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店面,李根说:“老板,这租金交的有点多吧?”
叶秋也知道租金有点多了,半年和押金加起来是四个月的。三间店铺一个月下来六千块,这是两万的开支。他现在手里的本金还有两万多,装修还没做。后续的装修也得五万打底,设备和原材料也得两三万,这是总共十万的开支。
还好现在一高店每天的流水挺多,除去菜钱和必要的成本开支,月底也差不多够。
而且装修的钱,头期款只需要给30,装修完再给40%,尾款可以到装修一个月后再给。这样算下来,资金倒是不担心。
叶秋想了想,说:“你去跟菜贩子们商量一下,菜钱改成月结,月结30%,剩下的需要等月底或者下月初结算。”
李根从来没想过还有这种操作方式,有点犹豫:“菜贩子们答应吗?”
叶秋冷声说:“他不答应换一家,菜市场有那么多家菜贩子,我不信没有一家愿意!要是都不愿意,到批发市场,批发市场不行,去别的区县。我们每个月几万块的菜钱,我不信偌大的江州,找不出一个有眼光的人?”
“是!”
李根应着,虽然觉得很难,但也像叶秋说的那样,偌大的江州,还找不到一家愿意这样做的?
店铺租下了,装修的事情该提议程了。
让李根回到店里忙活,叶秋又找到了天天职业介绍所。一看到叶秋,邹亮率先招呼着:“哟,小叶老板,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邹大哥好,今天找你呢,是有事请你帮忙的。”叶秋叫了一声。
“小叶老板请说。”邹亮道。
叶秋说:“是这样的,我呢,最近又在步行街那边租下了几间店铺,想找人装修一下,你看你这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邹亮眼睛一亮,对叶秋还真是有点佩服。一周前才来招人,现在又弄了家分店,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
邹亮想了想,说:“装修这方面还真没有,不过我有个哥们弄了个工程队,平时在农村里给人盖房子,装修应该也不在话下。是老板你这个装修的预算是多少?”
叶秋说:“五万左右吧。”
“啧,小叶老板大手笔啊!”邹亮眼睛一亮,没想到叶秋这么有钱。
这个年代的五万块还是很值钱的,市心的商品房价才多少?七八百一平方呢!
邹亮拍着胸脯说:“行,这事儿包我身了。”
“行。这是设计图纸,你让他们看看。”叶秋拿出了自己这几天弄的设计图纸,本来是给一高店准备的,不过现在用在市心店也正合适。
邹亮一看设计图纸,眼睛更是一亮,说:“老板,怪不得你弄个装修这么多钱,这又是实木地板,又是大理石吧台,还有这什么二层阁楼的,弄好了不是跟皇宫一样?”
这年代的店铺装修简单的很,能贴个瓷砖算是豪华装修了,大多都是水泥地。
至于大理石吧台,那是给奶茶店准备的,弄个半开放式的加工间。
叶秋说:“所以要找靠谱的,不靠谱可不行啊。”
邹亮说:“这你放心吧,不靠谱我能介绍给你?”
叶秋也只是笑笑,又跟邹亮说了两句,叶秋回去了。
去到店里,人已经没多少了。
今天是高三月考,学校也没多少人。
吃了点东西,准备楼先休息一下,没想到却看见林冬儿和沈欣欣手拉着手进来了。一看见叶秋,沈欣欣顿时不满的叫着:“叶秋,你干嘛去了,不是说好了午一起吃饭的吗?”
“什么时候说的?”叶秋有点懵。
沈欣欣瞪着他:“你少装傻!”
叶秋是真不知道,林冬儿小声的提醒着:“在考试之前,不是说一起吃饭的嘛。”
叶秋想起来了,原来那时候她们说的是三个人一起吃饭啊,他说:“我以为当时你是在跟沈欣欣说话呢,所以没想到。”
沈欣欣还是瞪着他,林冬儿较大度,也没再计较,而是想起了叶秋在考场的表现,说:“叶秋,你考试的时候怎么睡着了?”
叶秋说:“哦,最近太累了,所以睡着了。”
“胡说!我看你是去了才对!”沈欣欣瞪着他,说。
叶秋一愣,沈欣欣还以为自己猜对了,气呼呼的对林冬儿说:“冬儿你看他,被我猜了吧?”
“你怎么知道他了?”林冬儿问。
“哼,周六的时候,我跟父母去外婆家,回来的晚,经过吧的时候看见了他。”沈欣欣说。
林冬儿的眼满是忧愁,说:“叶秋,你这样……”
“放心吧,我这次一定考不砸。”叶秋懒得跟他们为这些事情啰嗦,直接打断。
“吹牛!”沈欣欣不服气的说。
“算了,欣欣。”林冬儿说了一声,沈欣欣这才不计较。
看着俩人,叶秋说:“吃饭没?没的话,我让李大哥帮你们做点吃的。”
“我们都吃过了。”林冬儿说,随后又一脸担忧的看着叶秋,说:“下午你考试的时候要好好考啊,别又睡着了。”
“好。”
下午考的是数学,数学这个科目没什么捷径可走,唯一的捷径是不停的做题,增加做题数目。
好在叶秋这段时间做的题不少,再加他强悍的记忆能力,试卷的题目七八CD会。估计考个一百一二还是没啥大问题的。
由于数学题较费功夫,需要大量的计算,记忆力变得没那么重要,对数学逻辑的掌控才是至关重要,所以叶秋这一门课没有睡觉,全心全意的做题。
只是叶秋并不知道,在他做题的时候,因为他,一高的语组快吵翻了。
由于月考只占两天,必须要在下周三内之前,完成所有的试卷的审批,阅卷时间紧张。所以在每门课程考完之后,每门科目的老师会立刻批改试卷。
一高每个高年级都有25个班,人数最少六十多,最多七十多,整个年级将近两千名学生。所以试卷也很多。
此刻,语组的老师们正在紧张的阅卷工作。
一般是两人一组,交叉批改,以防止错看漏看的情况发生。
赵云龙是语组的一员,看了一下午的试卷,头疼脑胀的,尤其是作,更是良莠不齐,难得遇到几个不错的。
这会儿,他正批改到一张试卷,前面的题目做的都挺不错,诗歌填写都准确无误,字体也算工整,阅读理解也不错。有些虽然不能说是完美,但大致接近参考答案,整体来说还不错,剩下的看作了。要知道作可是占六十分,影响很大。
可是当以看到作,他整个人傻眼了,别人的作都是满满当当的,可他倒好,写了一首诗歌,难道不知道在高考,诗歌是不让写的吗?
“哼!也不知道是哪个班的学生,这么瞎搞!写诗歌?那给你个零分!”赵云龙嘴里嘀咕着,由于月考的试卷也跟高考一样糊名,所以他并不知道这试卷是谁的,哪个班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