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在悉尼》
第10节

作者: 赵明_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时罗伯特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方老师,请方老师再帮着翻一下。方老师接过看了看,说这是一份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书。她马上明白罗伯特的意思,便对朱芸说,这是罗伯特妻子意外事故的死亡证明书,上面写着死者为汉斯.丽达,性别,女,1957年9月出生,社会保险号码,下面是造成死亡的原因,死亡时间,医生签字。这时,朱芸也清楚了罗伯特是想彻底打消她的疑虑,还请方老师翻译确认,当一回证人,这个罗伯特真够仔细的。

  朱芸在整理回程行李,罗伯特为朱芸准备了一些小物品,他拿出一大盒袋鼠钥匙扣,说可以送朋友,钥匙扣是用袋鼠皮为材质制作成袋鼠的造型,很有地域特点。一幅用澳洲绵羊毛皮制作的羊毛垫褥可给朱芸父母防潮保暖护腰。另外,还有两双“UGG”,这是澳洲特有的产品,给俩个孩子。最后罗伯特指着两大瓶产自新西兰(NewZealand)的,标注10+的麦卢卡天然蜂蜜(ManukaHoner),让朱芸每天早晨饮一勺,保健养颜,永远年轻。朱芸一边谢过罗伯特,一边调侃说,这回让她当海淘快递员了。

  在悉尼金斯福德.史密斯机场国际出发的入口,罗伯特张开双臂拥抱朱芸,贴着朱芸的耳边轻轻说了声:“我爱你”。朱芸没有拒绝罗伯特的拥抱,当她被罗伯特拥搂在怀里时,有一种莫名的踏实感,当她的手触及到罗伯特厚实的脊背时,她觉得这是一面可以为她挡风遮雨的高墙。
  日期:2019-01-21 14:04:48
  第十三章

  自朱芸回国后,罗伯特朝思暮想,魂不守舍,做事精力难以集中,他每天的一项重要事务就是在互联网上给朱芸发邮件交流,而且也只能在双方下班以后,或者是入睡之前,好在澳大利亚与中国只有2小时的时差,不用昼夜颠倒。他每周给朱芸快递寄送一盒干花,干花是澳大利亚的国花金合欢,带着浓郁的花香,沁人心脾。这让朱芸在科室里令人羡慕。若不是数学改革事务急不可缓,他一定会让自己的腰疾“复发”,再次入住杭州武林中医院骨伤科病房。

  朱芸以她特有的沉稳甚至近乎矜持的态度,面对罗伯特热辣急切的情感表白,她越是理性,越是让罗伯特癫狂。她知道她将要面对的这一跨国婚姻,首先将面对的是两国文化的差异,同时也将面临可能存在的代沟,毕竟罗伯特年长她近20岁,几乎是一代人的生命长度。她没有把握,也缺乏底气。她听到过一些不成功的跨国婚姻,但也看到她所在的医院一位女医生恩爱的异国夫妻。作为女儿她要考虑父母的日常照顾,作为母亲,她要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她需要慎重考量,认真权衡,她需要在心里上完成一个大角度的转弯。对她来说,作出一个关乎自己未来命运的决定是艰难和痛苦的。

  她向父母说明了与罗伯特关系的进展情况,只是还未最后拿定主意,想征求一下长辈的意见。父母亲很开明,让她自己决定自己的事,他们支持女儿的选择,他们目前基本健康,不必过多担心,子女的事他们会关照的,外甥和外甥女自立能力都很强,让她打消后顾之忧。父母的态度无疑给朱芸增添了信心,她越发觉得父母是她乃至她全家最靠谱的坚强后盾。远涉重洋,离他们而去,她有些于心不忍。

  朱芸也听取了两个孩子的想法。他们心疼母亲,也理解母亲,希望母亲能有新的生活,他们已经长大,能够照顾好自己,他们都是班里的尖子,不需要母亲为他们的学业操心,他们都支持母亲重新组建家庭。为此,朱芸感到宽慰,孩子如此懂事,但又觉得愧疚,在子女尚未走向社会,尚未完全独立的时候,她却走出国门,独自离去,她有些割舍不下。她认为这是父母,子女们为了她的生活而做出的牺牲,如有可能她要加倍报答。

