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嫌疑人2:幽闭恐惧——一起金店抢劫案背后的惊天秘密!》
第36节

作者: ty老姜
收藏本书TXT下载
  走到402室的门前,江枫按响了门铃。朱红色的防盗门开启一条缝,露出一张老年人清瘦的脸,目光和善。
  “您好!请问是李刚老师吗?”看到他的样子,江枫已猜到八九分。
  日期:2018-08-04 14:27:21
  “是我。”
  “我叫江枫,刑警队的,上午给您打过电话。”江枫把证件递了进去。

  “进来坐吧。”李刚取下门锁上的安全链,拿出两双拖鞋。
  李刚个子不高,身材瘦小。二人刚在客厅的仿红木沙发上坐下,李刚就端出了冰镇西瓜,热情招呼道,“小伙子,天气热,吃点西瓜解暑。”
  江枫颇感意外,赶紧起身致谢,“谢谢,你太客气了!”江枫外出走访办案,早就习惯了当事人充满戒备或冷漠的脸色,像这么热情的还是头一回遇到。
  江枫拿起一片西瓜,顺便环视四周,两室两厅的房子,面积不大,室内的装修风格看起来年代久远,但是收拾得井井有条。“李老,您这里环境真好,简直是世外桃源。”第一次进到陌生人家里,先夸一夸人家的房子,会让你和主人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这是一个前辈告诉他的经验。
  李刚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坐下。“房子是老伴单位分的,我也是看中了这里清静,舍不得卖,就留着自己住了。儿子在新区买了洋房,几次动员我搬过去和他们一起住,我才不愿跟年轻人混在一起,免得互相看不顺眼。”
  “您还坚持读书看报?”江枫注意到电视柜上高高摞起的报纸,分门别类,叠得整整齐齐。
  “我订了七八种报纸,每天都要看,就是眼睛不如以前了,看久了会疼。”
  “其实您可以用手机看新闻,更方便。手机上还有很多音频节目,坐着听躺着听走着听都行,还不费眼。”
  “改不掉啦。”李刚脸上带着些许自嘲,“我在报社干了一辈子,退了休也没什么事,每天不看看报纸、闻不到墨香味心里就不踏实。你们年轻人肯定会觉得我们这些老家伙顽固不化吧?”
  日期:2018-08-04 14:27:37
  “怎么会?像李老这么敬业的老报人越来越少了。”
  江枫一口一个李老,李刚显然大为受用,脸上的皱纹都挤到一起去了。
  吃完西瓜,江枫从包里拿出报纸复印件,“李老,这篇报道您还有印象吗?”
  李刚走进书房,拿出折叠老花镜,再回到座位上,认真阅读起来。过了几分钟,李刚抬起头,目光越过镜框看着江枫,“有点印象。”

  “当时是什么情况?”
  “那年市里新调来了个宣传部长,文人出身,对传统文化特别重视。报社马上召开选题策划会,贯彻落实部长的重要指示,准备写一组关于东风市历史文化的稿子。我是跑文化口的老记者,各个文化口子都熟悉,这个任务就落到我身上了。”可能是官样文章写多了,李刚说话时偶尔夹杂着官腔。
  “所以您就去了博物馆采访?”
  “是的。”李刚点点头,“那天上午我去市博物馆采访,当时还在老馆,馆长亲自接待了我,名字记不起来了。采访进行到一半时,来了四个农民工捐赠文物。他们带了五个青花梅瓶来,说是在工地上挖地基时挖到的,馆长非常兴奋,说是元代的东西。我也很兴奋,立即敏锐地意识到,这件事很有新闻价值。我马上采访那几个农民工,他们却互相推来推去,都不愿接受采访,然后他们留下梅瓶就走了。”

  日期:2018-08-04 14:27:59
  江枫笑道:“难怪稿子写得那么短,昨天我们在图书馆刚看到这篇报道时,还以为您偷懒呢。”江枫扭头看了王三牛一眼,心说错怪好人了吧。
  “后来我才知道,那五个梅瓶都是国宝级的文物,连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都来鉴定过了。当你正在经历一件历史性大事件时,你本人其实是不知道的,要过很长时间才能认识清楚。那么好的一个新闻素材,我没抓住,让它从我眼皮底下溜走了。真可惜!”李刚一脸惋惜。
  江枫身体微微前倾,“您觉得他们是因为害羞不愿接受采访,还是想隐瞒什么?”

