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的废黄河》
第51节

作者: 飞天揽明月0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头向前一步,两双手抱在一起,然后拥抱一下。老二奶把老头让到里屋,老一辈的人就到屋里面嚓呱去了。
  小姨奶还想问她丈夫的情况。

  老头就说:“小妹,这么多年,你确实不容易。自打得了你的信以后,我在那边一有机会我就托人去寻,就是没有一点消息。”
  小姨奶擦擦早已干涸的眼睛,笑了笑说:“我晓得,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指望。就是看见你了吧,随口问一问。唉!算了,就这样吧。你回那边以后,不要再找了。麻烦你了。”
  “小妹啊,你不要这样客气,有机会还是要找的。”
  大姨奶和三姨奶就说:“还回那边去吗?那么大岁数了,蹲家算了吧,叶落归根吧!”
  老头无奈地说:“不容易蹲家了,那边现在也是一大家子了。”
  老二奶说:“哪个能想到呢?人能跑那么远,还那么不方便。这以后啊,能不能见上面也难说了。”
  老头说:“已经发生了,我们也没得办法改变了。我们这一辈子,能活到老得个善终,也就够本了。”
  大姨奶说:“日他妈逼,这辈子,说书的都编不出来。”
  一屋子人都点头。
  老头从身上掏出几个包装好的小盒子来,小盒子里面是一个金戒指,几个老奶奶一人一个,他还单独给老二奶戴上,又把自己的龙头拐杖交给老二奶。
  王义在旁边看出来,他奶奶和这个老头关系不寻常。于是他就找到正在招呼亲戚的王永福,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他妈三言两语哪能说得清啊?”王永福不耐烦地说。
  “说给我嘛!”
  “我们这个国家叫中国,你晓得吧?”
  “晓得,这世界有两个国家,一个叫中国,还有一个叫外国,我们是中国人。”
  “中国有多大,晓得吧?”
  “呃——,不晓得。”
  “告诉你,中国特别大,长大你就晓得有多大了。几十年前,中国有两拨人,一拨叫***,一拨叫国民党。国民党比较坏,这两拨人就打起来了,国民党打输得了,人不就不够了吗?国民党就各咯抓人。你奶奶搞这个人是表兄妹,订婚没多久就挨抓去了。后来你小姨奶也是的,结婚时间不长,丈夫也挨抓去了。那时候你小姨奶已经怀孕了,你苏大爷一生下来就没得爸爸啊!”
  “是坏!”

  “国民党不打输得了吗?挨***撵到一个叫台湾的岛上去了。这个人就挨国民党带到台湾去了,几十年过去才捞到来家看看。这下你晓得了吧?”
  “怪不得我们玩的时候唱的歌里边儿有三面红旗,解放台湾呢。”“那奶奶当年要是一起去,那不就是台湾人了吗?那我也是台湾人了。”
  “放屁,人是挨抓去的,哪能自己想去就去。女人要是跟去,早就挨打仗打死了。哪还有你?”
  “那也没你了。”
  “对啊,那就没的这个家喽!”
  寿筵是祝寿礼的重要环节。主家要大开宴席,款待祝寿的亲友。许厨子前一天晚上就把需要的东西拉到王永福家门口,今天来和老婆一起把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糖,准备好的大白菜、青菜、木耳、银耳、小乌子、鸡鱼肉蛋,炸好的驼子、山药、马铃薯,还有拿冷碟的皮蛋、花生米、猪耳朵,等等东西整理好,摆放在炉前的案板上。菜品琳琅满目,色彩斑斓,早有小孩子忍不住,偷偷叼些好吃的过过瘾。

