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股市大鳄的成败史》
第22节

作者: 碧云寺外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2-03 23:38:39

  德隆打通金融瓶颈
  唐万新在1993年还是获益丰厚,他曾对人回忆过,“1993年之前法人股和流通股界限不清,只要是股票,大家认为都可以上市,我把法人股全部卖了,几个月就赚了几千万。当时在二级市场我们从规模看并没赚到钱,(但)一级、一级半市场的认购我们赚到了钱。比赚钱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资本市场有了切身的体验。”
  赚到大钱之后,他没有因此一头扎进股市,而是又重返实业,1993年2月,唐万新注册成立乌鲁木齐德隆房地产开发公司。甚至他干脆跑到北京新街口开了当时首屈一指的JJ迪斯科歌舞厅,年盈利达3000万元以上,但对唐万新来说,他并非真正喜欢娱乐业,这个JJ对他来说就是个交际场。
  1994年,唐万新注册成立新疆德隆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在新疆搞农牧业开发,先后投入2亿多元在新疆各地建立起四个大型现代化农场,首期开发土地10万亩之多。新疆广袤的土地和特殊的优惠政策,使农业成为唐万新最早设想的产业根基。以后“德隆系”的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大农业概念就发轫于此。
  证券行业是需要资金高速运转以及大量融资的行当。唐万新一直渴望得到一家金融机构作为自己的融资平台。1993年5月,新疆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开始筹建,德隆随后参股(德隆在2000年公开控股)。1994年间,唐万新还完成了德隆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德隆承包了新疆金融租赁在武汉证券交易中心的席位,唐万新由此获得第一个金融管道。
  在武汉,唐万新窥得金融机构的门径之后,精明地发现其中的漏洞和诀窍,他开始胆大包天地进行国债回购交易,分别向海南华银信托、中农信融得3亿元的巨资进行国债回购。这是唐第一次大手笔豪赌,后来的事实表明,这种豪赌成为日后引爆德隆的定时丨炸丨弹之一。巧合的是,武汉也成了唐日后身陷囹圄之地,这是后话。

  新疆金融租赁成了唐万新的第一个融资平台后,借助于此,唐万新开始了“点石成金”的魔术游戏。在后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唐以新疆金融租赁的名义,在武汉、北京等地融到的3亿多元,账外循环,全部由德隆直接使用。
  唐万新继续在一级半市场上淘金,他总是抢在第一时间飞到准备发行新股的公司的所在地,然后雇佣大量民工认购新股中签表,等新股上市后转手卖掉。唐在西安、上海从事的一级半市场业务一直持续到2001年。
  据报道,唐万新后来在供述中自称,“做一级半市场,前后一共赚了7亿至8亿元。”
  从1993年起,吕梁在文学圈内开始淡出,也很少能够见到他再有力作问世,按外界后来揣测,吕梁已经于此时开始逐渐进入资本市场。但吕梁在资本市场的最初亮相如何,已经不可考了。
  魏东此时已经在中经开做操盘手了。中经开全名为“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于1988年4月26日,是财政部独资的唯一一家信托投资公司,资产庞大、业务量较大、政策性较强,因此“中经开”一直被认为是信托投资公司里面的“贵族”而存在。在未来几年的市场表现中,中经开以其凶悍的作风,让各家机构深深叹服。到1994年,时年27岁的魏东在北京成立了北京涌金财经顾问公司。涌金系正式启航了。

  1993年,有了货源支持的张近东开始在空调市场发动价格大战。南京空调市场启动后,由于苏宁在货源与价格上占了很大优势,公司为加快周转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加大了广告投入,并开始降价。
  其他多家商场面对苏宁的攻势,开始联合反击,攻击苏宁乱打价格战,并集体去春兰集团,要求春兰在货源方面对苏宁进行控制,对各商场进行支持。
  张近东对此次价格战的表述是,“这场空调大战,人们说是价格之争,其实我认为适销产品的货源之争才是本质。至于我们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加快周转,那是企业正当的经营手段。”
  价格是硬道理,同样的商品老百姓肯定认便宜的。最终,1993年,苏宁销售额猛增至3.02亿元,增长187%。从此苏宁一战成名,被推上了中国最大空调经销商的地位。
  1993年底至第二年初的淡季里,苏宁一鼓作气,又向华宝、春兰、松下、三菱、三洋等名牌厂家滚动投入超过一亿元的资金,据说各厂家也给与了苏宁极大的支持,与一般经销商相比,从华宝拿到的价格要低3%,从美的、江南等厂家拿到的价格甚至低过10%。
  1994年底,华宝、春兰、广东三洋三家企业分别从苏宁获得了两个亿、一个亿和5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而这些资金都来自银行贷款,为此苏宁要承担的利息超过500万元。然而,正是通过这样的一次次合作,苏宁与厂家的联盟更加牢不可破。

