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宝也能成大师》
第11节

作者: 龍峰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绝对不是明代的玉舞人!
  “这么着吧,让给我行么?”余耀对瘦高个儿笑道。

  “你真要?”瘦高个儿一愣。
  “我知道你心里那种滋味儿。你刚才想摔吧,不舍得;不摔吧,心里一股气儿出不去。我瞅着有眼缘,让给我,咱俩都高兴。”
  “你要这新仿的玩意儿干什么?又不是什么好玉料。”
  瘦高个儿话音未落,摊主瞪眼道,“你要是再在这儿说新仿,我抽你信不?”

  “您也少说两句吧。古玩古玩,多风雅的事儿,瞧瞧你俩,可不太斯。”余耀呵呵笑着,摊主便也闭了嘴。
  “说吧,多少能出?”余耀又问瘦高个儿。
  “刚才说六千,他不退,你能给六千么?”
  “行,六千吧。可有一样,你可不能再找我后账了啊!”余耀见周围人多,也不想磨叽,痛快应了。
  “不会,必定不会。”
  手机转了账,瘦高个儿可能也觉得有点儿丢人,说了声“谢谢”便低头小跑走了。
  余耀捏着这个玉舞人,看了看摊主,“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还省了两千。”
  “得,该是谁的是谁的!怪他没眼力。这玉舞人,明仿汉,要不是玉质一般,价儿还能翻个跟头!”摊主叹道。
  余耀笑了笑,转身离去。
  明仿汉?摊主的眼力瘦高个儿强,但也看错了!这明明是一件汉代玉舞人!

  但是迷惑性很大。
  这件玉舞人,必定不是一直传世的,也不是刚出土的,而是估摸着出土在百年之内,而且也没怎么盘玩,所以只有淡淡的光感;汉玉的那种高光因为长埋被掩盖,还没重新盘出来。同时,可能是入土环境特殊,少有典型的能参照断代的沁色。
  但是真正的高手,凭借细察刀工,也能断代。
  这个漏儿,是很有技术含量的。
  摊主说的没错,该是谁的是谁的,该是有眼力的人的!虽然余耀的眼力,来路有点儿特殊。
  汉代的玉舞人,和明代的又不是一个价儿了。这件也是玉质太普通了,但六千拿下,十万八万还是能出手的。
  来一趟七星桥,一举三得,余耀哼着歌儿,去存物处取了那件扒村窑玉壶春瓶,打道回府。
  回到老街格古斋,将玉壶春瓶和玉舞人锁进保险柜,余耀又看到了那枚鬼眼花钱。
  它在保险箱里,被摆得端端正正。
  想了想,余耀拿起了挂绳,直接挂在了脖子,将这枚鬼脸花钱贴身戴了起来。
  “什么都别说了!以后每年的九月初三,我都给您许大师烧纸钱!”

  刚收拾完坐下,濮杰推门进来了,“我说,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你猜怎么着?居然没亏钱!”
  余耀略有惊讶,“你说了是老玉新工,还能十万卖出去?这老周不会是个老玻璃,看你了吧?”
  “滚!”濮杰坐下,“我给他说了,东西买亏了,不过原先的素扳指是老乾隆没问题。人家看了看,说乾隆朝的玉扳指,素的也不好弄了。”
  “这老周倒是懂行。”余耀点点头。
  华夏的古玉史,有“两高一”。两个高峰,一个是汉玉,另一个则出在乾隆朝;还有一个人,大名鼎鼎的陆子冈。乾隆朝的玉件,官作不用说了,即便是民作,也是精品迭出。
  这和乾隆皇帝有很大关系,带动了一股风气。他是个玉痴,你看他所有儿子的名字,都带了一个斜玉旁。
  “老周还说,老玉新工,也能值个五万,不过既然我们花了十万,他给我十万。多出的五万,当下一件东西的定金。”
  “嗐,这叫没亏钱?除非你不跟他做生意了,也不在意名声了,不然下一件东西,不还得扣出来?”
  “算是这样,这年头,谁肯把钱先给你啊?你说他这样,我要是寻摸到好东西,能不第一个联系他么?而且,以后还好意思诓他么?”
  “这得看人,要是刘大头,逮着个冤大头能吃干榨净。”余耀点了一支烟,“行了,不开玩笑了,你和老周见面,还说什么了?”
  “我问他是不是早知道我新收了个扳指?结果他问我扳指哪里来的?”

  “你怎么说?”
  “我说打眼了有什么好说的?圈子这么大,我不爱嚼舌头。”
  余耀点点头,“行,到这儿最好。剩下的事儿,他自己打听下琢磨下也明白了。反正刘大头已经折了,他把挂袍将军罐收了,四十万。”
  “真的?这么多?”濮杰眼珠子都大了。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余耀面露得意,“二一添作五,给你二十万,你收了十万扳指钱,我再给你转十万行了。”
  “嘿嘿,你一个人去办的事儿,给我这么多不好吧?”
  “那行,你留着十万,也不少了。”
  “靠!这么不经让啊?”
  “这点儿出息!说好了二一添作五,我能亏你钱吗?这挂袍将军罐,还不是你带我去看仕女俑落下的?哥们儿我能这么不讲究么?”余耀抬手拿起手机,给濮杰转了账。
  “大气,霸气,豪气!”
  “这次是把刘大头给得罪透了,这段时间咱都长点儿心。”余耀放下手机。
  “嗯,不过这事儿他也不能明着嚷嚷,既然都这样了,那斗到底呗。”濮杰点点头,又点一支烟,“我说,你什么时候对唐三彩有研究了?”
  “你以为我和你似的?干这行,活到老学到老。你睡觉的时候,我悬梁刺股呢。”余耀说着,不自觉地揉了揉眼角。
  正在这时候,格古斋的店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
  这老者很有派,一身淡雅的唐装,带着一副金丝眼镜,手里拄着根款式简单的手杖。
  这手杖,虽然款式简单,但余耀一看,却是用整根海黄紫油梨料子做的,单这根料,也价值不菲。
  “老爷子来了?看看有什么喜欢的?”余耀笑着前迎客。

  “掌柜的怎么称呼?”
  “我姓余,叫我小余好了。”
  “有客人啊?”老者看了看濮杰。
  “来玩儿的朋友,您看您的。”
  老者来回扫了扫,露出了失望的表情,“还有么?”
  余耀心说,这老头儿眼界应该不低,这店里没什么值钱玩意儿,估计是入不了他的法眼,“您偏好哪一口儿?”
  “有老窑的东西么?”
  能说出“老窑”这个词儿的,在古玩行里,必定混了有些年头了。
  老窑的说法,是一些老玩家的对瓷器的一种划分。

  瓷器,是古玩里的大项。不懂瓷器,那也称不玩古藏古。历史跨度长,种类繁多,包括的艺术形式丰富。有数亿的重器,下有百八十的瓷片。
  玩瓷器的,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而其的老玩家,把元青花之前的瓷器,统称为老窑。
  这里面当然也有个界限,因为最早的原始瓷,商代算出现了,正经意义的瓷器,东汉也有了。但唐代之前,总归还是以陶器为主。
  所以,老窑,主要指的唐宋两代的瓷器。这里面,最主要的是越窑邢窑,所谓的南青北白;还有宋代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外加一些民窑瓷系。
  余耀在圈里混,也知道老窑这个说法,还知道玩老窑的,那多少都是有些底蕴的。因为老窑的瓷器,单色釉为主,不像彩瓷那么花哨,更重要的是历史化内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