  又用帐篷撑起几个棚子,搬了桌子长凳进去,来出礼的人跟老二奶拜寿后就到棚子里先打牌。让人腾云驾雾的大前门点起来了!让人脸红脖子粗的扑克牌甩起来了!
  许胖子用了两个炉子,炉子是用泥巴在大铁桶里糊了一圈厚厚的火塘,火塘下面的炉门前放了一台小的鼓风机。鼓风机把火塘里面的炭烧得发白透亮,一个炉子蹲上一口大的炖锅,一个炉子置上一口双耳炒锅,表演起了大开大合的厨艺。大雪依然下着,许胖子站在雪地里浑然不觉,热气腾腾的感觉。
  “祝寿星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儿孙满堂!”外面突然喊起很大的祝寿声。

  大家都朝门外看,原来是要饭的,要饭的跟原来也不一样了,比前两年要饭的强,衣服也不破破烂烂了,也不像原来蓬头垢面,也不如何低头央求。今天这个人托着个碗,肩头搭着沉甸甸的褡裢,棉袄干净整洁,右肩头打个大的补丁,头发上肩头上落了很多雪花,脚上的棉鞋沾满泥泞,已经湿透了,估计不好受,不过来出礼的人基本都这样。大雪增加了热闹的气氛,带来“瑞雪兆丰年”吉祥,也确实增添了人们出行的烦恼。

  今天过寿,所有人都是好言好语,蒋秀梅把他让到棚子下面躲雪,挖了一碗米倒在他的褡裢里,又把他的碗拿过来,装上米饭鱼肉让他吃着。
  有人就问他:“现在国家政策好,大家都好过了,你们也应该好过啊,原来说逃荒要饭,现在也没有荒年,怎么还出来要饭啊?而且这大过年的。”
  “有粮是有一点,这不是冬天在家里没有事,出来讨一点是一点,比坐吃山空强嘛!积余点粮食放屋里,看着踏实,指不定哪天又遇着荒年呢!还有呢,不瞒你们说,我们那地方这时候要是不出来,会被人说的。”
  “那能说什么呢?”
  “说这家人懒啦!没有事赖在家里吃吃喝喝、打牌赌钱,有点粮食有点钱一个冬天也要败光了。说到底,还是比你们这块穷啊!”
  “你们真是,还有这种说法,真是稀奇!全是种地的,大家全差不多。吃吧吃吧!赶紧吃,这过寿呢!”
  “哎!哎!谢谢了,谢谢了!”
  要饭的吃完饭了,悄悄地出来,抓一把雪将碗洗了,然后悄悄地走了。后来要饭的渐渐没有了。
  亲戚里的妇女们帮着许胖子女人摆桌子,摆上筷子、小酒杯、醋墩子,然后上八个冷碟。王永福安排人坐桌子,老长辈们坐堂屋,其他人已经根据彼此的熟悉程度坐在一起了。有些不想喝酒的躲到边角的地方,少不得被王永福发现。
  王永福就喊道:“哎呀,你怎么坐这垓的啊?那垓就等你了。”
  那人就摆摆手说:“蹲这垓正好,正好。”
  王永福过来抓着他的手臂往外拽,说:“那不行,怎么也不能搞妇女小孩坐一块啊!”

  那人没办法,半推半就来到他应该呆的位置。
  亲戚们基本上各就各位后,每桌八个人,妇女们的桌上带几个小孩。男人们的桌上安排一个小辈年轻人,能说会道的,作为桌上的酒司令。看堂屋那边开始斟酒了,筵席就算开始了。
  各桌的酒司令开始斟酒。
  筵席开始,大家先一起喝三杯,全都一口闷掉,没闷掉的,哪怕剩一尕尕,酒司令发现也不依不饶,一定要喝得干干净净。
  三杯喝完大家自由活动,一般先敬长辈,敬酒要喝两杯。敬酒的先喝,称“先干为敬”,敬酒人的酒杯口要低于被敬者的酒杯,表示尊重。
  老年人不一定回敬,其他人还要回敬两杯,这一来一去就是四杯。每人四杯加开始的三杯,四七二十八加三就是三十一杯,一杯三钱,就是九两三钱,一轮下来将近一斤了。能喝的意犹未尽,不能喝的老实人早已喝趴了,不能喝的精溜人则使出浑身解数能躲就躲,能藏则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