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风月》
第12节

作者: OneTwo3
收藏本书TXT下载

  码头虽然荒废,但是各种设施还在,尤其是河边的货场,平坦得象磨刀石。每年夏秋两季,附近的农民都把粮食拉到这里来晒。
  徐巽把车开到货场,两人从车里走出。
  此时,天空月圆如镜,河面上微风阵阵,带着一丝清新,有一种吸氧的陶醉感。
  祝青荷站在河边,面朝明月,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她把原本盘着的秀发解开,让秀发飘落在风中。
  “everynightinmydreams
  iseeyou,ifeelyou……”
  徐巽站在她的身后,轻轻唱了起来。
  此时的歌声不象刚才在车里那么沉闷,隐约有一丝空灵。祝青荷听到痴迷处,张开双臂,象露丝一样,似乎拥抱着意想中的大海。
  徐巽心中一动,也伸出双臂,从后面抱住了她的纤腰。

  同时,他的歌声也渐渐高亢起来:
  “near,far,whereveryouare
  ibelievethattheheartdoesgoon
  oncemoreyouopenthedoor
  andyou‘reherei……”
  祝青荷也默许了徐巽的搂抱,他们配合默契,一个“扮演”露丝,一个“扮演”杰克。而此时的货场,正是他们的泰坦尼克号甲板。
  徐巽一曲唱完,意犹未尽地又循环了一遍,就跟录音机中单曲回放似的。而他们也就在这样的歌声中亲密接触。
  终于,徐巽忍不住了,他的脑袋从祝青荷的肩膀上伸过去,凑向了她的红唇。
  “唔……”祝青荷正纳闷歌声怎么停了,然后她的小嘴就被徐巽吸住了。她想反抗,可是此时的反抗是那么无力!
  徐巽越吻越有感觉,渐渐地,他下面的小弟弟也开始有了反应。
  祝青荷立即觉大腿根处有什么东西顶得她难受,顺手一摸,然后立即清醒起来。
  “放开我!”她一把推开徐巽,“送我回去!”
  “好……”徐巽也觉得不好意思,讪讪地应了一声。

  回去的路上,祝青荷一句话也不说。徐巽似乎知道她生气了,也不敢多说,只是稳稳地开车。
  车子停在计生办门前时,祝青荷并没有立即下车。她冷着脸说道:“你刚才有点太过分了,我们才只认识几天,你就夺去了我的初吻。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要惩罚你!”
  徐巽一听,心中反而轻松了:“既然罚我,那就说明已经消气了!”
  他故作气馁地问道:“你准备怎么罚我?”
  “罚你一个星期见不到我!”

  “这么长时间?”徐巽夸张地长叹,“我一日不见你,如隔三秋!”
  “我不能给你好气,让你自省!一个星期后再说!”
  祝青荷说着,推开车门,向计生办的大门走去。
  徐巽并没有急着走,他坐在车里,直到二楼最西边的房间亮灯,他才缓缓离去。
  而祝青荷也倚着窗户,看着远去的车灯,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二哥、二哥,从今天开始,我就跟你混了。你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一大早,徐巽正躺在床头回味着昨天晚上那个美妙的吻,却被堂弟徐东给吵醒了美梦。
  “想跟我混?行啊!”徐巽笑道,“早饭吃了吗?”
  “我一般不吃早饭!”徐东说道。
  “不行!从今天开始,你必须吃早饭!”徐巽说着,从口袋里掏了十块钱,“去街上买点包子、油条回来!”
  “好嘞!”徐东答应一声,就蹬着他那辆半新的自行车出门去了。

  等徐东回来的时候,徐巽已经洗漱完毕。他哥哥徐乾也烧好了米粥,正捧着一本书《中国革命史》在那儿用功呢!
  “二伯、大哥、二哥,吃饭喽!”徐东把食物往床上一放,扯开嗓子大叫。
  “东子,谁让你乱花钱的?”徐学礼刚刚把家里的几头猪伺候好,看到桌上的包子、油条,就大声批评。
  “是二哥给我的!”徐东笑道。
  “不管谁的钱,都不要乱花!”徐学礼指着旁边的煎饼筐子,“老农民的肚子,煎饼、咸菜、米粥就能填饱!”
  煎饼,是莲城独有的一种食物。把麦子加水磨成糊状,在一种叫鏊子的铁制扁平炊具上烙成薄薄的一张。
  煎饼十分有嚼头,而且越嚼越香。在二十一世纪,这种食物竟然有推广到全国的趋势。

  徐巽洗了手,坐到饭桌旁边:“阿爸,煎饼难道不要钱买吗?”
  “起码煎饼便宜!”
  徐乾放下书本,也走了过来,他笑道:“阿爸,现在二子能挣钱了,就让他多花点吧!”
  徐学礼拿起一张煎饼,卷了咸菜,边嚼边说:“有钱,正好!我昨天已经把计生办西边的四间地皮买下来了,两万块钱也给人家了。接下来,我需要进料子,水泥、钢筋、砖头、沙子都得先到位,二子,你答应我的十万块呢?”
  徐巽将咬了一半的包子全部塞进嘴里,然后跑回房间,拿出一个蓝色的“砖头”拍在父亲的面前:“阿爸,你做事真麻利,这些钱你先用着,不够就跟我说!”
  徐学礼这辈子都没有亲手拿过成捆的十万块钱,他将钱拿在手里,掂了掂、拍了拍,又往徐巽的面前推:“你有零的吗?给个三四万就行,我先让砖头、石子跟沙子进来。水泥和钢筋暂时不忙。那两样一旦进来,就得我去看着,否则会有人偷。现在马上就要收稻了,我可没有那闲功夫,先把粮食收下来再说!”
  徐东笑道:“大伯,今年水稻不用割了,二哥给我们买了收割机!”
  徐学礼连连拍着自己的脑袋:“看我这记性,把这事给忘了!好,这几天我就联系工程队,先挖基础!”
  吃罢早饭,徐巽开车带着徐东离开河湾村。
  他们来到河口乡的另一个养蚕大村桑树坪,这里的很多养蚕户当初也都被强制买了股票。
  徐巽从皮包里拿出两张股票,一张自己拿着,一张递给徐东。
  “二哥,你是让我卖股票吗?”徐东问道。
  “卖什么卖?我要你买,有多少,买多少!”说着,徐巽也给徐东订了价,“一张股票两块五,不讲价!”
  “我记住了!”徐东说着就要敲一户人家的门。
  “慢着!”徐巽又叫住了他,“我告诉你,这种东西只有养蚕户才有。不是养蚕户的,你就别耽误功夫了!”

  “这个好办!”徐东笑道,“养蚕户的门前或者房顶都晒着麦秸,一看就知道!”
  桑树坪是个行政村,由两个相距不到八百米的自然村组成,而每个自然村有五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不到一百户人家。
  于是,徐巽就和徐东分工,一人负责一个自然村。
  至于收购,他们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一排一排、一户一户地逐个敲门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养蚕户。
  徐巽接连问了五家,只有两家把股票卖给他。
  一张股票两块五,这个价格虽然比先前的小贩出的高,但是很多老头、老太太还是不满足,非要三块才卖。
  而且,他们还信誓旦旦地说,前一段时间,谁谁谁出了两块九,他们都没卖。
  徐巽不是在乎那几块钱,他只是担心,一旦给一家提价,就永无止境,后面的人会要出更高的价。而且,先前卖了股票的养蚕户也会后悔,甚至引起冲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