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下的果儿 一部属于80后的史诗》
第18节

作者: 红旗下的果儿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家又哇哇叫起来,替两个流鼻血的人加油。尤其是过去被陈星和小北欺负过的人,此刻更是敌仇我快。大家预料陈星肯定会还击,然后小北再还击,然后两个人像狗一样咬成一团。而陈星确实也准备这么做了,他慢慢从桌椅之间走了出来,活动着脖子和手腕,转出“咔咔响”的声音。从他的热身动作来看,今天必定会全力以赴地大打一场。

  但是两秒钟之后,陈星又停下了。谁也没想到,张红旗站了出来,跑到两个人中间。她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半仰着头看看陈星,又看看小北。
  看了一会儿,她先对陈星说:“你还想不想上学了?不想上就直接回家去。”
  随后她又对小北说:“你的脑袋里到底进什么东西了?”
  张红旗的腔调比老师还像老师,确切地说,更像一个大姐姐,正在管教两个不懂事的混蛋弟弟。而那两个家伙还真听话,他们果然停止了下一步动作。陈星默默地也抹起了鼻血,把自己涂得像一个印第安人。抹了半天,他对小北说:“刚才算你还我的,你要再招我,我可不留情面了。”
  大家更没想到的是,小北这时候忽然哭了起来。他全身都僵直着,只有脖子一梗一梗地,在抽搐。眼泪划过,鼻涕也流了出来,他脸上的液体越来越丰富。

  哭了半分钟,小北猛地喊了一声:“我跟你丫掰了!”
  喊完他就跑了。
  这一天,陈星满脸血迹地坐在教室里,也不知道去洗洗。他的女朋友跟他掰了,兄弟也跟他掰了。他的心灵一定受了很大的打击。
  两个痞子学生说到做到,看起来他们是真的掰了。
  这两个人搞起分裂来也那么有默契。他们同在一间教室里,目光却会不约而同地指向相反的方向,连互相躲避都不用。这倒让教室里的其他人非常别扭,因为大家都感觉到了不共戴天的气氛。
  不上课的时候,只要有小北在的场合,陈星必然不在。反之亦然,陈星出现在哪里,小北也会消失。人们总是用“冷战”来形容男女关系,其实真正的冷战只属于男性。历史上的冷战,也是以暴力为开端,以暴力为后盾的。

日期:2009-12-09 16:20:55

  在表面上,小北无疑对新形势更有适应能力。如果你对讲黄色段子和打篮球很在行,那在高中里就不会缺少同路人。没几天,他就和另外几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打得火热,并不时在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歇斯底里的怪笑。看上去,他比和陈星在一起的时候还要如鱼得水。
  而且为了收买人心,小北近来出手阔绰得很。他偷偷向母亲要了很多钱,用来给新朋友们买斯伯丁篮球、“士力架”巧克力和可乐。大家都看得出来,小北想用这样的方法孤立陈星。
  在老师面前,小北也变了一个人。他不仅不再对着干,其阿谀奉承让老师都浑身不自在了。每逢班主任的课,他都会泡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胖大海,放在讲台桌上,很动感情地说:“您要保护嗓子。”下了课,他又主动帮老师把教案捧回办公室——真的是捧——双手托着躬身而行。
  但是对于他这种货色,老师非但不领情,反而问道:“你觉得学一个太监很好玩吗?”
  小北害羞地闪着大眼睛说:“您需要我管您叫老佛爷吗?”

  老师发火了:“你到底想干什么?”
  小北说:“今是而昨非啊——我痛感,我要改邪归正了。”
  为了表现自己真的痛改前非,小北甚至捧起书本学习了起来。在沏茶倒水和捧教案的间歇,他还要抽空向老师请教问题。对于他的请教,老师遗憾地说:“这些东西初二不是就讲过吗?现在才问实在太晚了。”
  小北继续厚颜无耻地说:“文丨革丨耽误了十年,您不都赶回来了么?我只耽误了六年而已。”
  他还眼泪汪汪地恳求:“您可千万不要放弃我啊!”
  小北走后,老师也摇着头说:“他的脑袋里到底进什么了?”
  对于小北的迅速转变,陈星视而不见。其实,他现在对什么事都有些视而不见了。这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仿佛一生下来就做好了承受孤独的准备。现在孤独终于造访了他。

