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那一年的夏天很热》
第4节

作者: TT汪星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郭晓兰看了一眼还没走的记者群众,低声道:“我们也回去。”
  一个十七岁的高中学生,口口声声说自己能半年赚到几百万,换成谁都不会相信。
  那些讨债者不相信,他们只是被破产威胁给吓住了,害怕到时候一分钱都拿不到——在90年代中期,中国突然刮起一阵破产潮,大部分都在玩“假破产,真逃债”的把戏。
  宋维扬的家人也不相信,回到家里后,母亲和大哥皱眉枯坐,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快速弄钱的办法。
  “哥,罐头厂还能开工吗?”宋维扬问。
  宋其志郁闷道:“还开什么工?仓库都堆满了。我这两个月一直在跑市场,广告费砸下去好几十万,但厂里的罐头根本就卖不出去。”
  宋维扬开始帮大哥整理思路:“哥,你有没有想过,咱家的罐头为什么卖不出去?”
  宋其志说:“以前送礼,都送麦乳精和罐头。现在送礼,改送保健品了,罐头只有少部分农民才拿来当礼品。还有啊,我听说欧美联手对中国罐头反倾销,那些罐头大企业没法外销,就在国内搞降价竞争圈地盘,中小型罐头厂被逼得只能等死。”
  宋维扬分析道:“也就是说,竞争压力在增大,而市场规模却在减小。”
  “所以没辙!”宋其志摊手道。
  宋维扬说:“那你有没有想过,更改罐头产品的定位?我们不把罐头当礼品卖,而是日常消费品。”
  “没用的,”宋其志连连摇头,“谁买罐头吃着玩啊?有那点闲钱,还不如买饮料,买饼干和糖果。”
  宋维扬又说:“我们可以……”
  “别说了,”宋其志不想再讨论,“罐头厂是肯定没救的,不止是咱家的厂子,整个中国的罐头厂都这样。小弟,我知道你想帮家里,但很多东西你不懂。你还是安心读书吧,明年考个好大学,毕业了去大城市进外企上班,那样才能活得体面。”
  宋维扬还想再说,但大哥已经和母亲商量对策去了,家里根本就不相信他的能力。
  讨论一阵,母亲开始疯狂打电话:
  “喂,我找杨厂长……我是嘉丰酒业的郭晓兰……杨厂长不在啊……那好,我回头再打过来。”
  “喂,张行长,我是郭晓兰……你要开会啊……那行,改天再说。”
  “喂,李经理……”
  郭晓兰一口气打了十多个电话,都是以前关系较近的朋友,结果很明显,一分钱没有借到。
  大嫂蔡芳华已经带着儿子从医院回来,她说:“要不我回娘家问问?”
  郭晓兰摇头道:“亲家公做派端正,他估计也没存几个钱。”

  蔡芳华的父亲以前也是国企厂长,但三年前就退休了,娘家只剩个哥哥在档案局的清水衙门做事。
  宋大哥抽着烟,无奈道:“干脆申请破产吧。”
  母亲有些意动,担忧道:“就怕政府不批准,咱们市还没有私企破产的先例。”
  宋大哥说:“虽然人走茶凉,但爸的面子还留着几分。活动活动关系,申请破产应该不难。”
  母亲拍板道:“我明天就去找领导!”

  宋维扬没有再说话,任他说破了天,家人也不会相信他真有那本事。他唯一的贡献,就是提出了破产的办法,至少给母亲和哥哥留下一条退路。
  “花开花落,花开花落。悠悠岁月,长长的河。”
  “一个神话就是浪花一朵,一个神话就是泪珠一颗。”
  “聚散中有你,聚散中有我,你我匆匆皆过客……”
  晚八点,电视里正播放着《封神榜》,毛阿敏的歌声依旧那么悦耳动听。
  容平市那个破电视台,专捡别人剩下的剧。三年前就已经拍完的《封神榜》,在容平市电视台还属于“首播”,而且收视率高得非常吓人。

  这年头,除了一些安装有闭路电视的城里人,绝大部分老百姓只能收到三个台,即中央台、省台和市台。去年83版《射雕》在市台“首播”的时候,立即轰动全市,连带着卖盗版小说的都狠赚一笔。
  可惜全家都没有看电视的心情,郭晓兰不停拨打电话找关系,终于约到了一位副市长谈罐头厂破产的事。
  宋维扬默默回到自己房间,用索尼正品的walkman,播放着迈克尔·杰克逊的盗版磁带。MJ的磁带很不好找,别说正版了,就连盗版都是从省城搞来的。
  宋维扬一边听歌,一边拿起电脑显示器旁边的储蓄罐。
  陶瓷的蓝胖子,头顶竹蜻蜓可以掀开,宋维扬有了零钱就往里面塞。

  摇一摇,哗啦啦啦响,接着砰的砸地上,硬币拌着破瓷片四散溅开,其间还夹杂着一些纸币。
  宋维扬捡起来慢慢数,一共有103元8毛6分。这点钱显然不够用,他又凭着记忆翻箱倒柜,终于在书柜里找到几张存折——那是以前长辈们给的压岁钱,竟有4000多元,这在1993年已经不是小数目。
  启动资金有了,可以出去搏一搏。
  宋维扬没有选择说服母亲和大哥,虽然他有一定把握振兴罐头厂,但操作太费劲了。首先,要向果农赊购新鲜水果,然后要说服工人重新开工,还需要合作企业提供新设计的包装盒和玻璃罐。
  别人又不是傻瓜,没钱谁会配合你啊?

  当务之急,是要弄到一笔钱,几十百来万即可,至少要让果农、工人和合作企业看到希望。
  宋维扬找出书包,把零钱和存折都放好。母亲、大哥和大嫂还在商量破产细节,他径直走过客厅,来到父母的卧室,从衣柜里找出两套父亲的西装。
  这是出门赚钱的必要装备,年轻的宋维扬本就脸嫩,穿上西装可以勉强撑撑场面。
  “叮咚,叮咚!”
  再回客厅时,门铃突然响起来。
  来的并非讨债者,而是宋维扬的大舅和小舅。
  当初宋家发达的时候,宋维扬的三个舅舅都得到了好处,全部当上工人变成城市户口。结果宋述民一出事,二舅和小舅立即下岗,只有踏实勤奋的大舅还留在厂里。
  二舅和二舅妈属于白眼狼,居然开始埋怨宋家,认为是宋述民害他们不能当工人。甚至怕宋家向他们开口借钱,直接断了来往,已经有两三个月没走动了。
  “大哥,老幺,你们怎么来了?快坐下吃水果。”郭晓兰连忙招呼。
  跟二舅的自私贪婪不同,大舅为人憨厚,小舅则单纯贪耍。
  大舅穿着厂里的工作服,手上满是老茧,拿出个塑料袋说:“妹子,今天的事我听说了。我下午请了个假,去银行把钱取出来了,三万八千块,你先拿着救救急。”
  小舅则打扮得光鲜亮丽,满身穿戴名牌,头发还喷了摩丝,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姐,我存不住钱,只有一千多,你别嫌少。”
  郭晓兰连忙推辞:“你们快拿回去。”
  大舅劝道:“都是自家人,你就别客气了。”

  小舅点了一根香烟,刁在嘴上潇洒地说:“就是,自家人不计较那些。以后有困难尽管开口,大不了我不抽红塔山了,委屈点抽红梅。”
  宋维扬怀里抱着西装,忍不住逗趣道:“小舅,等我赚了钱,保证让你天天抽进口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