,师父给我找了几本书,我和嫂子菊告别了师父渡和尚和同修们,下山去了。在我心里,一瞬间就把这些朴实可爱的人当成了自己人,我的朋友和同修。她们对人很诚恳,对你没有目的,做事只是凭着自己的良心,我要找的,不就是这样的群体吗?
渡和尚给我的书里面,有一本禅宗的《六祖坛经》。这本书是渡和尚费了劲翻找了半天,才拿给我的,还特意嘱咐说要我先看这一本。吃完了午饭,我陪着逸飞睡了一个午觉,把孩子送上了学,我回来关上门,开始静静地看书。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天渐渐暗了下来,我看看表,又该接孩子放学了。走在路上,我的心里翻江倒海、波涛起伏:为什么自己中学时和同桌戏谑写过的诗,竟然会出现在这本书上?!而且,那俨然就是顿、渐二门的祖师所写呀!前一首“身是菩提树……”是神秀大师写的偈颂,后一首是六祖惠能大师开悟以后的杰作……惠能大师在中国是六祖,在整个佛教的禅宗他是第三十三位,最后一位拥有祖衣衣钵的禅宗祖师。他的一生颇富传奇性,他的出现,明确的印证了禅宗是个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独特法门!书中的妙义好像突然撞响的洪钟大吕,在我的心头巨震。
未曾生我谁是我?我死之后我是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