  自从与小北绝交以后,陈星基本上没在学校说过一句话。课倒还是照常上,只不过早上坐到凳子上,便开始低头发呆,书包都不打开。课间休息的时候,他也出去透透气,活动活动身体。同学们看到他在单杠上一个接一个地做着引体向上,刚开始还饶有兴致地替他数数,但后来也作罢了,因为他做的数量实在太多了,而且每个课间都重复这同一种运动。粗略地算一下,他几乎每天都要做上千个引体向上。这样的机械活动,仿佛仅仅是为了避免关节生锈才进行的。大家也目睹着他的胸大肌、虎头肌和肱二头肌日益膨胀了起来。到后来,他站在一群白白嫩嫩的高中生中间,竟然显得很唬人。

  大伙儿倒是希望陈星再和小北打一架。他们猜测,艰苦锻炼的陈星已经有了更加可怕的战斗力,一拳下去,不要说小北,就连一头驴都会筋断骨折。
  但是陈星没有让群众们的愿望实现,每天一放学,他就把书包往肩膀上一扛,头也不回地走了。他离开的架势,好像即将踏上一段千里万里的流浪之路。
  回到家里,孤独的味道却更浓了。其实,在学校的孤独并不是真正的孤独,那只是孤立。即便你被孤立了,也有人在看你;而且往往因为你孤立,看你的人反而多了。被孤立有时候倒是一种享受。但家里的孤独是真正的孤独。

日期:2009-12-09 16:23:49

  陈星的父母都在一所区属图书馆工作。可以说,他们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坚守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知识分子。当然,这种坚守也是被迫的。他们没机会和上面的人勾结,也没资格受到下面的人同情。他们的清高是真清高,悲愤也是真悲愤。
  为了缓解工资条象征的拮据,陈星的母亲还干了一个本不该是副高职称干的活儿,她每天晚上去一个中学课外辅导班上课,讲初中语文。而陈星的父亲分属图书馆党史研究办,假如有专业的话,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因为腰肌劳损,他基本什么家务活也不能干,只能坐在沙发里看电视。他不看电视剧,也不看综艺节目,而是习惯一遍又一遍地复习各个电视台的新闻。长此以往,他对每个省份的社会现状都有了广泛的了解,对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大事则有更深刻的了解。比如一颗巴勒斯坦的丨炸丨弹,会随着电视遥控器在他面前爆炸五次。

  看新闻时,父亲大多数时间都是沉默不语,双眼目视前方,那表情既像在看,又像什么都不看。他也几乎从不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那些新闻做出评论。这其实就很不像一个知识分子了。
  只是别让他喝酒。一旦父亲的手里握着一瓶“牛栏山”牌二锅头,他的眼睛就睁大了,额头也放出了光芒,有时甚至会不顾劳损的腰肌,一下子从沙发上弹起来。对于正在发生的新闻,他也要做出评论了——只不过,那些话仍然不符合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常常是“什么玩意儿”、“这些狗娘养的”、“你们丫的骗谁呢”之类的只言片语。那些短句饱含着冷嘲热讽,轻轻地从他的嘴唇里爆出来。

  然而这种时刻,已经是父亲话最多的状态了。在不喝着酒看新闻的时候,你是完全可以把他当作一个哑巴,甚至把他这个人都忽略掉的。
  可以想见,他在单位里,确实已经接近于被忽略的状态了。不光是领导忽略,就连普通同事都忽略他了。有一次下班时间,陈星没带钥匙,就到图书馆去找父亲。父亲在人来人往的走廊里看到了他,就说:“你怎么来了?”
  没想到陈星还没说话,父亲身边一位胖胖的大婶忽然“哎哟”了一声,好像受到了很大的惊吓。
  父子两人疑惑地看着她。胖大婶尴尬地笑了,她拍着自己胸部偏上一点的位置,晃悠着从食堂打回来的一塑料袋馒头说:“我好像多少年没听见你的声音了,突然一听还真吓一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