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不断地突围——突围》
第2节

作者: 还有一分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4-23 08:26:17
  两年后,又一次去小酒吧,发现酒吧的收银员出其不意地换成了一名年轻女子。这名女子身高约有一米六五,上身穿着一件稍显宽松的白色恤衫,下身是一条修身的米黄色七分裤,一头黑发聚扎于后脑勺往后背垂去,显露出一种飒爽的英气;前额的几缕发丝掠过光洁的额头,额下眉毛修美,瞳孔漆黑,眼神温润而灵透;笔挺的鼻梁,皓白的牙齿,尖削的下巴,冰肌玉骨,风姿绰约;与客人交流时,嘴角轻扬,开眉展眼,态度随和,举止大方,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我第一时间对这名女子产生了好感,并昭告全厂谁都不许和我抢。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由于没有熟人从中介绍,工友屡次撺掇我也不敢去搭讪,除了知道她叫许忆辰之外,始终未能打开局面,只得三头两头地去酒吧里喝上几杯,趁着买酒或结账时跟她无关痛痒聊上几句。聊了几次之后,竟惊奇地发现她和我同是侗族,老家也就隔了几个乡镇,可以用别人听不懂的侗话旁若无人地闲聊,亲切之感自不待言。一来二去,这亲切又变成了亲密,再趁热打铁地请她吃了几次宵夜逛了几次公园看了几场电影之后,她就成为了我的女朋友。

  许忆辰成为我的女友后,不准我再去酒吧喝大酒,让她的老板少了一个忠实顾客。就算是跟朋友出去宵夜或聚餐,我也不敢放心拖胆地喝个畅快。但是,她犹如一道明丽的阳光透进我迷茫而黯淡的生活,让我找到了人生奋斗的理由和方向,仿佛一切都是全新的开始,被我丢弃的雄心壮志回复到我的体内,我逐渐振作起来了。
  日期:2018-04-23 08:26:32
  交往一年后,我带许忆辰回老家见了父母。父母见许忆辰言来语往,应付裕如,人又长得漂亮,心中掩饰不住的高兴,就在村里四下宣传,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村里男女老少闻讯涌到我家里去道贺,门口的鞭炮声劈里啪啦地响个不停,为了款待热情的乡亲们,家里付出了三只鸡五只鸭的代价。一时间里,大家都觉得我和许忆辰的婚事几乎是铁板钉钉,就差一个良辰吉日了。只是,当时的许忆辰觉得我们还年轻,正是打拼的时候,没有心理准备也不想操之过急,甚至没有答应带我去见她父母。我父母不想让难许忆辰为难,便同意将婚事往后推延。

  又半年后,我所在的那家小工厂经营不善效益不佳,关门大吉。适逢老乡介绍,我马不停蹄地进了一家五金厂,从此和女友隔了大半个城市的距离。因着这距离,除了周末或节假日里的短暂相会之外,我们只能借助电话来进行情感交流,我以电话来表达思念,她则以电话来监督我有没有去喝酒。
  日期:2018-04-23 08:27:12

  一天晚上,许忆辰又打通了我的电话。
  平常跟许忆辰打电话,她总能找到些让人匪夷所思的话题笑吟吟地说个不停,但这一次,电话接通了良久,沉默催压得我几近窒息,许忆辰才嗫嚅着说:“家里出了些事情,我要回去一段时间。”
  一股不安的情绪抓住了我,我急切地问:“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呢?你要回去过久?要不我陪你回去吧?”
  “不用了,等家里的事情处理好了我就出来。”
  “能告诉我家里出了什么事吗?”

  “也没什么事啦。”
  “是不是你出了什么事呢?”
  “我很好,我没事,你放心”。
  我并不放心,说:“要不我明天就请假去看你吧,然后我再送你回去。”
  “不用了。你好好上班吧,对自己好一些,要照顾好自己。”
  我只听出许忆辰话中的关切,不觉内心温暖,柔声说:“那你什么时候能出来?”
  女友稍作停顿,说:“要是我不出来的话,你可以再去找一个啊。你没有必要等我的。”

  我以为她在试探我,就说:“你这是什么话,我才不要再找一个,我当然会等你。”
  女友以一种让人于心不忍的语气说:“我怕我要回去很久。”
  “很久就很久呗。”
  “多久都行?”
  “我能等到三十岁,那就是六年后,呵呵,我等你六年。”我半带玩笑地作了承诺,心中些许悲壮之感。在农村老家,三十岁往后就基本上找不到老婆了,所以我觉得三十岁是人生的界碑,也是我所给的最大期限。
  又沉默了许久,女友说:“再见吧。”
  是夜,我结合女友在电话里的前言后语以及她的语气情绪变化,断定她或者是她家里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她越是闪烁其词,讳莫如深,我就越是把事情想象得严重和可怕。我辗转反侧睡不着,忧心如捣。翌日,我果断请假去找她,却被告知她已经从酒吧里辞职走人了。从那以后,她的朋友对她的行踪也是一问三不知,而我竟不知道她老家具体位置所在,更不敢贸然挨家挨户地去敲门。我再也没能掌握有关她的任何讯息。只是,没想到电话里的那几句曾在庸俗电影里无数次出现过的台词,竟然组成了我对许忆辰的承诺。“我等你六年”,从那年的6月10日起。

  日期:2018-04-23 08:27:31
  当然,说女友就早在六年前就已经从我的世界里彻底消失,也许并不确切。那是五年前的春运期间的一个下午,我坐在县城车站附近的一家米粉店里,面对着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热腾腾的米粉。正准备掰开一次性筷食用时,我突然在拥挤的人潮中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像是许忆辰。我只觉得胸腔抖颤,脉管扩张,血液奔涌,脑袋微波炉似的嘤嗡作响。然而,我枉自张大了嘴巴却没能喊出她的名字,只顾睖睁着眼睛欣赏她隐没在人潮中时轻盈飘逸的姿态。直到她淡出视线,我才猛然反应过来,迅速起身交钱结账,顾不上老板找零就往外跑,蹑踪而去。遗憾的是,除了公共女厕外,我几乎搜遍了车站的每一个角落,结果只在脑海中找到有关她的一大串声色并茂的记忆。最后,我如木桩般鹄立在人群之中,虽饥肠辘辘,却丝毫没有为自己错过了那碗诱人的米粉而懊恼抱憾。

  后来,我多次尝试着修正自己的记忆,企图把这次遭遇当成虚妄的幻觉,结果矫枉过正,适得其反,我愈发坚挺地相信自己看到了许忆辰。
  许忆辰的消失使我的内心出现巨大的空洞,作为填补这空洞的措施之一,我开始写日记,并让写日记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支水笔,一本笔记,就是我小米步枪和飞机大炮。在长途客车局促的卧铺里或火车坚硬的座位上;在陌生旅社潮湿清冷的被褥间或集体宿舍里的铺位里;在公园的石凳上或家乡的田埂上,都留下我潜心书写的身影。有时是三言两语一笔代过,有时是长篇大论不厌其祥。小至谁家的鸡飞上了谁家的屋顶谁家的牛进了谁家的菜园谁家的小孩偷了谁家的黄瓜,大至本拉登炸了五角大楼萨达姆上了绞刑架日本核泄漏足球世界杯,耳闻目睹的,道听途说的,切身感受的,我每天都会不厌其烦地笔之于文。如果还有什么能见证我这几年的沉浮动荡,那就是我藏蓄于床底的曾一度让我引以为傲的几十本日记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