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宝也能成大师》
第16节

作者: 龍峰
收藏本书TXT下载
  啊?合着他要夸这幅画啊?
  这小子够精的!先是卖关子,然后再这么说,分明是哗众取宠嘛!他一个古玩行的后辈,这手段有点儿龌龊了,但这么一来,大家的确是记住他了啊!
  而刘大头却阴晴不定地盯着余耀。自从次余耀“送货门”让他吃了个哑巴亏,他觉得这小子绝不是以前想的那么简单!
  看着是先肯定,但后面必然还有刀子!
  不过,刘大头从小学过书画和篆刻,年轻的时候又在装裱店当过学徒,后来独立做古玩生意也有些年头了。要说在字画方面,功力着实可以。

  今儿窜货场,高手不少,但若单论字画,刘大头还是有几分自信的。
  同时,字画鉴定,在古玩行当,极为特殊,除了一些基础材料的鉴定,还要看笔力、笔法、笔意、气韵。这里面有虚的东西,主观性很大。如果有争议,拼的往往是资历。
  所以,只要绢墨印裱的材料和年份没问题,刘大头自觉也不怕余耀说别的,以他的书画底子,兵来将挡是!
  我让你说,看你能说出个小九九来!
  余耀说到这里却停了,忽而往后退了两步,点了一支烟,“不好意思,还是远点儿,别落烟灰火星子什么的。”
  沈重远心说,这小余还真是沉得住气。他这样,要么是胸有成竹,要么,是心理素质极佳。不管哪一样,这小伙儿都很不简单哪!

  “虽然表面看是这样,但这画还是不真!”余耀吐出一口烟圈,终于说出了重点。
  一片哗然。
  其他人都不由看向刘大头。
  刘大头涨红了脸,“小子,你今儿这是找事儿来了!我告诉你,字画和别的古玩不一样,不要说你了,算是行里老人,都是小心翼翼!你开口敢说不真,真是胆大包天!”
  “刘老板,我说我不说,你非要我说。我说了吧,你又恼羞成怒。我还没说完,打断我,这是又不敢让我说了是怎么着?”
  “你!”
  “好了好了,那让小余说完!说完之后,这么多人呢,还怕没个公论?”沈重远此时朗声说道。
  “哼!”刘大头一甩袖子,直接在一边的椅子坐下了。

  余耀却显得很轻松,摁灭了烟头,重新来到画前:
  “诸位请看,这幅画,有翠峰连绵浑厚,为阳,为乾;下有江水逶迤淡雅,为阴,为坤。画得都很好,只是可惜,间竟然有留白间隔!这恰巧应了周易里的一卦,所谓:阳气升,阴气下沉,天地不交,万物不通!”
  “再看五行架构,这是一幅青绿山水,木相明显,但是江岸近景山石嶙峋,金气逼人,金克木,喧宾夺主。八尺立轴,当悬挂厅堂!厅堂之,却天地不交,五行相克!这不是作死么?”
  “董其昌,万历十七年进士,当过翰林编修,官至礼部尚书。他的人品据说不怎么样,但是国学底子和禅宗喻画,我不用多介绍了。诸位可以看看董其昌传世的画作,极为注重相应法则,没有一幅会犯这样的错误!”
  到这里,余耀好像说完了。
  刘大头目瞪口呆。
  余耀先说绢、墨、印、裱的材料和年份没问题,后才说的不真。刘大头本以为已经胜券在握,还能说什么?无非是用笔和气韵的问题了,掰扯艺术修为,我能输给你?

  可特么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啊!
  天地不交?五行相克?
  我唾沫星子都准备好了,你给我讲国学论玄学?
  而且好像很有道理······

  看看四下,所有人不是暗暗点头,是盯着画左思右想。
  沈重远更是微微一笑,还拍了拍余耀的肩膀,“绢、墨、印、裱到代,却能从这方面看出不真。小余,你又让我开了一次眼啊!”
  一唱一和,我去尼玛的!刘大头心里暗骂一句,却又不知如何反驳。
  若是余耀说什么笔力不够、气韵不通之类的,刘大头还能说几句,但余耀说的却是构图的国学和玄学问题,而且有理有据,的确是很难反驳。
  目前这情势,如果刘大头说不出更有力的观点,这幅画其实已经被判了死刑。最起码,这么多行里人回去随便一说,在江州,是很难出手了。

  刘大头快速地转着脑子,但黔驴技穷,自感是无力扳回了。此时,余耀却又开口了:“诸位,这幅画我还没说完。既然说了这么多了,不妨也把最后一点看法说了吧。”
  一听这句,刘大头的脑子不禁又“嗡”了一声!而其他人,却又都看向了余耀。
  此时众人的眼神,都不知不自觉多了几分异样。
  怪不得沈老会带他来,原来真有两把刷子啊!
  “这是一幅老苏片,明末清初仿制的可能性最大,摹画的人熟谙董其昌的笔法笔意,但凭空架构一幅山水,他国学玄学功力不足,所谓百密一疏,还是留下了破绽。”余耀缓缓说道。
  苏片,苏州片。

  什么是苏州片?
  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嘉庆年间,苏州的山塘街、专诸巷、桃花坞一带,聚集着一批作画高手,专门制作假画,由此形成了历史跨度很长、产出量很大的一个书画造假心。出来的假画,行里称之为苏州片。
  苏州片的威力有多大?
  华夏各地的不少博物馆里,都有苏州片;流到海外的,更是多不胜数。连故宫博物院的旧藏里,也有苏州片。

  甚至,晚清时期的海画派,有些出身贫寒的画家,最开始,是临摹苏州片成长起来的。
  不难看出,其实苏州片也是出过好东西的。再搁到现在来看,如果是古人仿古人的精品,也有一定价值。
  不过,刘大头拿着这画儿,当成董其昌的真迹来吆喝,那不行了!
  余耀的两记实锤,现在算是把这幅《江岸翠峰图》给敲死了。
  刘大头想翻盘说成真品,已经行不通。

  不过,即便不是真品,对刘大头来说,也还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这张老苏片刘大头没认出,打眼了;另一种是,故意拿着老苏片来蒙人。
  实际,刘大头的确是打眼了,他当时收来这幅《江岸翠峰图》,也是当成真品的。他的眼力虽然还可以,但在国学玄学的造诣还差点儿意思。
  刘大头的脸色很难看。
  之前附和他的人的脸色也很难看。
  余耀说完之后,径直回到了桌边,端起了茶杯。说了这么多,还真是有点儿渴了。
  窜货场里此时已经开了锅,议论声此起彼伏。说实话,绝大部分人根本是看不出这画的问题。其实,不要说他们了,苏州片瞒过的高手还少么?

  更何况,这是一幅明末清初的苏州片,本身的绢、墨、印、裱根本没有问题。这仿造者的笔力也很高深,只是百密一疏,在构图的内核出了问题。
  刘大头是个很精明的人,此时他一言不发,默默将画轴卷了起来,重新装进了书画盒里。
  “刘老板,即便是苏州片,也是古人仿古人,你何必收起来?说不定,还是有人愿意收藏的。”这时候,梁有道前打了个圆场。
  刘大头强挤出一个笑容,这是句客套话,虽然是件老仿,但被余耀说出“天地不交,五行相克”,谁还会出手呢?退一万步讲,算有人愿意出手,还能卖什么价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