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风月》
第18节

作者: OneTwo3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听徐巽这么一说,张局急忙说道:“那些人的背后都有大人物,别说你,我也惹不起的。你只管收你的股票,可别得罪他们!”

  “我没事招惹他们干什么?”徐巽说道,“据我所知,当初莲淮铁路为了集资一千万,发行了一百万股。这些股票是在整个莲城地区发行的,他们为什么不在莲城市区收,要跑到我们龙河来?”
  张局解释道:“莲城的能人多,很多人预测这只股票要涨钱,前两年就开始收了。现在,莲城老百姓手中的股票,可能都被他们收完了。而乡下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股票会涨钱,所以都还攥在手里!”
  “你放心,张局,在我们龙河这块地方,收股票我比他们都在行!”徐巽说着,就要告辞出来。
  “慢着,我有件事要跟你说一下!”张局笑道。
  “什么事?”

  “前天,有个同学的同学打听到我这里,问我们龙河财政局有没有一个叫徐巽的职工。”
  “打听我的?”徐巽一愣,“那人是谁?”
  “那个同学的同学姓祝!”张局笑道。
  徐巽顿时明白了,一定是祝青荷的父亲打听的。因为徐巽自称莲城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现在龙河县财政局工作。祝明山唯恐自己的女儿上当受骗,所以就托人打听到财政局了。

  “张局,你怎么回答的?”徐巽急切地问道。
  “我当然要帮你圆谎!我就跟那人说,确实有这么个人,而且还很优秀!”
  “谢谢、谢谢张局!”徐巽松了口气。
  “你就别谢了。我的舅子让人打了你,你既然放过他们,我就要还你的人情!”
  “不管怎样,我都记你的情!”徐巽说着,走出张局的办公室。
  自从出来赚钱,徐巽的钱一直没有存进银行。他的现金由十万涨到二十万、三十万、五十万。
  每次出来收购股票,他最多带两三万,其余的钱都放在家里。因为哥哥徐乾就在家里养伤,哪儿也不去,他很放心。
  但是,今天他出来的时候,徐乾对他说,伤好了,要去派出所报到。于是,徐巽就把所有的现金都放到车里。
  这次,徐巽又带着三十二万现金回到车里。现在,他已经有了八十万的身家。
  “这些钱,今天说什么都要把它存到银行!”
  徐巽开着车,来到天河路的工商银行龙河支行,把七十五万现金存进了一个折子。
  之所以要存进折子里,徐巽是想等存到一百万的时候,把这本折子拿给祝青荷看看,让她心甘情愿地做自己的女人。
  在他的车里,还放了大约五万的现金,以方便自己继续收购股票。
  他要把龙河所有养蚕户手中还没有卖出的股票全收了。

  可惜,就在徐巽雄心勃勃、准备大发横财的时候,整个黄海省的北部已经进入秋收季节。
  蚕农们也不全是靠养蚕,他们家家都有些水田,大家忙着收割,哪有心思卖股票?
  徐巽只好暂停股票的收购,回家帮着父亲干活。
  每年的这个时候,乡下的田间地头,没有一个闲人。今年,这种情况就与往年不一样了。
  一台绿色的中原联合收割机在稻田中不紧不慢地跑着,在它前面,金黄的水稻被卷入进料口,然后一团一团的稻草从收割机的后面喷出。
  这种情况,就象一个绿色的怪兽一边进食、一边排泄一样。
  二十分钟之后,一户人家的三亩多稻田被收割完毕。收割机回到地头,把机仓里的稻田倒在预先铺好的彩条布上。
  然后,周围的人都过来帮忙,七手八脚地将这些稻谷装进口袋。而收割机则开进了隔壁一家稻田里继续作业。
  一大群农户站在地头,看着收割机说什么的都有。
  “乖乖,这活干得,太漂亮了!”
  “活干得漂亮,钱收得也漂亮!”
  “就是,一亩地收割费要四十,太黑了!”

  “是啊,是啊!收割费太贵了!”
  人群中,徐巽的三叔徐学文听着别人的评论,一般笑眯眯的他立即锁定了刚才说“太黑了”的刘老二。
  “老二,你家几亩稻田?”
  “十亩。”刘老二答道,“就这一季收割费,我得付你四百块钱,相当于在我缫丝厂一个月的工资了!”
  徐学文又问:“如果让你在稻田地干一个月,和让你在缫丝厂干一个月,你选哪一个?”

  刘老二梗着脖子:“我当然要选缫丝厂了。那里上面有顶棚,风不打头、雨不打脸,还没有太阳晒!”
  徐学文又说:“这十亩稻田,如果让你用镰刀割,你家四五口人,得多长时间能完成收割、脱粒?”
  那年月,如果用镰刀收割,要事先按场、割倒、捆扎、运输、脱粒,这里的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是必不可少,也都是十分累人的,更不用说风吹日晒了。
  刘老二算了一下:“差不多得二十天!”
  徐学文笑道:“你家只要付出一个人的工资,就等于把全家的劳动力都解放了,你还有什么怨言?”
  接着,徐学文又说:“你刚才也说了,收完全家所有的稻田,得二十天时间。按我们多年的经验,这二十天里,起码要下一次雨的。大家都知道,只要一下雨,稻谷就会被雨水打落一部分,虽然不多,却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我说,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呢?”

  他这么一说,刚才还嫌贵的农户都不再有怨言了。
  “好,我家也不用镰刀割了!老三,收完这家收我的!”
  “凭什么,我家的稻田就在邻边,应该先收我的!”
  “你刚才不是还嫌贵的吗?”
  “我现在不嫌了!”
  见大家争着雇收割机,徐学文和刘老二对了个眼色,他们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没错,刘老二就是徐学文请的托儿。而这个主意,还是徐巽出的。
  徐家的收割机刚刚下田的时候,很多人是抵触的。
  第一天,徐学文和杨圣金、杨光军三人只收了徐学礼、徐学文、徐学武家的三块地,共三十亩。实在闲得无聊,又跑了老远,把杨圣金家的十三亩和周场村大姐夫冯永富家的四亩稻田也收了。
  至于徐学仁,徐学文把收割机开到他家的地头,徐学仁却高举镰刀,大叫着“打死也不用收割机”。因为记恨着徐巽,他把凡是当初为徐巽说情的所有亲戚都看成敌人!
  也就是说,第一天只收了四十七亩。
  第二天,有人见收割机确实省力,就找门来。
  这一天,徐学文他们收了六十亩。为了让大家认识到收割机的好处,徐巽就给徐学文出了这个主意,找刘老二当托儿,演戏给大家看。
  不得不说,徐巽这么做,是受了先前请“灯泡”演戏的启发。
  第三天,雇用收割机的农户越来越多,徐学文他们收了八十亩。
  第四天,徐学文三人起早贪黑,从早晨六点开始,一直干到晚上十点,足足收了一百亩。
  徐巽知道,这已经是这台收割机的极限了。
  这幸亏是在土地充足的河口乡,要是换了那些地少人多的乡镇,一家三四亩地,却分在五个地方,收割机下地,几分钟就得停一下,那就麻烦了,一天连七十亩也不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