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美国生活和房价》
第10节

作者: 看上去很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总之,有很大一部分美国人是为大企业在工作。福布斯的数据显示,沃尔玛、美国银行等50家大企业在美国的员工总数超过1100万人。不少美国人就希望能够在这样的公司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只要不裁员,“中产阶级”的生活都没有问题。
  当然也会有人不满足于这样的生活,希望能够赚到更大的钱。那就要自己创业了。最简单的创业从自由职业者做起,无论你是修下水道的,还是给人家做培训的,或者是写程序的,撰稿的,搞艺术的,算命的,反正你是单干户,就都属于这个只有职业者。美国估计有2000-3000万的自由自业者,占人口比重约10%。这其实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

  企业喜欢用自由职业者。比如你们公司要做一个网站,如果找一个专门做网站的公司,价格可能会很高;如果招一个做网站的员工,又没有这个必要。因此找个会做网站的自由职业者是最合适的。
  政府对自由职业者不收什么费用,但是有一个限制,就是你的业务量如果一定的量,比如1年超过10万就不能这样搞,必须得成立公司。自由职业者把收入除去成本(电脑、电话、房租都可以算里面,你还可以把做网站转包给别人,付给人家的钱也算成本)之后,按照个人所得税征税。如果你的生意做大了,那么就开公司。美国开公司不用注册资金,几乎不用成本。当然税还是要交的,你问要交多少?这又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不同地产不同产品都有差别。总之税是少不了的,只是美国没有各种各样的费。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政策其实是在最大限度的鼓励和孕育中小企业,不设任何门槛。因为美国的任何一个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而来,创新的力量也是从中小企业开始,不能扼杀。
  前面说过,很多行业一旦城市,市场一旦培育出来,立马就被几家大企业垄断。你要在美国再做汽车,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中小企业的出路在何处?我想大致可以分这样几类。
  有一大部分公司是服务型的,比如法律,你开个律师事务所,目标就是这个城市的人,不一定都要做大,做到全国去。另外一种是接收大企业转包过来的业务,也就是外包业。这个在美国很发达。因为大企业虽然大,但是未必什么事情都专业,或者有些小钱他不屑赚,麻烦,直接找个小公司来做算了,就是外包。在中国我们听的比较多的是软件外包。在美国,什么东西多能外包。连政府的监狱都可以外包,政府给你一年多少钱,你给我把这个监狱的犯人管理好。因为政府肯定算过帐,这样会比我自己直接管理要合算。外包可以促进社会分工的专业话。

  再一个就是走传统的做大路线。但是前提一定要有是创新型的产品或者产品,这主要集中在网络和高科技行业中。小公司做大之后,就希望能够上市,或者被大企业收购。不过在这个问题上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像Google巨额收购了Youtube,微软巨额收购了facebook,但是youtube和facebook其实根本没有盈利,是不是真的值这么多钱?在美国也是有很大的争论。但是这确实是在美国快速致富的一个途径。我有个同事,大学刚毕业,还一脸青春痘。到我们公司实习几个月。喜欢捣鼓网站。这年头是个人都在捣鼓网站,也没什么太显眼的。实习完就走了。后来有一次碰到他跟他聊天,他说他的网站卖了,卖了1000多万美元。我还以为他在开玩笑,结果发现是真的卖了,各大财经媒体都有新闻。这个网站因为流量大,被一个同类型的大网站给买过去了。在美国暴富的事情就是这样活生生地发生着。小伙子才24岁。

  这里也可以看出,很多大企业的成长之路其实是不断的兼并之路。就算google这样的公司。最初只有搜索引擎一个产品,现在有几十个产品。其实后来的很多产品都不是他们开发的,而是收购其他小公司得来的。同时,在这些兼并的背后有这良好的融资和风险评估体系作为支撑。
  最后还要说一点,美国的生意往来都没有中国的所谓的发票。我给你们公司做网站,做完之后我做一张纸,大致列出谁给谁提供哪些服务,收费多少,稍微写得正规一点,不要写成借条那样。这张纸在美国就算发票,公司就可以拿去做帐。所以这里就涉及到商业诚信问题,美国人不是没有做假账的,但是基本上商业诚信度很高。赖帐的事情也很少发生。


日期:2009-12-14 05:47:40

  美国的教育
  美国的中小学阶段,都是以公立学校为主。当然也有私立中小学,质量也不错,不过一年可能要好几万学费,除非特别有钱的,一般人不会考虑。
  公立学校按学区招生,所以美国人为了小孩的教育,也买学区房。中国的一些大城市,这里是一个高档小区,背后可能就是城中村,大家都是读一个学校。美国的小区好坏之分则更明显,你买得起这里的房子,才可能住在这个小区里。那租房子呢?好的小区基本上都在郊区,都是有钱人,不会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往往倒是市区,人多混杂的地方,才会有人把自己房子租出去。反差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旧金山所在的湾区,湾区西边硅谷一带相对而言都是好的区,房价贵。而湾区的东边,黑人多,乱了不少,即便房价便宜了不少,也很少有人愿意搬过去。

  美国虽然没有中国这样人为设立的重点高中,但是只要知道学校是在哪个区的,那个高中好那个高中不好大家都是明白的。
  前面有同学问,我的小孩要是没有户口能不能就近读书?美国没有户口这个概念,美国人看你是不是本地人就看你有没有在本地区纳税。而中小学阶段更是类似中国的义务教育,只要学校没有招满,都可以就读书。一些中国的访问学者,在这里呆一年,我看就有不少把孩子从国内接过来,没在美国交一分钱的税,隔壁的美国小学照样接收你入学。

  那么会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大家为了上好的学校,都往好的小区挤,结果好的区房价被炒高?这个现象肯定是有。否则湾区两边的房价也不会差那么多。但是有两点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就是美国的教育资源比较均衡,中国的农村小学和城里的小学,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相差甚远。所以很多农村里稍微有钱的就想搬到县城,让孩子读个好学校。但是美国的中小学都是按照同一个标准建立的,无论是在设施还是在师资配备上基本没差。即便有差距,但是绝对不会中国那么大。第二,美国人更注重个性化教育。我们中国人说这个小学好,这个中学好,但是如果仔细想想,它究竟是好在哪里?答案无非是英语教育很强,奥数很强,有钢琴特色班,升学率高之类。但是如果再仔细想想,我们会什么要学英语、奥数和钢琴?因为别人的孩子也在这样学,我的孩子也要这样学。但是对一般美国人而言,这些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发掘孩子的潜能,培养他的个性。成绩只有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能够考上一定档次的学校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很多人认为,美国人傻,数理化都不会做。其实不是所有美国人都是这样的。这种误解应该来自早期留美的中国学生,因为早期留学生进好学校毕竟是少数,因此接触到的美国人也不是全面的。现在我们是视野慢慢宽广了,就会发现,聪明的白人大把大把的在。你去美国一些好的大学,麻省理工、斯坦福,数理化专业都是白人为主,微软、Google的技术人员也是白人为主。为什么这样,这些都是教育个性化的结果,你喜欢这个,那你就专研进去,美国排名前20-30所大学足以吸纳美国本土最好的学生。所以才会出现其它大部分美国学校的工程学院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印度人。

  而对于不喜欢数理化的美国人而言,你就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学三角函数、微积分?会加减乘除就可以了。美国GRE考试,相当于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针对所有专业的,有个数学部分,难度只有中国初中的水平。如果你是数学专业的,那么还有一个专业考试,就难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