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生,从妹妹捉起》
第59节

作者: 四方若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全场长倒是没质疑他这个价格。有效益的水产品种,苗种一出来的时候,价格都是很高的。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发生在几年前。全场长的老师搞出了海水珍珠贝苗,是直接捞起来带水按克计算的。据说他那个老师卖完珍珠贝苗离开育苗场时,扛了满满几个麻袋的钞票。现在他的那位老师开了一家珍珠公司,靠的是那次育苗捞到的资本。
  当然,那个时候百元大钞还少,那是十元钞。
  这东风螺一斤能买卖八十的话,效益还是很高的。如果推广开了,他们育苗场却是能赚一两年大钱。
  卢方没怎么看这个东风螺的苗种销售。他看重的是养成之后的利润。他问唐浩泽:“浩泽,那么虾苗也快要开始了吧。”

  “等这些螺苗稳定下来后,我开始专心搞虾苗。”
  这也是他为什么非要卢方将那两个工人调走的原因。接下来他会很忙,全场长肯定也会跟着他忙碌,想要同时将两种苗种弄出来,整个育苗场的人都要一条心。要是工人都懈怠了,他搞个屁啊。
  卢方对他的计划很是满意。再过几天搞虾苗,如果成功了。清明前,他的养殖场能放苗了。
  现在他是不敢从其他的苗场拿苗放了,甚至现在他另外几个苗场都不敢开工。他对唐浩泽开玩笑说:“过两天,会陆续有人来跟着你学习。都是我其他育苗场的技术员。你可不要给我留一手啊。”
  唐浩泽知道这是说给全场长听的。
  他笑着说:“我留着一手做什么?”
  他可是和卢方说好了,今年,卢方在虾苗销售赚到的钱,可是要分他30%的。今年卢方的那些技术员不仅仅是为卢方打工,还是为他唐浩泽打工。他又没计划日后要做水产,而且算要做,等他大学毕业,南美白对虾早已经占领整个国南方的市场了。
  他现在留一手有什么用?最近两天,全场长问什么,他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水产育苗最大的困难在于怎么保证幼体成功变态。
  对虾虾苗又提阶段要经过三次变态,十二次脱壳才能变成幼虾,大概需要十二天。这十二天内,每一次脱壳都是一次风险。而东风螺也需要经过一次变态。每次变态都是一个难关,想要幼体成功完成变态,营养必须跟得。
  东风螺在担轮幼体阶段需要配合着使用几种藻类作为饵料,还要轮虫等辅助饲料。
  虾苗育苗虽然很多都和其他的虾苗差不多,但是开口饲料各个阶段的饲料颗粒大小都是一个经验。对虾幼体阶段,每天要脱一次壳,所以根本没有时间给你调整,一天的饲料根跟不可能全部因为无法脱壳发育而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唐浩泽当然没有多少时间休息,更不要说是看书什么的。他每天都是偷空睡一会,调好闹钟然后起床亲自看着投喂饲料等等。
  不过辛苦的也不止他一个。
  卢方果然将几个育苗的场长和技术员都塞到到这育苗场了。他知道哪些人是场长,是因为有一个曾经是他给卢方打工时的领导。
  这些场长也都全程跟着。
  唐浩泽做了什么他们都会记录起来,不明白的当场开口问。当虾变成糠虾时,这些场长已经没人敢因唐浩泽年纪小小看他了。
  唐浩泽在过去十来天里,不管是处理亲虾的产卵还是孵化,从无节幼体到糠虾,处置都有条不紊。
  他们之前做的虾苗,一口育苗池到这个时候,能有两百万幼体已经是能大书特书的事。而现在这些水池里依然有不少于五百万的糠虾幼体,而且他们在显微镜下看到池的幼体发育整齐。他们还怎么敢不服气?
  他们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工人。
  他们培育过那多虾苗,当然知道培育这密度这么高还能保持水体水质稳定,保证幼体健康有多了不起,仅仅是这个值得他们给唐浩泽这个小年轻认真学的。
  虾苗孵化第十二天后,唐浩泽用烧杯舀了一些虾苗,放到显微镜下看了十多条虾苗,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虾苗总算是变成真正的幼虾了。虾苗变成仔虾至少还要十几天才能出苗,平均每天都要脱壳一次。其过程虽然还是有不小的风险,但是接下来都较简单了。

  唐浩泽对站在身后的几个场长笑着说:“好了,接下来大家都可以轻松一些了。不过轮虫的强化,还需要花一些精力。还有注意纤毛虫。”
  全场长他们都看过显微镜,每个人都观察了几只虾苗,看过之后,脸都是一阵轻松,全场长看过更加是面露笑容,说:“这里这么多的虾苗,看来我们可以计划卖苗了。”
  唐浩泽摇头说:“这批苗是给卢老板的养殖场留着的。”他这次只是培育了一个车间的虾苗,糠虾变仔虾后,到仔虾十四期,一个池子能留下三百万虾苗算厉害了。而他是要高密度养殖的。
  卢方在路唐村的那个养殖场,算着应该能有三百亩的水面。如果他高密度养殖,一亩要放二十万苗这些虾苗也刚好够。运气差一点,这批苗成功培育出来后,说不定还不够他用的。
  全场长想了一下,又问:“那我们现在继续弄B车间?”

  唐浩泽看着他和其他几个场长,说:“要不你们自己来!”
  全场长他们马点头。全场长笑着说:“不过你可要指点一下我们。”
  唐浩泽笑着说:“说什么指点,是一起摸索吧!”
  全场长和其他几个场长当然不会不相信他是在摸索。要真是摸索,敢一个池子放七八百万的幼体?那不是摸索,而是疯了。
  唐浩泽让全场长他们去做B车间,是因为他最近实在是太累了。而且东风螺苗也还要照料。他分身乏术。同时,全场长他们也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用新的办法来育苗。卢方让他将人带出来,他可没有太多的时间一直留在这里。有机会有条件,他当然希望这些人能尽快学会高密度育苗的方法。
  全场长他们不知道搞了多少虾苗了,这时当然不会畏首畏脚。他们第二天带着工人清洗B车间的育苗池,一边继续跟着唐浩泽做苗,一边自己开始实践。
  唐浩泽也终于有了休息的时间。

  全场长他们每一个环节在做之前,都会跟唐浩泽确认一下。不过他们没敢和唐浩泽那疯狂,每个育苗池只放了五百万的幼体。如果他们能成功,这些幼体最后应能有两百万虾苗。而现在,正常的是放两百万幼体而已。
  而唐浩泽也在到仔虾三期后,给卢方给打了电话让他准备开始养虾。
  不过卢方来到看过之后,却跟唐浩泽说:“浩泽,养殖场那边刚修好,看这时间,这一次只能先养殖一百三十百亩左右。你算一下,你这批虾苗大概能有多少多出来的。我这找人。”
  唐浩泽一听,也没办法了。虾塘算弄好了也要浸泡一段时间,等水泥的化学成分完全为稳定下来后才能养殖。

  他想了一阵,觉得将密度养得更高一些。他这批虾苗算着大概能有六千万以,一百三十亩肯定用不完。他觉得一亩放三十万苗还是没问题的。
  那大概有两千多万的苗用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