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亭子间,是一套房子里最差的那一间,这种房间一般位于处方的面,阳台的下面,高度两米左右,面积五六个平方,冬寒夏热,一般都是堆放杂物,连佣人都不愿意住那里。
也正是因为房价实在是太贵了,所以闸北才会有那么多的贫民窟。老百姓用茅草、芦苇席、竹竿、木棍、黄泥搭建起了棚屋,作为栖身之处。
以陈强现在的收入,让他去租界里租房子,还真有些舍不得,普通的车夫交了份子钱后,一个月也是赚20块大洋,陈强虽然靠着去码头拉外国人,可以多赚一些,但也绝对没有奢侈到去租界内租20块大洋的房间。
所以陈强最终还是决定在华界租个房间,华界的房租要租界内便宜的多,那种有电灯、自来水的房子,一户的月租也是10块大洋,一家人居住是足够了。
陈强这种单身狗,不需要去租一个整户,他只需要花5块大洋的月租,能够在华界租到一个条件较好的住处。
但是让陈强没想到的是,即便是他愿意掏租金,依旧很难租到房子。
因为他是个单身狗,旧海的房租市场是歧视单身狗的。
当时的海,三教九流聚集,什么样的人都有,很多人从外地来到海,没有谋生的手段,只能做一些违法的勾当。
特别是单身狗,一个人了无牵挂,更容易走歪门邪道,男的很可能是小偷强盗,女的可能是做皮肉生意的。任何一个房东都不愿意将自己的房子租给这样的人。
相之下有家眷的人,做违法勾当的概率要低得多,一家人来到海打听,部位自己着想,也得琢磨琢磨妻子儿女。这种拖家带口的人,反倒是较容易租到房子。
陈强在海无亲无故,也找不到个保人,租房的难度更大了。即便是陈强愿意给钱,很多房东也不愿意把房子足跟陈强。
陈强废了好大的功夫,才租到了住处,只有一间房,里面有一张床,一个柜子和一套桌椅,有电灯,房间的角落里能放下一个火盆,还有公共的水龙头。月租是5块大洋,押金15块,而且还要先付三个月的月租。
这个租约条件算是较苛刻的,当时很多租房的也是押一付一,陈强这个算是押三付三了。但是没办法,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陈强也组不到房子。
陈强一下子花出去了30块大洋,他又置办了脸盆、被褥、暖水瓶等生活用品,把来到民国后攒下的积蓄花了个七七八八。
晚,陈强买了只烧鸡,又烧水泡了壶便宜的茶叶,坐在桌前,美滋滋的吃了起来。
“有茶喝有鸡吃,真是享受啊,我穿越以后,还没有过过这么好的日子呢!要是再有点娱乐,如听个音乐,那真的是太惬意了!”
陈强翘着二郎腿,朝椅子一靠,端起茶杯,品了品那劣质茶叶泡出来的茶水,然后脸露出了满足的表情。
对于陈强来说,他品的不是茶,而是这一缕悠闲而安静的时光。
下一秒,陈强突然叹了一口气。
“为了这可以遮风避雨的房子,我存的那点钱全都花光了,明天开始,又得赶紧赚钱了。记得明天有一艘美国开来的客轮,或许能遇到个大方的客人。”
美国来的客轮刚刚靠岸,陈强便已经等在了门口。
这艘船自旧金山出发以后,途径趟香山、日本神户等港口,然后才抵达海,所以船不仅仅有美国人和华人,还有很多日本人。
华人和日本人自然被陈强所忽略,他的目标只有美国人,那些有钱的美国人。
陈强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码头门口招揽生意,不远处路边等客人的其他车夫,则是一脸妒忌的表情。
他们也想去招揽生意,可惜不会说英语啊!所以只能坐着干等。
“不久会说两句洋么,看他嘚瑟的。”
“会说洋又怎么样?还不是跟我们一样来拉车。”
“我看他也是会说那么两三句的洋,要是真有本事去那些洋行里谋份差事,去穿西装喝苦水啊!”这人一边说着一边抖了抖自己手的烟袋锅子。
“什么苦水,那叫咖啡!”旁边有人纠正道。
“我也不知道那叫什么,听人说,那东西很苦,真不知道洋人人为什么喜欢喝那东西。”
所谓同行是冤家,众车夫看到陈强可以招揽到声音,自然是心怀妒忌,嘴也是一个劲的说风凉话。
陈强很快招揽到了客人,是两名美国商人,还带着很多的行李。陈强估算了一下,这一趟需要三辆车,两个车拉人,一个车拉行李。
于是陈强跑到了车夫们面前,看了一圈,发现刘老三不在,于是开口叫另一个人道:“黄大烟,有生意走不?”
这个叫“黄大烟”的车夫倒不是真的抽大烟,他抽的是旱烟,整日烟袋锅子不离身,所以大家都叫他黄大烟。
黄大烟看了一眼陈强,他刚刚还讽刺过陈强,没想到陈强现在还给他送生意了。
“去哪?”黄大烟随口问道。
“先去一趟美国会馆,然后去花旗银行,接着可能还要去他们的住处。”陈强开口答道。
“三个地方?去,马走!”黄大烟毫不犹豫的站起身来。
这去三个地方,得到的车钱肯定一个地方多。
只听陈强接着问道:“还要一辆车拉行李,你们谁去?”
“我去!”另一人马站起来,屁颠屁颠的跟了过去,他是刚才说陈强“嘚瑟”的人,此时见到有钱可以赚,瞬间换了一副态度。
陈强自己拉一辆车,后面跟着两辆车,先去了美国会馆,然后又去了花旗银行,随后再将两个美国人送到了住处。
兜兜转转,陈强花了一个午的功夫伺候两个美国商人,行程结束后,美国人对陈强的服务很满意,递给了陈强一张美元,间的人头像,陈强一眼认出来了,正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
林肯的头像是出现在5美元面值的钞票的,而这张5美元能兑换12块大洋。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美国工业大发展的黄金年代,工资也是一个劲的涨,1925年时底特律汽车工人每日的底薪达到了5美元,当然雇主花5美元是雇不到汽车工人的。
这两个美国商人觉得,5美元雇佣三个人三辆车跟着自己跑了一午,这是很划算的,同样的价格,旧金山是不可能找到一个出租车司机跟着你跑一午的。
此时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才刚刚爆发,目前只是华尔街的股票市场发生了反应,经济危机还没有延伸到其他领域。若是再等几个月,大萧条彻底在美国蔓延的话,估计这两个美国商人没有这么大方了。
陈强收下了美元,然后从怀里掏出了四块大洋,分给黄大烟和另外一个车夫。
“两位辛苦了,你们一人两块大洋,除了车费之外,余下的算是洋人额外给了赏钱。”陈强开口说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