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
第12节

作者: 夏晓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2-21 23:38:48
  10:考入初中
  五年级是学习成绩的分界点,农村的孩子,很多人的父母也没有多少文化,对学习的辅导和激励也不太到位,或许方法不够科学。有的家庭甚至只知道动手打孩子,逼着去学习,农村的孩子普遍学习成绩会落后于城市,这基本上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稍微有些难度的应用题都在五年级以后出现,题目稍微有了难度,班里面很多人考试只得几分,成绩一下子就拉开了。一年级到四年级,很多人看似都一直名列前茅,语文成绩看不出来,自从到了五年级数学很多人就学不会了。
  我的作业每次还得被张亚军审核,那小子每次考试几乎一道题不会做了,却掌管了给我评优评差的权力。我的邻家女孩之前成绩一直不错,邻家大妈见人就吹,说她女儿学习很棒,到了五年级成绩就大幅度滑坡。
  考初中的时候,我们的考场在乡镇中学,那是我自己第一次出村子,之前出门都是在父母的看护下,这次和同学们一起去看考场。
  当初遇到一个邻村的小伙子,那小子发现和我邻座,他问:“你学习好吗?”

  没等我回答,和我同行的同学忙说:“这是我们班的尖子生。”
  那小子立刻抱住我,说:“挨着你,我有希望考上初中了!”
  …
  当初我都觉得不可思议,天底下真的有考不上初中的人吗?这种孩子往往在农村中某些学习气氛特别差的家庭存在。那时候虽说是国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那座乡镇中学还是拿分数线卡了一下人数,分数不够的多交纳一倍学费。
  考试的时候,数学题我都答得顺顺利利,语文题我没做好。读小学的时候,我的成绩一直是数学在前面,语文成绩很一般。那时候,母亲一直认为我数学好,她说我舅舅当年就是数学尖子生,语文偏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母亲这么灌输,我反而觉得学好数学的是英雄,也是脑子聪明的体现,语文课我是呈现一个放弃的状态。每当作文课上,我从不打草稿,也不列提纲,拿起笔就是一篇文章。思路天马行空,但是词汇量不行,那时候几乎没读过课外书,也没有阅读的喜好。
  回到家里,语文考不好,母亲也会说,和你舅舅一样,就是这么偏科。现在我想,如果当年我舅舅转变一个“自我判断”,语文成绩说不定比数学还要好。人一旦把自己定位了,另一方面的能力就会永远沉睡。这么一偏科,我成绩变得不那么拔尖了。
  邻家女孩和我一个考场,我看到对方带着“小抄”过去的,老师在监场的时候,她在下面作弊。为什么她胆子那么大,那个监考大老师是她大伯。
  他大伯是乡镇中学的老师,正巧监考她的场。我回想当时的情景,有可能是她被提前安排好的考场。小抄是提前准备的,她怎么知道这场考试监考的是她大伯呢?这场考试下来,由于是小学升至初中,班里根本没有排名字,只告诉了谁没有考上初中,需要多拿一倍多学费。
  邻家大妈却坐不住了,她逢人就说她家女儿考的是第三名。我当时也纳闷,第三名怎么来到?当初根本没有排名次呀?在学校我看了成绩单,别看她作弊了,总成绩只比我高7分,如果不作弊应该远不如我。
  考语文的时候,我有一道很简单的大题没答对,那道题所占的分数是15分。据说那道题考试之前都被老师猜中了,告诉大家是必考的题。当初我没有在意她们猜题,我的意识中很少关注老师考试前猜题。凡是把精力用在猜题的人,多数也是学习不太踏实的一种心态。
  事情就这样了,如果那道题我写对了,肯定是前三名的。考试这种东西,有时候也是有运气的成份在里面,当场发挥的好坏会有一定的影响。考试过后,我们探讨中发现其他同学似乎都知道这道题怎么写,就我当时写偏了。
  母亲问我考了第几名的时候,我说:“这次没排名。”
  母亲说:“我听说,你考了第七名。”
  …
  这时候,我才知道是邻家大妈说我考了第七名,她家小孩第三名。班内每一位学生的名次似乎她都知道,原来她已经帮老师把名字排好了,散播给了全村子的人。
  假期里,我在村子里闲转悠,碰见了邻家大妈。当时一些乡邻也在场,邻家大妈急忙喊住我,故意当着众乡邻的面,问:“你考了多少分?”
  我一听,就觉得来气,真是没完没了的炫耀,至于吗?自欺欺人的事情,有什么可吹的?邻家大妈就以这种行为当乐趣,还没等我说出成绩,邻家大妈自己就帮我说出来了,甚至连谁考的是第一名,多少分,谁考的是第二名,多少分,也都说了出来。
  众乡邻哈哈笑起来,取笑我成绩考不过邻家女孩,有的说我不用功学习,有的说我脑子不够好使。我也很有自尊的人,立刻不服的说:“我亲眼看到她作弊了,带了答案进去,她大伯就是监考老师,靠作弊才比我多考了五分,算什么本事?”

  这句话放出来,一下子激怒了邻家大妈,人家硬是找到我家里来骂人,来了以后又撒泼又大骂,似乎很有意的把事情上纲上线。
  父母急忙给对方说好话,赔不是,对方还是喋喋不休的骂人,说我给她们家孩子戴了黑帽子,我当时并不清楚“戴黑帽子”这件事多严重。
  面对邻家大妈的大骂,母亲只好当着对方的面象征性的打了我几下,其实一点儿也没使劲儿。我一直觉得自己没错什么,反正说的都是实话。
  邻家大妈走后,母亲告诉我,说:“你今天说的话没错,早应该把实话说出来了。以后进了初中,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拿出真本事给她们看看,看她们还这么得瑟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