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芸拿到国泰航空公司由杭州经香港飞往悉尼的机票。她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办理了离职手续,安排好两个孩子的住校事宜,把离婚时分割共同财产取得的30万元存折交给父母以做日常开支和应急之用。此前,应两个孩子的要求,朱芸在收到法院离婚判决书的第二天,便带着他们到派出所更改姓氏,随了母姓。
离杭那天,父母和两个孩子都到机场送行,朱芸在分手的那一刻抱着两个孩子流泪满面,说:“妈对不住你们,以后主要靠你们姐弟俩相互照顾了。”两个懂事的孩子劝她:“妈,你就放心去吧,我们一定能够照顾好自己的,我们希望看到你阳光灿烂的笑容”。从那一刻起朱芸便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远涉重洋。
日期:2019-01-21 14:06:07
第十四章
在新南威尔士州“出生、死亡与婚姻登记署”的结婚仪式厅里,拉尔森为罗伯特与朱芸主持结婚仪式。州政府通常在全州各地设有多个向市民提供免费举办结婚仪式的场所,一般可容纳10几人,每一场次的仪式都需提前数月或6个月预约。结婚登记人也可自行选择诸如教堂、公园和住所等地举办仪式,但需预先通知仪式主持人。罗伯特处事一贯低调,加上朱芸初来乍到,人地两生,所以他们商定在仪式厅里从简举办结婚仪式。当天16时,婚礼仪式开始时,共有5人:主持人拉尔森,一对新人,朱芸的结婚证人史蒂文,罗伯特的结婚证人谭伟。罗伯特请谭伟做结婚证人也是斟酌再三的,一来谭伟是他在保险公司供职时的同事,虽然在年龄上有差距,但他们很谈得来,关系较铁,有点忘年交的味道,谭伟去年加入澳大利亚国籍。二来,谭伟是中国人,他与朱芸的婚姻是中澳之间友好交往的产物,请华人做他的结婚证人更有亲近感。
苏珊和罗伯特的两个孩子因为一直怀疑朱芸的婚姻动机而对他们的婚姻持消极甚至抵触态度,未出席他俩的结婚仪式。对此,罗伯特已有心理准备,他向朱芸如实说明了这一情况。
依照程序,拉尔森主持完仪式,罗伯特和朱芸各自拿到一份经婚礼主持人和结婚证人签字的结婚证书,正式成为夫妻。在拉尔森看来,这场婚礼仪式是是他记忆中人数最少的一次,是法定最低人数的极限,他曾为不少不同国籍的新人主持过结婚仪式,但像罗伯特和朱芸这对新人结婚时竟无双方亲人参加的极为少见,他想定有个中原委。
罗伯特的住所没有张灯结彩,也无大红喜字,一往如故,只是罗伯特卧室里多了一幅放大的两人的合影照。花瓶里插满了各种鲜花,屋里打扫得窗明几净,布置得井井有条。室外的草坪修剪整齐,散发着淡淡的草香味。罗伯特和朱芸拿着工具在草坪的边沿处挖了两个土坑,一起栽种了两棵金合欢树,作为结婚纪念。朱芸格外喜欢金合欢独特的香味,她把金合欢干花放在家里,整个房间一片芳香,清雅沁心。
罗伯特在电话里向史蒂文咨询澳大利亚移民和边境保卫局关于配偶移民事宜,史蒂文告诉罗伯特,已婚配偶移民309类别签证必备的担保条件以及获得309签证满2年后可获得永久居留签证的情况。史蒂文请罗伯特备齐所需资料,尽快提交签证申请。
