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胡佑民也很调皮,抓青蛙、掏鸟窝、捉泥鳅。用合页做打火柴棍的枪,用树杈做弹弓打别人家的果子吃。
他是附近的孩子王,比他大几岁的孩子都听他的。一次邻居家的王富财,求他做个弹弓,他懒洋洋地说:“又是白做啊?没时间。”
王富财讨好地说:“这次不让你白做,晚上我带你去看我姐洗澡。”他眼睛一亮:“真的?”
他姐叫王红艳,大他们六、七岁,上了一年初中就缀学了,虽然还只有十六岁,却长得水灵标致,发育得像个大姑娘。
确认了王富财不会骗自己后,他快速给他做了一个弹弓,然后兴奋跟他去选偷看的地方。
乡下一般没有洗澡的浴室,大多是在屋后的阶基上洗。他家也是依山而建,屋后是一个小山坡。
王富财告诉胡佑民,他姐晚上在哪个地方洗澡?到时给他发个暗号。他选好偷看的位置就回家了。
好不容易捱到天黑,王富财在院子里喊:“佑哥,明天上学时记得喊我啊?”这是约好的暗号,他急忙朝屋后跑去。
他小心翼翼地来到白天选好的地方,激动地往下看去。王红艳正在脱衣服,白花花的一片,可惜天快黑了,看不太清。
在那里趴了十多分钟,直到她洗完了进屋后,他才偷偷地溜回家。虽然是第一次看到女孩子的身体,但他觉得除了胸前多两坨肉,也没什么区别。
小升初时,他以班上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丰家铺中学。离家有五公里,只能寄宿了。他很高兴不用帮家里干农活了,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读书上。
如饥似渴的胡佑民整天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可书读得越多,接触的知识面越多,他越觉得自己简陋、渺小。
大量的中外名著,让他获益不浅,眼界也比同齡人高了许多,褪掉了乡下穷小子的粗俗,慢慢有了书生的气质。
脱颖而出的胡佑民让老师喜欢不己,也得到了许多女同学的爱慕,但十三、四岁的年纪,只是对异性的好感,还不懂得谈恋爱。
虽然经常收到一些幼稚的情书,但他没有心思理会这些。穷苦的生活让他迫切地想改变自己的困境,而读书是他觉得唯一能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
初三一期的时候省里有一个“新苗杯”数、理、化竞赛,在校选拔赛上,他的化学、物理都是第一名。
但去县里参赛只能选一科参加,他选了物理,参赛带队老师是化学老师,一路上对他颇有微词。
在县里得了个二等奖,这对从没有参加过奥赛培训的胡佑民来说是很难得的,在他们镇中学也是第一次取得这么好的名次。
中考,他考入了县城的渔阳市一中,这是一所省重点中学,听说每年都有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
开学时是父亲送他去的,开心自豪的父亲用一辆二八自行车驮着他的行李,让他坐班车去市里,在校门口会合。
渔阳虽然是一个县级市,但很繁华。没多久,胡佑民进入高中的兴奋被交费的一幕给冲击得无影无踪。
学费是一百八十元,杂费三十元,住宿费五十元,一共二百六十元,别人交费大多是伍拾元一张,拾元一张的。
轮到父亲交费了,掏出的是一个塑料袋,里面全是伍毛的、一元的、伍元的纸币,拾元的纸币很少,甚至还有一些贰毛和壹毛的,在窗口点了好久才交完费。
在这个过程中胡佑民如同被电击了一般,他没想到要交这么多钱,当时一个初中老师的工资是四十多元,这相当于吃国家粮的半年多工资,这对在地里创食、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是天文般的数字。
他不知父母攒这笔钱攒了多久?想到每学期都要交这么多钱,还要生活费,他的心更沉重了。
直到父亲将他在寑室里安顿好,他的心情还是很低落,好在粗心的父亲没看出什么,家里还有很多农活要忙,父亲匆匆忙忙地走了。
走的时候快中午了,他想和父亲去食堂吃饭,父亲拒绝了,他知道父亲舍不得在外面吃,要骑自行车赶三十多里的路回家去吃。
来到操场上,这里人少一些,他走到一棵树下,这里微风拂面,感觉清爽了许多,他在草地上坐下来,脑子依然很乱。
他想到了退学,但知道是行不通的,父母不同意不说,自己回去也做不了什么,他是家里的希望,是弟妹的榜样。
除了读好书,他别无选择,想通了这点,他的心情好些了。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冲出农门,一定不让父母失望!
高中的课本比初中难多了,老师的授课方法也不一样,开始那几天,胡佑民有点不适应。
天生不服输的他,不断思考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加上勤奋的汗水,他很快跟上了老师的思路和节奏,学起来轻松多了。
每个星期上六天课,只有星期天休息,第一个周日胡佑民没有回家。星期天去食堂吃饭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问题:要多花一天的生活费。
现在他一天的生活费是一块钱左右,早餐吃二毛钱的米粉或馒头,中午吃二毛钱米饭三毛钱菜,晚餐吃二毛钱的米粉,有时食堂有西红柿蛋汤或紫菜蛋汤,五分钱一碗,他馋的时候便会去喝一碗。
初中时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周六放学回家,星期天下午回到学校。每次回校要带好几瓶干菜,有萝卜干、豆豉,干酸菜,剁辣椒等等,这就是一周的下饭菜了,开学时都往学校交了米,所以饭是不用发花钱的。
胡佑民心疼这一天的生活费,也有点想家了,在第三个周日决定回家,周六放学时快五点了,他整理好书包,装了一玻璃瓶自来水,准备走路回家,可以省一块钱车费。
开始的时候走得蛮快,但走了十多里路就慢下来了,天渐渐黑了,又累又饿的胡佑民咬着牙往家里赶。
今晚的月亮像个调皮的孩子,只是偶尔从云层中钻出来,又马上象个害羞的小姑娘躲起来。
路上行人很少,蛙鸣声声,间或的鸟叫声让胡佑民头皮有些发紧,他顾不上脚底磨出了血泡,只渴望早点回到家里。
胡佑民回到家时快晚上九点了,母样在编竹框,父亲在剖竹篾,看到他回来,都有点诧异:“佑伢子,你回来哒?”
他扑进母亲怀里:“妈,我想你们哒!”
刘月香一把搂住儿子,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妈也想你,呷晚饭冒?妈给你做饭去。”
他松开母亲说还没吃,又对父亲说:“爹,你也休息哈,莫太累哒!”
胡建华慈爱地看着儿子:“不累,在学校里还习惯啵?”
“习惯,学校里蛮好滴。”他坐到竹床上和父亲聊天。
很快刘月香端来一碗面条,可能是没有剩饭剩菜了,便给儿子煮了一碗面条,煎了一个鸡蛋,还在上面放了些葱花和剁辣椒。
饿极了的胡佑民接过面条大口吃了起来。一抬头看到妹妹两眼盯着自己的碗里,忙将鸡蛋分成给弟弟和妹妹吃。
母亲怜爱地看着他:“他们都呷哒晚饭,是眼睛馋,你自己呷!”他笑笑说:“这么大一碗,我呷不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