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把猪当马骑的蠢事,尤其在寻找合作伙伴时。
不要对别人的生活吐唾沫。
不要往他人的幸福中放沙子。
日期:2018-07-05 10:15:35
13、玩蚂蚁
成年后,我看到蚂蚁就会心生特殊的情愫,说具体点,就是一种特别的悲悯之情,为什么我独独对蚂蚁会产生特别的悲悯之情呢?这还得从我孩提时的一个癖好说起。
儿时的我,特别喜欢玩弄蚂蚁,发现一个蚂蚁在赶路,我就对着蚂蚁吐出一口唾沫,看到小小的蚂蚁被我的唾沫淹了,在唾沫中挣扎,我就觉得非常好玩。如果那个蚂蚁会水,游出了“水面”,爬上了岸,我就再补一口唾沫,把“池塘”变成“大湖”,反正不能让它上岸。
我如果发现了一个蚂蚁窝,我就会掏出小鸡鸡对着蚂蚁窝撒尿,看到蚂蚁的家被洪水冲毁,我就非常得意,更觉得好玩。因为觉得好玩,就经常玩,因此不知道让多少蚂蚁遭受了飞来洪灾,不知道让多少可怜的蚂蚁死于非命。
我的一泡泡尿,给蚂蚁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千年一遇的大洪水,我的小便变成了蚂蚁的大灾,让蚂蚁们在抗洪救灾中疲于奔命。儿时的我不知道那是一种罪过,只觉得好玩。长大后,懂事了,想起曾经的恶行,我非常悔恨,本来,蚂蚁们在自己的家园里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突然从天而降的洪水瞬间冲毁了它们的家园,它们美好的生活瞬间就没有了,这是多大的罪过啊!小时的我怎么就想不到这个呢?
现在我喜欢看佛教书,认识到众生是平等的,蚂蚁虽很渺小,但人是没有资格没来由的剥夺它们的生存权的,是不能毫无道理的施害它们的。
现在的我,走在路上,只要发现了蚂蚁,不管是一个还是一群,我都会绕过去,绝不踩死它们,绝不干扰它们。其实蚂蚁有很多地方是非常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比如蚂蚁的勤劳精神,蚂蚁的协作智慧。我曾对蚂蚁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蚂蚁是非常聪明的,它会根据食物的大小来决定搬运工的数量,绝不乱来,而且蚂蚁窝里有成百上千只蚂蚁,分工协作,秩序井然,想想现在很多动乱的国家,还不如一个蚂蚁窝。
日期:2018-07-05 15:37:11
14、儿时的娱乐生活
我不知道现在的小学生课间十分钟会玩什么,我们当年玩的最多的是对机子:两个小孩一组,左腿直立,右腿抬起屈膝,脚后跟放在左腿的膝盖上,双手抓住右脚,然后用右膝盖去撞击对方,谁把对方撞倒了,谁就赢了,有点像战斗机的空中格斗,所以叫对机子。发明这个游戏,说明老百姓对战机和空战很感兴趣的。
那时的石牌小学,一到下课的时候,学生就在教室走廊上玩对机子,尤其是男生,女生则喜欢折纸飞机往空中抛。
放学回家,在村庄上我们玩的游戏就更多了,比如什么滚铁球、躲猫、打宝、跳房子、踢毽子、打电话、下军棋、叠罗汉。
躲猫也是二人游戏,一个人躲起来让另一个人找,找到就赢了,否则为输。
打电话就是用一根很长的棉线,两头系上火柴盒当作是话筒,然后两个小孩各执一端把线拉直,对着火柴盒说悄悄话,看对方能否听得出来。七十年代末,大部分家庭都是没有电话的,因为没有才想往,于是发明了一个打电话的游戏——游戏是人们隐秘的欲望。
跳房子怎么跳?先在地方划出几个方格子,然后把一个小石子放在一个格子里,然后单腿从一个格子跳到另一个格子,石子不能压线,谁能跳到最后一个格子算赢。
打宝就是把一张纸折成一个正方形的“砖”,用自己的“砖”击打对方放在地上的“砖”,如果把对方的“砖”打翻了个身,就可以没收对方的“砖”,一局下来,看谁得到的“砖”多,谁就是胜者。
踢毽子、下军棋就不用说了,你知道的。
现在的年轻人边走路边看手机,那时的我们,边走路边看小人书,小人书里有大世界,小孩都爱看小人书。
很多小人书都是根据电影改编的,譬如《保密局的枪声》、《刑场上的婚礼》、《冰山上的来客》、《张铁匠的罗曼史》、《三打白骨精》等等。我也喜欢看小人书,经常如厕时带一本小人书,看得津津有味,蹲在茅厕里,腿脚都麻木了也不离开,直到把一本小人书看完了,才擦屁股走人。
那时候小人书一般是两角钱一本,现在看来是很便宜的,但在当时是不算便宜的,因为那个时候鸡蛋是五分钱一个,卖四五个鸡蛋才够买一本掌心大的小人书。小学时,农村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鸡蛋,穷得精光只剩蛋。也就是说,那时农村发展GDP就是靠鸡的屁股,农村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就是鸡下蛋,以老母鸡支撑起来的下蛋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家养了五只老母鸡,其中三只老母鸡是家里的业务骨干,状态好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能下一个蛋的,我母亲是鸡蛋科的科长,掌管全家的鸡蛋大权,我要拿鸡蛋去买小人书,必须得到母亲的同意,只是,一般情况下我母亲是不同意的,因为她觉得小孩子看小人书会影响学习成绩。而我对小人书太喜欢了,怎么办呢?只有偷卖家里的鸡蛋,如果母亲发现鸡蛋数量少了,我就撒谎说是我吃了。小学时偷鸡摸狗的事情我没做过,但偷鸡蛋摸狗蛋的事情没少干。
我二舅住在汤池街附近,汤池街上有家新华书店,书店里有个柜台放满了小人书。每当我母亲带着我到二舅家去,我就怂恿母亲和二舅一起逛新华书店,我发现了一本好看的小人书,就缠着母亲买下来,我知道母亲是没有钱买书的——她有钱也不会买。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纠缠母亲买小人书,其实是让我二舅买的,二舅是明白人,当然明白我的意思,二舅二话不说给我买了——免得我偷鸡蛋。
小人书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儿童生活,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流行产物,它的悄然撤离,成为一个时代的封存。时光如履,人生匆匆,当我们再一次翻开这些小人书时,曾经的记忆,曾经阅读时的感触,原来都未曾远去,曾经涤荡过我们年少无知灵魂的小人书,已经在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日期:2018-07-06 08:20:26
15、乡村广播
1980年前后,我们那里还没通电,因而也就无从谈看电视了,收音机也没有。村里唯一的文化设施是安装在每家每户的小喇叭,以及户外的大喇叭。
室内的小喇叭,其形状就像一个圆形的菜碟,黑色塑料材质,中间是一个白色的锡块。
县城有个广播站,每天早、中、晚播出三次,每次广播两三个小时左右,开始曲总是民乐合奏《步步高》,结束曲总是《花好月圆》,我对这两首乐曲太熟悉了,因为小时候在广播里不知听了多少遍。
广播节目算是丰富多彩的了,有新闻节目、音乐节目、评书节目、广告节目、为民服务、听众点播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