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唐浩泽说大概还有两千多万的苗多出来的。卢方想了一会,说:“要不这样,我另外的养殖场先要一千二百万,剩下的我找人来看看。”
卢方现在拥有的养殖场很多都是水泥护坡的泥塘,一亩放六万苗差不多了。不过他算想要养在短时间内也不能将所有池塘都放苗,时间来不及。
他也没想到唐浩泽能一次弄出那么多的虾苗来。
到了仔虾十期,卢方果然带着人来。
卢方让人来C车间叫了正在看书的唐浩泽。唐浩泽放下书本来到办公区。
看那人穿着不想是普通的养殖户,更像是有大养殖场的老板。卢方介绍他给那个老板:“老张,这是培育出虾苗的师傅,他姓唐。你别看他年纪小,不过做水产可是一把好手。浩泽,这时张老板,他在乐江镇有一大片虾塘。他今天来看看你培育出来的虾苗。”
通常来说,育苗场的招牌有两个,一个是技术员,一个是育苗场的牌子。
特别是在虾病频发的年份里。如果一个育苗场的虾苗有人养着很好,广告相应是非常强的。虾农更愿意花更多的钱买声誉好的虾苗。而这个声誉在这个念头,有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技术员身的。这与后来有些不一样。
所以那张老板看唐浩泽年纪轻轻的,心里有点不看好了。
去年这个张老板的养殖场没有一口塘能养成功的。所以听卢方说现在有新的虾,而且这种虾欧美国家也能销售,他才答应来看看的。
只是,看到唐浩泽后,这张老板心里多了几分轻视。只是和唐浩泽说了一句‘年轻有为’然后只和卢方说话。
唐浩泽能感受到这张老板对自己的不在意。在对方和卢方说话的时候,他也没有插嘴。
卢方和张老板说了几句后,说:“老张,我说再多也不如你自己看一看。我们还是先去看看虾苗吧!”
唐浩泽在前面带路,他们一路A车间。
三人钻进闷热的车间内。唐浩泽也没有开灯,而是拿了放在车间门口的一个手电。他在最近的一个育苗池固定的位置,取了一个用裹着软管钢丝扎住的烧杯,在育苗池角落舀起一杯水。
唐浩泽开了手电将射在烧杯,说:“张老板,你看这虾苗,均匀,透明,条条都有吃食。活力绝对没有问题。”
唐浩泽说的那些,张老板都看到了。虾苗的大小确实相当均因,那说明这些虾苗都是同一个育苗池培育的。而且虾苗身透明,说明没有附着物。身有黑色物质,说明虾有吃到了东西。再看虾也没有拖便,这基本能证明这些虾苗是健康的。
但,让张老板惊讶的,是小小的烧杯,虾苗的数量太多。
张老板看了一会烧杯,对唐浩泽也多了一份客气。他要过手电,在水池里各处照了,发现水里的虾苗密度却是很大。
他有看过其他几口育苗池,发现虾苗的密度都非常大。他开始显得非常严肃了。
卢方看张老板的表情知道这生意有戏。 !
他让唐浩泽抽取了几个池子的虾苗,全部放在同一个小盆里。
三人将盆子拿出车间,然后在阳光地下观察。
张老板伸手拨动盆里的水流,观察了一下虾苗的活动情况,抬头问:“老卢,这虾苗什么价?”
这价格问题,卢方也还没和唐浩泽说好,而且这个时候,虾苗的价格,技术员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因为技术员有分成。
他看了一眼唐浩泽。
唐浩泽说:“张老板,这虾苗每万一百八。”
“一百八?唐师傅,这进口苗都贵了啊。”
唐浩泽说:“张老板,这是新品种,老品种的虾苗,进口苗的种源都是带病毒的,别人买多少都不一定能养得出来。”
“但你保证这种一定能养出来?”
“这当然没办法保证,但是老品种的虾现在养不成,再便宜的虾苗养了也是浪费饲料。”
唐浩泽当然知道虾苗对这段时间养虾的重要性,所以他绝不会降低价格。
要知道在零六到零八年,进口南美白对虾的子一代苗还需要每万一百五。这会南美白对虾虾刚出来,而且也算是引进来的第一代仔虾,每万一百八根本不贵。
张老板担心有风险,希望价格能低一些。但唐浩泽寸步不让。
两人说了一阵,卢方最后说:“老张,你看这样好不好。这苗价格按照一百八算。你先按照八十给苗钱。如果没养成,总价是八十。如果养成了,你的虾,我来收,之后从虾钱扣去苗钱。”
卢方也是没办法,现在这凡纳对虾还没得到过验证,想要卖出高价确实不容易。
张老板听他这话,犹豫了一阵,说:“既然老卢你这样说了,我再说是不识好歹了。不过这其的风险太大,我先要一池子苗。”
虾苗不可能是说要多少多少,只能是估算,然后整个池子的都买下,然后在清点。
听说张老板只要一个池子,卢方和唐浩泽都非常失望。这张老板在乐江的养殖场都有两百多亩的水面。听张老板的意思是,在能证明这虾能养之前,不会再要更多虾苗了。
他也能理解张老板的想法,算是八十块钱一万苗价格不算贵。但是养殖失败依然会耗费饲料和时间。
只是,现在看来他们一个池子的虾苗,最多只是能放养六十亩而已。那实在有些少了。
不过人家已经说明是给面子卢方才买的,卢方也不好再说什么。
张老板还要回去清洗池塘,签订了协议约好了在一周之内拉苗。
卢方送走了那个张老板,回来后对唐浩泽说:“这个老张。我再找别人吧。”
结果卢方又连接带了两拨人来,结果看到虾苗都是满意的,但听说一万苗要一百八,都退缩了。去年这些老板买到的虾苗也非常漂亮,但是都亏本了,现在看到虾苗再好,他们也不敢轻易入手。而且唐浩泽还将价格开得那么高。
看实在是没人愿意买虾苗,而虾苗马到了该出苗的时候了。卢方不由对唐浩泽说:“浩泽,不如先将价格降一点下来!等打出了名头后,我们再将价格提起来。”
现在外面已经有人说他的育苗场想钱想疯了。一种新品种的虾苗敢喊假一百八。
那说明有人是看他们的虾苗的,只要价格降下来,大概也会有人买。而且现在价格降下来,等多人来买了,价格再提起来也不难。
唐浩泽犹豫了一阵,没有正面回答卢方,而是为他:“卢叔,现在欧美那边对这种凡纳对虾的规格要求是多大?”
“四十支到六十支一斤。如果是斑节对虾,要求三十到四十支之间。”卢方不明白他问这个是什么意思。“这凡纳对虾据说去年卖的很不错。”
那当然是不错的,东亚是对虾主要出口地,去年东亚的虾遭遇爆发性虾病,欧美国家的对虾供应不足,只能是另外找货源。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卢叔,如果你相信我。我打算一亩放四十万苗。我们养到五十支的规格卖。”
“一亩四十万?”纵然卢方见多识广,但一听这个数字也是微微吃惊。“浩泽,不是我不相信你,只是这一亩放四十万苗,后期不容易控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