  “可能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吧。我平常采访时,害羞的人也接触过不少,只要花点时间耐心引导,还是能顺利采访的。当时我就觉得这几个人有点怪怪的,所以对这件事情印象比较深。”
  “这四个人的长相,您还有点印象吗?”江枫对这个问题不抱任何希望。
  李刚缓缓地摇头,“过了这么多年,完全不记得了,我们接触的时间很短,总共不到半小时。我只记得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很年轻。”
  “那您有没有留下他们的住址、电话等联系方式?”记者采访与丨警丨察调查走访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寻找真相,工作方法上自然会有共通之处。江枫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记者的话,就算当时没法采访,也会尽量留下当事人的联系方式,方便以后补充采访。
  “应该会留的。”李刚身体某个部的开关仿佛被触动了,揉着太阳穴,低头冥思苦想起来。“想起来了,我确实留了一个号码,写在照片背面。”

  “照片?”江枫的目光瞬间明亮。
  “我给他们拍过一张合影。”
  “您别急,慢慢说。”
  日期:2018-08-04 14:28:14

  “他们四个人急着要走,我说既然你们不愿接受采访,拍张照片总不难吧。他们不好拒绝,就勉强站成一排,和梅瓶照了一张合影。这张照片我本来是打算登在报纸上的,但是洗出来效果不好,就没登出来。”
  “能找到这张照片吗?”十五年的时间跨度太大,江枫明知道这种可能性约等于零,还是抱着买彩票的心态试一试。
  “我找找看,应该丢不了。”李刚沉吟道。
  “那真是太好了!”江枫大感惊奇,感觉这老头就是少林寺的扫地僧,深不可测。
  李刚从沙发上起来,走进书房。江枫和王三牛也跟了进去,李刚的书房更像是档案室,一面墙是到顶的实木书架,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各种书籍资料。另一面墙是白铁皮做的档案柜,分门别类,都编了号。靠窗的位置摆了一张鸡翅木仿古书桌,上面摆着李刚年轻时的照片。
  看着这满满一屋的资料,江枫叹为观止,“您收集了这么多资料,真不简单。”

  “我年轻时有一个梦想,打算退休后在家写小说,因此把所有的采访资料都收集起来了。”
  “那您现在肯定是著作等身了。”
  “说来惭愧,都是了开头,没有结尾。现在身体和智力都一天不如一天,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认命吧。”李刚一脸落寞,“你们年轻人,有梦想马上就去做。千万别学我,蹉跎岁月,一事无成。”
  日期:2018-08-04 14:28:26
  “谨听教诲。”江枫连忙点头。
  李刚从门口搬出一把红色人字梯,扶着梯子就要往上爬。江枫有点担心,“李老,让我来吧。”
  “放心,我这老胳膊老腿还有行。”李刚笑道,“你上来也没用,找不到。”

  “您慢点。”
  李刚小心翼翼地爬上去,江枫在下面扶着梯子,心想他可能是退休生活太寂寞了吧。人只有感觉到被需要时,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有一天,当你发现,没有你的世界依然运转自如,甚至比以前更好时,也许会无限失落。
  李刚打开最顶层的铁皮柜,抽出一个蓝色塑料档案盒,从梯子上一步一步退下来。吹掉档案盒上的灰尘,打开,从一堆照片中抽出一张四寸彩照。“没错,就是这张。”李刚满意地点点头,把照片交给江枫。
  江枫走到窗户旁,那里光线更强,王三牛立即凑了上去。照片背面用黑色钢笔写了一个“127”开头的传呼号,二人哑然失笑。

  再翻到照片正面,四个青年男子站成一排,前面的茶几上摆着五个梅瓶。照片已发黄,画面还算清晰,四个人都站得很随意,中间两个人一高一矮,高个子眼睛往下看,矮个子脸朝着左边,似乎是被人强行拉在一起拍的照。
  江枫紧盯着中间两张青涩的脸,感觉似曾相识,虽然时隔十几年,但是面部轮廓和神态并未改变。江枫抬起头,蓦地与王三牛的目光相撞,二人不约而同地点头—中间这两个人分明是仇皓和邓文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