  在经历了6个月的内心纠结,精神抗争与自我批判后,朱芸终于决定向前看,朝南行,去迎接一个属于她,又不完全属于她的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生活。
  朱芸明朗的态度让战战兢兢,忐忑不安的罗伯特兴奋不已,换了个人似的。他终于获得了重新组建家庭的“许可证”。他开始筹划急需着手的几项重要事项。
  罗伯特清理了一下思路,他认为,首先需要进行婚姻登记和婚礼仪式预约。他与朱芸商量,并采纳了朱芸的建议,把他们的结婚仪式定在中国农历的七夕,及当年的8月16日16时。罗伯特通过咨询了解了婚姻登记所需的证明材料后,将信息转告了朱芸。由于是外籍配偶,还需住在国的公证部门予以公证。两周后罗伯特收到朱芸的快递件,里面是经杭州之江公证处公证的朱芸出生证明,离婚证书和无犯罪记录证明。 

  在所有资料齐备后,罗伯特按照澳大利亚政府的规定填写了一份《预定结婚通知书》交与新南威尔士州的婚姻注册官大卫.拉尔森。拉尔森是负责罗伯特居住地片区的婚姻注册事务。由于婚姻注册官也可担任婚礼仪式主持人,罗伯特向拉尔森提前3个月预约了婚礼仪式的时间。拉尔森告知罗伯特,他会把表格和资料交给新南威尔士州“出生、死亡与婚姻登记署”,他们在收到表格和资料后15个工作日内对她和朱芸的婚姻状况予以登记。

  罗伯特思忖多日,最后他打电话给史蒂文,拟请他做朱芸的结婚证人,认为他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了。史蒂文应允,罗伯特把举办仪式的时间告诉了史蒂文。
  罗伯特认为他与朱芸结婚是件大事,应该告诉苏珊和两个孩子。他与苏珊通电话,说3个月后他与朱芸举办婚礼仪式,请她参加。罗伯特觉得婚姻是他个人的事,他自己认为对方合适就行,所以他是告诉苏珊他已决定了的事,而非征求意见,对孩子也是如此。
  然而,苏珊的反应却让罗伯特十分意外,苏珊告诉罗伯特上个月,布里斯班刚发生一起婚骗事件,一个越南女子与一个患癌症的澳洲老人结婚,答应为老人送终为条件,最后把老人的存款和住房转到自己名下后,给老人服用过量安眠类药物致老人不治身亡,涉嫌故意谋杀。苏珊劝罗伯特不要重蹈覆辙。她清楚罗伯特酒业公司的股份半数为罗伯特持有,至今已价值不菲,若欲谋财,这部分财产必定首当其冲。其次是在罗伯特名下的房产,这处不动产目前也价值数百万澳元。苏珊越想越紧张、后怕,她隐隐觉得一种潜在的危险已经逼近了罗伯特,她绝不能让罗伯特被感情冲昏头脑,而无法鉴别这种感情背后的真实动机,所以她不支持这桩婚事,她也告诉了罗伯特的两个孩子务必防备“国际小偷”。

  从维护家族利益的角度出发,苏珊向罗伯特提出两个前置性条件:婚前将其名下的罗伯特酒业公司的股份全部划转至两个孩子的名下;出具一份律师函,声明在其名下的那处住所系婚前财产,在其百年后,由他的两个孩子继承。罗伯特十分清楚,苏珊这是为他着想,防止他受骗上当,她提出的两个条件从法理上讲是可以成立的,也能够做到的,他总觉得苏珊的顾虑是多余的,他不相信朱芸会是骗子,他相信自己的直觉,自己的判断,只是为了尽快完婚,他按苏珊的要求照办了。他的两个孩子得知父亲要再婚,都表现出冷淡和防范的态度,虽未直接反对,但存在与苏珊相似的忧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