罗伯特下班回到家,见朱芸已准备了一桌地道的中式饭菜,觉得有些新奇。朱芸说,今天是罗伯特的生日,做点中国菜为他庆生。罗伯特恍然大悟,连他都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这几年在罗伯特的记忆里已经没有了庆生的印象了,过去都是丽达为他安排的,今天当朱芸为他庆生时他心里一阵感激,似乎找回了以前的那种感觉。朱芸点燃插在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让罗伯特许了个愿后,一气吹灭。两人一边举杯共饮,朱芸一边介绍这几个中国菜。一个碗盅里盛着四块颜色酱红的方形肉块,朱芸说,这是杭州的一道名菜,叫“东坡肉”,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苏东坡是中国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在杭州做官时组织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重新恢复了容貌,他把百姓为感激他送来的猪肉让家人切成方块,加调味和酒,煨制成红烧肉,分发给民工享用。因红烧肉醇香味美,肥而不腻,人们将此肉命名为“东坡肉”,流传至今。罗伯特尝了一块,的确口感不错。
朱芸指着一盘鲜嫩晶莹的虾仁说,这个叫“龙井虾仁”,是中国清朝的乾隆皇帝穿便装到西湖游玩,在一家小酒店把从村姑家里拿来的清明茶叶让店小二泡茶,店小二偶尔看到皇帝内穿龙袍,吓了一跳,赶紧报告正在炒虾仁的店主,店主一听,皇帝来了,心里一慌,把茶叶当葱撒进锅里。这道菜端到乾隆面前,清香扑鼻,洁白的虾仁,碧绿的龙井,美味可口,连称“好菜!好菜!”,“龙井虾仁”因此得名,盛而不衰。罗伯特吃了后,滑爽清香,连声说“好菜!好菜!”。
朱芸接着说,这盘叫“西湖醋鱼”,也是杭州的名菜之一。据说在中国宋朝,一家的兄长被恶霸所害,留下妻子和弟弟,小叔外逃避难前,嫂嫂为他做了这道菜,意思是“甜不忘酸”。后来小叔考取功名,惩治了恶霸。此后“西湖醋鱼”名声鹊起,成为杭州一绝。她说,超市里没有淡水鱼卖,只能选用袪骨鱼片烧制,味觉会打折扣。朱芸语调平和,娓娓道来,罗伯特专注倾听,津津有味,这些都很新鲜,皇帝,恶霸是第一次听到,他想皇帝大概就是澳大利亚的总督级别,恶霸大约类似澳洲的黑帮。罗伯特品尝了一下,认为酸甜交烩,味道特别。他称赞朱芸很了不起,会制作这些工序复杂的名菜,是能干的巧妇。朱芸笑着说,杭州很多家庭都会做这些菜,属于家常菜肴。
这个生日,罗伯特过得很开心,他好像忘却了自己的年龄,年轻了许多。
日期:2019-01-21 14:07:01
第十五章
朱芸参加了澳大利亚政府为新移民举办的免费英语培训。她在获得配偶移民签证后马上就在语言培训中心报了名。她认为不懂不会这个国家的母语,今后的生活会十分不便的,而罗伯特入学孔子学院学会汉语是她的榜样,年近60岁,还有这般毅力,她没有理由学不会。她几乎没有脱课过,每节课程她都全神贯注。在家里罗伯特成了她的家庭英语教师,这是她得天独厚的。
培训中心的一间教室里,有20多名来自非英语国家的移民学员,而且多数是中老年学员。邻桌的一位学员主动与朱芸搭讪交流。朱芸注意到这位学员是她们这期学员中唯一的一名年轻学员。聊天中她告诉朱芸,她叫郑悦悦,今年32岁,因老公酗酒,经常家暴,忍无可忍离了婚。为了摆脱前夫的纠缠,半年前带着儿子从杭州移民来到悉尼,买了一处公寓安顿下来。听说朱芸也是从杭州来的,而且先前都住在杭州朝晖地区,两人的距离迅速拉近了许多。郑悦悦顿时有一种两眼泪汪汪的感觉。当得知朱芸也是因家暴离异,远走他乡时,心里便涌上一股同病相怜的痛楚。朱芸看着面前这位性格有些外向,身材修长,容貌姣好的杭州同乡,一个在陌生国度能够直接交流的人,心里有些许的籍慰。当郑悦悦称她为芸姐时,她欣然接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