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100位重庆人。。。(长期忆写中)》
第21节

作者: 王老大哥2012V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2-15 16:11:50
  2000年初,我调到炒油场那边去了,那两年里,与张几乎没有了来往。
  而后来,张也从二郎来到了炒油场,进入了集团的外贸公司做起了业务员,当时首先负责的是对越南摩托车散件业务这一块。
  那几年,我先后在二机车价格部及后来的集团价格中心工作,后又在左老板直接管理外贸公司的时期,作了唯一的一名专职的外贸订单成本价格核算员,天天与外贸公司来回跑审核的那两人打交道。
  于是,我也能不时地见到张,或者打听到他的一些近况。

  后来,张一组人的对越业务发生经济纠纷了,宗申两千多万元已到了越南的货,对方不接收不付款;
  张及同事,为处理此事,难堪地在越逗留了一年有余。
  (21)
  日期:2018-12-16 10:14:52
  再后来,张没当业务员了,去了新建的外贸售后服务的零件供应部。
  又隔了一两年,我突然听到了张要离开宗申的消息了,我的心情有些沮丧,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前景。
  临走前,我见到了张一面,他却是颇有几分喜悦地告诉我,自己即将去上桥的那个职业技术学院当老师了,好不容易有一个市教委下来的指标,不能错过呀,学校这种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是可以干到老的。
  张坦言,现今的外贸公司里,懂外语的外贸专业的年轻人很多,自己不大懂外语,年纪也算大了,竞争不赢他们,走了好。
  (22)

  日期:2018-12-17 10:30:21
  张家原本是我的楼下邻居,但他俩口子却颇为精明有远见,早在我们那栋楼被折迁的前一两年,大致是2011年底,就将全家的全部积蓄拿出来,按揭买了一套近100平米的新房,就在石桥铺坡上外语校旁边。
  这个叫枫丹园的小区,其开发商老板原是钟表厂基建科的一名职员姓王,念在曾经的旧情上,凡钟表厂人员买他的商品房,一平方优惠50元。
  当时的张,在宗申几年还是挣下了一笔钱的,而这个小区的房,套内的平米价仅仅只有1500元左右。
  这个小区还有一巧事,它对面的香榭里小区,其开发商老板,竟然也是原钟表厂的员工;
  说起石桥铺地带的“南方花园”,不少的重庆人都知道孙甚林这个大名。

  而当那个极小面积的钟表厂旧房折迁时,张亦得到了7万多元的补偿款。
  (23)
  日期:2018-12-17 11:41:21
  张离开宗申后好些年,一直没有见到过他,但从钟表厂的一些熟人那里,却多次听到了张升迁的好消息,先是说当了副院长了,后又说是当了学院的丨党丨委书记。
  直到我离开宗申一年后,2013年里的一天,在石桥铺街头闲逛的我,终于在路上与迎面而来的张及吴,不期而遇了,三人站在路边墙角,一阵笑谈。
  我与张,而今都是心情轻松的人了,再无宗申类的压力在身,但我俩谈起当年在宗申的那些日子,则多少还是有一些感恩的,这种复杂心境,或许只有从破产的钟表厂走出来的人,才会有所理解吧。
  最早期的四川富顺人张,只身来到重庆,而今,其儿子都读完大学了,一家三人都是大学生,都在重庆扎下了根。

  庆幸,多年来,我一直亲眼目睹了这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亦从中得到过一些启发。
  张当时曾邀请我,有空时去他的学院里看看,我随口地答应着,但至今并没去找过他;
  我俩是交换了手机号的,但相互之间,至今没有通过一次话。
  或许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24)

  日期:2018-12-19 12:22:03
  张离开宗申后,只有我及李在那里坚守了。
  在钟表厂时,阴差阳错,我没有能认识李这个一厂同事,到了宗申后,我却有幸地看到他这位先行的成功打工者,从公司中干到公司高管,一路下来,我俩为一伴,坚守到了2012年初的最后时分。
  李早在1999年初就从二郎去了炒油场那边,作为代总经理,筹建起了名为力之星的第二机车公司。
  后来,二郎的那块地皮搞拆迁,机车公司搬来炒油场,一二机车合并,容纳了发动机公司及机车公司的宗申工业园,则更加壮大了。

  那个时节里,按老板的部署,各个公司的价格管理部门合并,组成了集团成本中心,原机车公司配套部长起家的李珩副总,成了主任,原机车公司生产部长起家的李,则成了副主任;
  再之后,李珩调到新成立的电动车公司去了,李又成了主任。
  那些年里,两个李姓领导,都与我这个老资格的价格管理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我与有着钟表厂血统的李,似乎更有一种特别的人情关系,特别是在他当了主任之后;
  (25)

  日期:2018-12-19 16:15:12
  在一些会议上,李有时会向众人公开我与他的原钟表厂关系,有时也会拿他在钟表厂时的一些管理案例来指点部门当下的工作,并且会叫我来作个证明。
  而我呢,则深知民营企业里下属服从上级的铁定规则,不论部门的那些管理问题是对是错,我都小心谨慎且低调地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对李是充分尊重,给足了面子的。
  而当我们两人单独相处时,李则会对我说些真心话,摆一摆当年他在钟表厂及投奔宗申后的一些不易,且要我配合支持他的工作。

  李的老婆是杨家坪地区一家医院的工作人员,在钟表厂分的那套老房子,很早就以3万元的价格贱卖了;
  拿高管年薪的他,在直港大道的江滨路边买有一套高层楼房;
  每天呢,则是开着一辆20来万元的日系车上下班;
  时而因加班晚了,或者正巧赶着他下班要走,我会搭到他的车回家,顺路到了杨家坪后,我到陈家坪就很方便了。
  (26)
  日期:2018-12-19 19:54:20
  或许是受到了老板两兄弟之间的关系变化的间接影响,机车公司原有的最早的那帮老资格的中干及高管,一个个,陆陆续续地悄无声息地开始消失了,或者辞职离开宗申,或者被调入到那些偏远的外地小公司。
  在2012年机车人员大清理之前的前一两年,机车公司最知名的李珩,悄然辞职,投奔去了设在双碑的东风小康汽车公司;

  那里的老板张兴海,早年只是李任机车配套部长时,所管辖的做减震器的一个配套厂家的小老板而已,而今,则似乎可以与宗申老板平起平坐了;
  那些年,李珩等人,与张打的交道及存下的交情甚多,而今去了那里后,最起码都是一位搞管理的公司中干。
  (27)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