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圣经,华夏民族的秘史——无渡河经》
第47节

作者: 公孙无渡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1-25 19:31:22
  朱守财攻下留岛,鲁南大震。他在凤凰台上竖起了“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盘踞南四湖,称雄一方。他自知时机尚未成熟,只是养兵蓄锐,韬光养晦。铸兵器,集人马,屯粮草。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真言,成就了朱元璋一代霸业。他自小听朱豆腐讲述明朝的趣事,又同为朱姓,心有所感,一本《明史》更是背得滚瓜烂熟。朱升九字,他以前仅仅烂记烂念,读了看了也便过了,说说而已,不求甚解。如今据此留岛,身处其境,才知古人箴言之奥妙。他奉为圭臬,严遵其行。开耕岛田,种稻植粱,自食其足;沿河设卡,过关抽税,广积粮草;少树旗帜,清兵来剿,即撤湖船,清兵退岸,即行攻击。他还广设兵器库,大铸刀枪无数,日夜在岛上操练士兵。治军严整,赏罚分明,从不劫掠百姓,鲁南各县的义士纷纷慕名来投。是年有余,齐地逢降水旱之灾,民多饿殍,尸骸遍野。各地饥民蜂拥入湖,投奔留岛,纳入麾下。大批青帮纤夫船化幅子也驾船巢投入伙。朱守财借机开仓放粮,接济来者,招纳死士,民皆往之从之,日昼之间军马聚众已近万人。彼时齐鲁大地风云激荡,北有白莲黑旗,南有太平捻军,东有幅子棍匪,西有长枪刀会,中有文贤邹教。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众附骤增,武器奇荒。朱守财顺势而为,传下命令,派了三郎沿水路南下郯城沂南置办兵器刀械、铳子大炮;又派了二郎秘密拜访邹县的文贤教主和峄县的幅军统领,商决同仇敌忾,结盟抗清。二郎凭一副三寸不烂之舌,联文合幅,大事所成。正准备打道回府的当口,恰碰见峄县数千乡民手持布袋,在关帝庙相会,一齐开往县城府衙。这峄县本是鲁南重地,之前太平军北征,清军为了断其粮饷坚壁清野,和乡民约定,捐粮三年,免税人口,积谷六千余担,全部移于城内书院粮仓。太平军败后,城绅余则栋伙同师爷以“红朽不堪”为由,怂恿知县李槐之以每斗大钱三百文的价格将积谷悉数贱卖,约获大钱三万多钱。知县劣绅们侵吞去大半,其余的以年息一厘的方式存入吉兴典当铺,专吃利息。吃过三年,贪欲大纵,于是余则栋用尽办法将谷款自吉兴典当铺分别提进自家开设的恒顺、恒源和福源三家钱庄票号,立时分赃,连本带息变相私吞,收入囊中。谁料鲁地多灾,水旱踵连青苗不接,酿成一地奇荒。乡民缺食者十之八九,饿毙而死者无可计数。而官府不顾百姓死活,以镇压捻匪幅贼为由,加倍强征钱粮,苛敛捐税,派差四出,日日逼迫无休。没粮没钱的穷苦百姓缴不起捐税,便被押到县牢下狱,逼同乡家族交款赎人。多数饥民屡遭折磨惨死监牢。峄县各乡的士绅乡贤和各村族长村首,深恶痛绝,曾联名向兖州知府拦舆递禀,弹劾知县。那知县万事糊涂,独清一桩:有钱能使鬼推磨!污吏劣绅们官商勾结,贿之千金雪花银。结果三位乡约义首被判诬官,下放监牢;两哨防营部队开进峄县,震慑百姓。乡民无奈,自发约集四方乡亲,手持布袋,堵了县衙,要清算账目,讨还积谷。防营步队排列署前,提枪跨刀,严阵以待。李槐之刚刚步出县衙大门,民众一阵火急骚乱,有人高喊:“拿石头砸死这个贪官污吏!”乡民纷纷拾捡砖石扔砸不止。清兵步队出动,提棍毒打,把众民驱的散了,绑了为首的两个汉子,赤身裸体,吊在县衙门额之上。李槐之惊魂未定,又激的大怒,缓缓移出县衙来。民众挥拳擦掌群情激愤:“还粮!还粮!”他不理也不问,提了刺刷鞭子直朝着两个汉子的肉身刷去,狠狠的抽着,尽情的发泄着内心的怒火。两个汉子近乎惨烈的哀鸣声渐渐盖过了民众的悲愤,四周回荡着带头讨粮人撕心裂肺的凄厉哭嚎。李槐之像疯了一般,不停不休不歇不松亢奋爽然的抽着打着,就仿佛是连续无止的收着金银财宝加官进爵似的,越抽越带劲,越抽越舒坦,已经没有了疲劳倦乏和困意,好像脸面得到了无上的尊荣与耀光,曼妙神奇而飘飘欲仙的感觉,真是美好,一直打到再也听不见任何的哀嚎,还是不够,再刷一遍,像**一般,享受着迷人的高丨潮丨,一直拼到没有了挣扎没有了声音没有了鼻息自咽了命气而止。方才转过脸来,满面大汗淋漓酣畅爽浪,呸下一口吐沫舒舒服服的说:

