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支教的岁月》
第7节

作者: 赫齐心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她之所以敢和父母定一年的约定,就是因为她笃定程垂范会在开学前来到蒋村。
  程垂范的话太铿锵有力了:我要是调不过来,我就去你蒋村当代课老师!
  恋人有此决心,她焉能不信?
  可眼见着一年约定就要到了——要知道,九月一日是约定的最后一天,八月二十八日收到的信件还没有一点准信,她能不慌吗?
  然而,八月二十八日过去,不见程垂范的影子。

  八月二十九日过去,还是不见程垂范的影子。
  八月三十日,八月三十一日,学校新分配的老师都已经报到了,仍然不见程垂范的影子。
  所有的赌注便都压在了九月一日!
  几天前,母亲李秀莲就已经告诉她,蒋顺义要带蒋廉忠来提亲了。
  这几天,蒋廉忠每天都要到乡政府来逛逛,到司法所来看她!

  用虎视眈眈这个词形容蒋廉忠的心态一点都不夸张。
  所以,九月一日,王雨琦用秒来度量时间。
  只是,望穿秋水,望眼欲穿,又有什么用?!
  事实胜于雄辩。
  只能像母亲说的,面对事实,接受事实!
  只能,这摆满写字台的一封封的信件,化为一个个嘲讽。
  就是这个时候,或许就是这种状态促使一个想法无端生成了——王雨琦忽然很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了。
  自己非父亲王长庚和母亲李秀莲亲生,王雨琦十几岁的时候就知道了。实际上,这件事蒋村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
  王雨琦是被亲生父母挂上王长庚的家门的。放在一个菜篮里,用毛巾毯裹得严严实实的,挂在门框上,被挂的人家一开门就看见了,然后惊喜地将孩子抱进去。

  不合法,却合情。
  这样的事在蒋村并不罕见。其实是在整个农村都不罕见,打实行计划生育以来。
  一直以来,王雨琦都不觉得什么。她从来没想过亲生父母是什么样。在她的意识里,王长庚和李秀莲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王雨琦也没有觉得缺少什么。相比来说,她还很有优越感——父母都是乡镇干部,都是吃国家粮的。
  看同龄人打小就在田地里摸打滚爬,她没有优越感都不可能。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更多的是对父母的感恩。所以,她从不仵父母的意,一直做一个很听话的孩子。
  这就是父母不同意她留校,她哭湿了整床被单最后还是拒绝院长的主要原因。
  习惯的力量就在这里。你顺从惯了一个人的指令,就会失去反抗这个人的勇气。
  当然,话说回来,王雨琦更多的是对父母的理解。父母养育她是为了什么?一个不能生育的夫妻养育别人的孩子你说是为了什么?
  如果她工作在省城这么天远地远的地方,父母就白养她了。

  她做不出这么昧良心的事。
  问题是她已经回到了他们身边,在婚事上他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强加呢?
  从最初偷拆程垂范的来信,到后来定下一年的约定,再到最近几天计划让蒋廉忠来提亲,可谓步步紧逼。
  应该是这样的愁怨促成了这个想法吧。当然,也可能是王雨琦心里一直有这个结,只是之前从来没有去触碰过它。
  第二天早上七点,还是蒋廉忠家里。
  蒋顺义坐在四方桌正上方——蒋村人叫上屋头,喝着浓茶。
  “两万块钱准备得怎样了,廉忠?”蒋顺义问道。
  “只,只凑了八千,爷爷。”蒋廉忠嗫嚅道。
  “只凑了八千?你个校长怎么当的?你这么大的学校,整个两万块钱也是难事?”蒋顺义火气往上飙。

  “这学校的钱能……”蒋廉忠咽了口口水。
  “跟你说过多少回了,这校长要做得大气一点,手脚要放开点。问下你爸,爷爷当年怎么当的大队长?”
  “廉忠他啊,还是书生气重了点。”做母亲的说道。
  “我这才急嘛。你是我们蒋家的长孙,也是最有文化的,27岁了,连个婚事还让人操心。爷爷可是希望你做大事的。让你做校长只是给你个平台锻炼锻炼,眼光要看远喽。”蒋顺义语重心长。

  蒋廉忠不说话。
  “还不谢谢爷爷?”做母亲的提醒道。
  “谢谢爷爷。”蒋廉忠道。
  “谢我有个屁用。路是靠自己走的。爷爷只能替你引路。今天先不说这个。这样吧,剩下的钱我先垫上。去王委员家,你还得去叫你大叔,让他一起去。”
  蒋顺义嘴里的大叔是他的二儿子蒋孝才,蒋村大队大队长。
  “我已经跟大叔说过了。”
  “记住,我们要确保十点钟准时到。谷箩担准备好了吗?用小一点的米箩。还要买一卦大一点的爆竹。虽说是去提亲,其实就是去定亲。见面礼一交就没事了。”蒋顺义接着嘱咐蒋孝鑫。
  挑米箩是蒋村人提亲的另一个习俗。米箩里放火炮和礼品。
  “这些我都准备好了,”蒋孝鑫轻声道,“只是——提亲真的会像爹您说的这般顺利吗?”
  “还有什么不顺利的?你不相信爹的能力吗?”蒋顺义瞪了一眼蒋孝鑫,“在蒋村,我亲自为我长孙提亲,哪会有不成的事情?”
  这一天,起床起的更早的是王雨琦的父亲王长庚和母亲李秀莲。
  这一天对他们夫妻俩来说,近乎是节日。

  王长庚早早地去蒋村塘塘边沿买菜。李秀莲将早已整的干干净净的地面再扫了一遍,沙发,茶几,餐桌又擦了一遍。借来的开水壶和自家的两个开水壶都装满了开水。小小的客厅里摆着几张方凳,茶几上摆满了水果糖,瓜子,花生一类的干货和一些水果。
  邻居早就过来道喜了。
  王长庚原打算请乡书记过来作陪,不巧书记要去县里开会,便请乡长,乡长忙,抽不出空,正尴尬着,分管文教卫生的副乡长黎秋天“主动请缨”,他便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请了黎副乡长。
  黎秋天是县里安排到蒋村乡锻炼的,很年轻,因而也没有什么分量。好在和蒋廉忠工作对口,请他来作陪,也说得过去。
  七点一刻,阳江西郊一露天早餐店。
  程垂范在距离早餐店五十米远的一棵香樟下面已经逗留了近半个小时。待看见习惯于在这家早餐店吃早饭的汪局长和妻子在一张小四方桌前坐下,老板娘端了小菜和包子稀饭到四方桌上时,他方才提着蛇皮袋放心地走过去。

  “哟,这不是汪局长吗?敢情这是局长夫人。”程垂范走到汪局长身边搭讪。
  汪局长抬眼见是程垂范,吃进嘴的小菜差点吐出来。
  “这位小伙子是……”局长夫人微笑着问道。
  “我是蒋村中学的老师。”程垂范端了一张凳子坐在汪局长对面。

  “哦。”局长夫人收回笑容。
  程垂范向老板娘点了稀饭包子。
  “还真巧啊,在这里碰见汪局长。”程垂范故意找话题。
  汪局长虎着脸顾自喝稀饭吃包子。
  “今早在这里碰见汪局长,昨晚在阳江饭店又——”程垂范欲言又止。
  “又怎么了?”局长夫人感觉程垂范话中有话。
  汪局长抬头。
  “没什么。我是说昨晚我和局长都在阳江饭店吃饭。不过并不在意同一个包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