  经过93、94两年的血拼,苏宁超低进价形成的超级竞争力,使全国无一商家敢与之争锋。而南京也随之成为全国最大的空调集散地,并一直发展成为中国的空调之都,左右着全国的空调行情。
  这两年,黄光裕的事业也是突飞猛进,后来支撑其国美大厦的几员大将都是这个时候加盟国美团队的。股市对黄光裕来说,还是个相对陌生的地方。
  此时依然在校的王亚伟,已经对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大四那年就开始买《中国证券报》,那是1993年该报刚创办,一周只有两期,王亚伟还专门到编辑部买了合订本。在学校期间,王亚伟还上了证券投资课,授课老师有很多投资方面的经历,讲得很生动。要知道当年没有电脑没有网络,股市相关信息只能靠报纸和相关资料来获取,当时的《中国证券报》和《证券时报》根本订不到,运气好可以在证券公司旁的报摊上抢到一份,王同学估计为买报没少费力气。那时候往往是卖证券报和资料的人,赚得比股民多,呵呵。

  赵丹阳93年时还在学校,1994年毕业之后,赵丹阳去了南非,那边有他的亲戚,浪迹天涯海角之时,其投资天赋还未曾体现呢。
日期:2009-12-03 23:40:37

  激情过后是平淡,井喷之后是回落,放量过后是调整……
  经过1994年三大救市政策强心针刺激后,在股市从沪指300多点暴涨到1000点以后,各路获利资金纷纷打点行囊,收获庄稼,股市开始调整了,从1994年9月中旬开始,牛市退潮,市场上开始自我制造各类谣言,吓唬自己,经过国庆假期后,两市更是疲弱,沪市股指逐渐回落到700点左右。就在一片疲弱氛围中,就在一片平淡之中,中国证券市场上最惊天动地的一场多空生死对决已经渐渐开场了。

  总有那样一场战役、一次对决、一次比拼、一次输赢,让人刻骨铭心,让风云变色,让江湖跌宕,让人的命运天旋地转……
  好比杨过在襄阳城下飞石追袭蒙哥大汗;
  好比令狐冲黑木崖上独孤九剑群殴东方不败;
  好比张无忌光明顶上横扫六大门派;
  好比萧峰萧大侠血战聚贤庄;
  这一战在二十年股海生涯中绝无仅有,
  这一战涉及金额达数千亿人民币,
  这一战直接缔造了数十亿的盈利和亏损,
  这一战让“证券教父”管金生锒铛入狱;
  这一战让大庄“辽国发”销声匿迹;

  这一战让上交所总裁尉文渊黯然离职;
  这一战让“猛人”阚治东无意中缔造出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券商航母;
  这一战让中经开一夜成名,一跃成为行内头狼、业界霸主;
  这一战让唐万新损失惨重,德隆系险些命断于此;
  这一战让魏东赚够原始资本,涌金系悄然启程;
  这一战让一些江浙资金赚得盆满钵溢,从此横行江湖;
  这一战缔造了多位江湖大佬,有的一直驰骋到今日;
  这一战还让赢家“中经开”的老总深夜惨遭暗杀,从此渺然无踪;
  这一战让诸多江浙私募资金崛起江湖;
  这一战几乎把当时上江湖上的所有英雄、门派全部卷入纷争之中;

  这一战引发了无尽争论;
  这一战藏下了无数谜题;
  这一战留下了无边反思;
  这一战仍让很多人怀念、感叹、思考,直到如今,
  这一战就是——“3.27国债期货事件”。
  华采大戏即将开讲

  多谢大家捧场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