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的废黄河》
第50节

作者: 飞天揽明月0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关于送灶,传说灶王爷(即灶神)在这天晚上,要到灵霄宝殿去上奏一家的善恶,故家家都祭送他,请他多奏好话,来年天降吉祥。
  腊月二十三的送灶与过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于是在除夕之夜又有一个“接灶”的仪式。至于“接灶”,是在除夕晚上,也是燃放鞭炮,然后在灶龛前烧香秉烛、焚化纸钱、磕头礼拜等。
  白天的时候,王永福请个屠夫来帮忙杀猪。过年时最有喜感的事就是杀猪!满世界撵猪逮猪,把猪捆起来,用多粗的竹杠子晃晃悠悠地抬着。
  杀!
  猪的临死前绝望的哀嚎真是声震寰宇,震倒玉皇大帝的龙椅,震塌如来佛祖的莲花座。这声音更增添了人类过寿过年的热闹气氛,好像人们并不是为了吃它的肉,而是请它喊一声,替这些在寒冬腊月里缩头缩脚苦闷压抑的老百姓喊一声,拔毛刮皮就是净身裸体,抛去一切束缚,开膛破肚就是为了敞开心扉,拥抱生活。是的,就是要拼上一条命不管不顾地喊一声,把天寒地冻的世界喊开,把束缚手脚的东西挣开。老百姓不会喊叫,于是就叫一头猪来帮忙了,这头猪垂死的嚎叫让人们精神抖擞,笑逐颜开,浑身舒服。

  腊月二十四,老二奶的华诞如期而至。
  那天王家装扮得张灯结彩,王永福在厂里借了两个大灯笼挂在堂屋门口,灯笼上各贴一个“寿”字,堂屋里面的条桌改为香案,铺设红布,摆上一盘盘的寿桃、寿糕、糖果、水果,两边再点上两支大红寿烛放在蜡扦上,又粗又长,比平时用的又白又细的蜡烛大很多,烛面上印有金色的“寿”字。

  中间墙上挂着福禄寿三星图,两边挂寿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两边墙上挂好几幅祝寿图,有松鹤延年图,有童男童女抬着一个大寿桃,最显眼的就是万寿图,中间一个大的“寿”字,旁边围着很多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寿”字。
  那天一早,下雪了,大雪下得纷纷扬扬。蒋秀梅暗自庆幸:得亏昨个把事情做了,不然下雪了好几天做不了事。
  亲戚们顶风冒雪陆续地过来了,有好几个亲戚家都开上了拖拉机。他们把顺路的亲戚全都带过来,岁数大点的在拖拉机上都裹着军大衣,把小孩儿藏在军大衣里面,妇女们用毛巾把头裹着,老奶奶则戴着奶奶帽,一个个都被冻得脸颊绯红。
  骑自行车的人呢,根本就没法骑。自行车都是推过来的,到了门口都大声地笑着抱怨起来:“这雪下的,根本就没法骑,看也看不见,顶也顶不动,还是有个拖拉机好啊。”
  开拖拉机来的就哈哈大笑起来。
  前来贺寿的亲朋好友到了以后,先到寿堂给老二奶拜寿,老二奶端坐寿堂正中,前面放置拜垫。老头老太太来了,上前握握手,其他晚辈来了就鞠躬,自己儿孙就磕头。
  三奶四奶家的大爷二爷,王义那些小兄弟都来了。

  王义的本家亲戚有:
  三爹生大爷王永林,王永林生王刚;
  二爷王永贵,王永贵生王卫华。
  四爹生大爷王永成,王永成生王大军、王莉。
  看啦,各路亲戚纷纭而来,打拱作揖,嘘寒问暖,瘦了?胖了?身体可好?收成如何?在哪里找事做?小孩多大了?上几年级?成绩怎么样?