  “刁民无赖!活着不捐钱纳粮,供俺来用,难道要死了才交吗!”
  他走下门去,对质乡民,倒生了一番正义凛然的底气,闲庭信步的指着讨粮的民众兜圈儿,又回首指着那抽打死的讨粮人尸首有腔有调的训话:
  “拒缴钱粮捐税者,斩立决!”
  清兵步队立马朝天鸣铳放枪,以做恐吓。
  乡民经此一敲一诈,军心便哄得乱了,径自开始逃匿溃散。杨二郎义愤填膺,胸壑块垒堵的正紧,心窝儿气得隐隐发痛。他平生最看不惯的,便是小人当道,奸佞横行;欺压百姓,得意忘形。此刻再也按捺不住性子,趁着混乱,他拔出梭镖提握在手,拨开后撤的众人,逆势向前。一个清兵盯上了他,举枪大喝:“刁民站住!”他飞奔似箭,撞倒几位惊慌失措的乡民,一梭子飞起直插进了那清兵的脖颈,县衙门前最绚烂的彩虹像一道奇光异彩闪耀而过,又绽放开来,瞬时间把所有的胁逼所有的暴压所有的恐惧都化为乌有。一片大乱,李槐之吓得面如土色,魂飞魄散,掉头就跑。杨二郎一把拎揪住他的花辫,飞起一脚踹掉了其人项上顶戴,抬腿横劈着他的肐膝窝,逼着他伏跪于地,面朝大众。乡人见状壮了胆子,仇深似海,嗷嗷的嚎喊:“打死他!杀了这个喝人血吃人肉的!”群愤澎湃。李槐之俯首磕头,只是不停的恸哭哀求饶命。杨二郎提他起身,积了一口的痰液喷他满满一脸,响当当的唾骂:“你个狗娘养的奴才,为虎作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语毕挑了梭尖,用足了平生最大气力,钢喝一声,直挺挺干脆脆的捅攮进了他的肚腩。这劲儿也使的太猛,戳的够急,半拉子拳头也一齐插到那知县肥肥囊囊的腹腔里去了。杨二郎紧推几步,拔得刀出,一盆的血儿从他肚腩窝里喷倾出来。李槐之咳嗽了两腔,冒着热气的鲜血吐满了他的下巴脖梗。他虚喘着残气,再说不出一句话。杨二郎咬牙切齿的痛言:“你等贪官草菅人命,鱼肉百姓,杀人如麻,欺民太甚!俺倒要挖出你这心肝儿来瞧上一瞧,是否是那狼心狗肺做的一对!”话尽向上翘了梭尖,又豁力一戳,将那肉鼓鼓的胸膛一镖子划的开了,绿便大肠似浸了血的葡萄串子一扑鲁一扑鲁的抖擞出来。他又是钢喝一声,牙关咬紧,提着梭镖拧着膛肚,一刀一刀的搅割下去,血泉儿哗啦啦的激溅在他那冷峻峻的脸庞上。割毕了,他挑了那无良知县的心肝儿,仰天断啸:“这等的狼心狗肺,杀他千次万次也不够!”众人见了尽都惊惧的呆了。那两哨清兵步队个个面色发紫,不敢近前。他砍断吊绳,放下鞭死的两位汉子。又甩了沥血心肝,抛在县衙大厅之上。堂顶正挂匾额一张:正大光明。他却也不逃,仰天放怀大笑,丢了梭镖,举起手来。捕头差役赶紧刀枪架圆了他的脖颈,擒拿绑牢,又手脚戴了镣铐,立时下到狱中,听候处置。民众遂散。二日兖州知府批了,被捕的抗粮聚众闹事者,按大清律例,三日之后尽行斩立决,绞首示众。为防民变,又拨了兖州府防营马队二百余人,开往峄县,防范是非。

  日期:2019-01-25 19:32:09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