  外庄的王姓也来了。王家湾南边有个刘老庄,原来王长年老婆的娘家就在那里。当年来了一家外来户,也姓王,他听说在北边王家湾有一户王姓大家族,就来攀了亲,入了族谱,儿子也跟着族谱中“永”字辈起了名字,叫王永留。虽说不是那么亲,平常走动也照一家人来往,老二奶七十大寿,那是不可不来的。
  给老人祝寿,女儿要挑活送礼。老二奶的大女儿王永兰在新疆,不得空回来,只好寄了些钱来,挑活的事只好由小女儿王永梅家一力承担了。 挑活原来都是用的扁担,一头一个大竹篮子,挑在肩头沉甸甸的。有了自行车就方便多了,女婿戴自立把寿礼放在篮子里,用短棍架在后座上,双刀肉10斤、双刀鱼2条、活鸡、活鸭、长寿面10斤、寿桃、寿糕、万寿鞭、烟酒若干。王永梅也拖一辆自行车,王义大表哥戴卫国坐在前面大扛上,后面拖一大包衣服鞋帽。

  寿桃是前一天做好的,蒋秀梅在家也做了两大筐,就是馒头用梳子压两道印子,点上红色,成一个蟠桃的样子。
  戴自立叫王永福把一大捆的万寿鞭抱下来,先把鞭放了,王永福把鞭沿着路边甩开,在门口摆了几个来回,为了给王义练练胆量,把火柴盒递给王义。
  每年过年的时候王义也会跟他的小伙伴们去放鞭玩,有的小孩儿胆子大,直接将鞭点着,然后很快扔出去。王义胆子不够大,事先把引信里面的火药去掉,再点着,这样引信就燃得慢些,可以很从容地扔掉,而不会担心把手炸着。
  但是今天有许多人围着看,要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去掉引信里的火药,那该有人笑话他胆小了。
  没办法王义硬着头皮上,抖抖嗦嗦地第一根火柴没划着,第二个火柴划着了,刚小心地递到引信,就撒腿往回跑。跑几步,听到后面没有动静,往回看时,才发现根本没有点着,旁边大人却在那笑。王义又去点第三遍,这一次点着了,而且他跑得也及时,脚后跟刚离开,万寿鞭就噼里啪啦响起来。
  突然门口骚动起来,老二奶娘家那边的亲戚簇拥着一个老头儿出现在门口,他就是老二奶的表哥,老二奶当年的未婚夫。这老头到门口后,却不在向前,保持一个军人立正的姿势站住了。
  王永福早得到消息,赶紧进屋里通知王朱氏。

  王朱氏踩着小脚颤巍巍迎出来,也在堂屋门口站住了。
  一个从屋里向外看。
  一个从屋外向里看。
  向外看的人看到的是:一个老头,满面红光,眼睛炯炯如炬,一扫空中正在下雪的阴霾,昏暗的屋子霎时间亮如白昼。他满头银发,身姿挺拔,那么冷的天穿着西装皮鞋。雪花在他的身后飘散着,飞舞着,落在头发上发出点点晶莹的光芒,落在肩头又显出岁月沧桑,宛如天空给他打开了一个大礼花,庆祝他的闪亮登场。
  向里看的人看到的是:一个老太,满脸皱纹,眼睛因为聚焦光线,变得更小了,头上戴着一顶奶奶帽,鬓角落下的头发灰白,她佝偻着背,如一只虾,本来不高的身体更加矮小,她套着一件带有很厚羊毛的羊皮袄子,显得特别臃肿。
  老二奶淌下眼泪了,开口说:“这么多年你死哪去了?还晓得来家啊!”
  老头儿笑着说:“这不来家了吗?月秀啊,这么多年你还好吗?”

  所有在场人才知道,老二奶的名字原来叫朱月秀。
  老二奶也跟着笑笑说:“很好,很好,没有饿死。”
  “你这么多年怎么没给我写信呢?”
  “当时被抓走以后,一不知道能活到哪天,怕你犯痴等我,就没写。现在看,幸亏没有写。一晃一辈子就过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