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
第58节作者:
青原樵夫 李卫从左右脑研究中发现了很多人生的奥秘,可惜李卫没有时间作更深入的研究,李卫分析林总的性格,林总会写写诗,写诗词的人右脑发达,是感性的,是理想主义者,他开会或沟通,一发散起来就扯个没完没了,但多年的技术生涯,他的左脑逻辑思维也不错,一旦认真钻到一件事中,就如走火入魔一般执着,是完美主义者。右脑发达的人是感性的,容易相信别人,左脑发达的时候是理性的,容易质疑,林总的左右脑都发达,但左右脑缺乏协调性,无法用左脑的逻辑思维对右脑的形象思维进行梳理,因而形成了极端的双重性格,这种性格的人是非常极端的理想主义加完美主义,灵感丰富、有创造力、逻辑思维也强,也易偏执钻牛角尖,但考虑问题通常欠缺周密而多变,这一性格的人如果缺少人文调养,则会变得攻击性非常强,缺少自我反省能力,一开始非常容易相信人,之后会看每个人都不顺眼,情绪极易多变。
李卫以前也是这种性格,80%以上和林总相像,不过,影响命运的因素有: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李卫经历过人生重大挫折,顿悟而读书,花了一两年时间重新修正了自己的性格,学会了自我反省,一个“常有理”的人要“转型”到能适时自我反省,这种心理转换过程之思想变革简直如脱胎换骨般辛苦,非外人所能体会,虽然还有很多缺点,但比起以前已经非常有进步了,李卫自认为以前的自己是100%纯刚型,而现在是八分刚两分柔,李卫认为一个总经理六七分刚三四分柔为最佳,李卫很庆幸30岁能开始转变,如果一个人到了40岁还不懂得自我反省,则此人已经定型了。
李卫以前也和林总一样左右脑各行其是、经常钻牛角尖、情绪化、走极端,只不过现在左右脑在协调合作方面比以前进步了很多,虽然偶尔也情绪化钻点牛角尖,但没有林总这么严重和高频度。纯理性会缺乏创造力,纯感性会导致绝对人治。李卫认为:管理者最好具备80%的理性,再加20%的感性才是比较合适的,80%的理性让管理者具备系统思维,20%的感性让管理者具备一定的创造性且有魄力,而颠倒过来则造成点子思维太多,频繁拍脑袋而破坏乃至颠覆系统。
从左右脑的分析,李卫发现很多公司招聘一些管理者的招聘条件,对于一些性格上的要求简直就是在招聘完美的圣人贤者,常人根本难以达到这种要求,而达到这种要求的人,肯定左右脑超级发达且人文修养极高,说不定是仙风道骨超凡脱俗早就看破世事红尘了。
李卫回忆从4月份到现在,招聘的几个经理,刘经理和陈经理,李卫看来他们都一直有进步,只要有进步,李卫就认为很好,但是,林总却总感觉他们越来越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林总太缺乏耐性了,一个企业10多年的陋习,怎么可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全部改观?如果让李卫去组建一个全新的企业,李卫相信难度会低很多,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容易,改一幅画才难,遗憾的是,林总缺乏这种耐性。林总的部属这么多人,从来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
日期:2007-11-22 14:10:32
1月份,陈经理打算第二年考研,想辞职到一家每周只上五天班工作更轻松点的公司,也方便自己有时间复习,李卫看到马上过春节了,让他过完春节再走,可林总越来越不满意陈经理,怕陈经理反悔,在一次吃饭时,借着三分酒劲故意透露陈经理辞职的消息。过年后,陈经理经过考虑,决定做到9月份再辞职,征求李卫的意见,李卫让他继续留下来。陈经理不是那种很听话的人,对上司也不愚忠,从来不会恭维上司,书生气较浓,自尊心较强,他的性格是那种注意微观思维,宏观思维较为欠缺的那种,而且,人力资源做久了的人,在魄力方面有所欠缺,但是他做事还是尽心尽力,在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方面,还是不错的,而且,以前他是很少自我反省的,后来也学会自我反省,也有一定的进步,李卫认为,只要有进步就行。过了年后,李卫和陈经理沟通后,让陈经理留了下来,让他到9月份再辞职。
李卫知道林总不喜欢陈经理的原因,林总有次看到厕所有点脏,或者复印机的管理有点乱,或者有的角落5S没搞好,就认为行政人资经理在制度执行方面力度不够,缺少魄力。李卫魄力足够,可是林总也不满意,认为自己太刚了,陈经理只是一个部门经理,权力没有总经理大,即使要处罚别的部门经理,也尽量不做得那么过“火”,李卫其实理解这种方式,毕竟同级与上下级是不一样的。还有李卫不认同老板的是,李卫认为行政人资经理重点应该在人力资源体系的建设与落实上,陈经理在传统行政人事上的管理的确可能有些不到位,但他在人力资源体系上的建设却还是不错的。李卫向老板解释了两三次,但老板以不懂人力资源为由,只以表面上看得见的事情来断定,而且老板一旦产生了成见则一直耿耿于怀,最后竟发展到老板经常去向陈经理的部属打听陈经理一天在做什么事,实际上部门经理每周和下周做的事,都有工作周报向李卫汇报,李卫也会根据周报不时进行检查监督。
李卫想起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人非常挑剔,他喜欢吃鸡蛋,他老婆给他做了煎鸡蛋,他一看非常生气:“你不知道我喜欢吃煮鸡蛋吗?”
第二天,他老婆给他做了煮鸡蛋,他一看又非常生气:“你不知道我喜欢吃煎鸡蛋吗?”
第三天,他老婆给他做了一份煎鸡蛋,又做了一份煮鸡蛋,心想,这下总应该满意了吧,没想到那人一看,更是非常生气:“你怎么把煎鸡蛋做成煮鸡蛋,把煮鸡蛋做成煎鸡蛋?”
李卫看到这则笑话就笑了,他觉得以前的自己,现在的林总就是这种人。总之鸡蛋里也能挑出骨头,林总开厂近十七年,他从没有对谁满意过,不管是以前的员工,还是改革之后来的,总之都是一开始非常好,一段时间后左右都是毛病,一件小事,可能让林总雷霆震怒而炒人,李卫听到每次林总发怒时说过要炒的人有十多个,若不是自己反对,公司有10多个管理人员都会被他一怒之下一一炒光,到时就自己孤家寡人一个。
林总对人的看法像六月的天,反复地变,今天说这个人好,明天说这个人不好,以前马祥安在公司的时候,贬得马祥安一塌糊涂,后来新来的经理因为不熟产品拍不了板,又把马祥安夸得一塌糊涂,要马祥安重新加入利风,这已经是马祥安第三次进出了,后来林总的内弟结婚,马祥安等人去喝酒,斗酒时一言不和在酒桌上和人吵起来,林总又觉得马祥安不行,十几年的徒弟,都无法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李卫认为马祥安这个人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英雄,在作坊式的小企业,不需要沉淀,自己做自己的事,很积极很主动,但一和别人合作,就无法沟通了。
李卫之后不时听到林总说原来的章承楚不错,做事主动,责任心强,李卫很奇怪,为什么不错的人都是离开了利风的人?他们没离开时为什么不重视他们?为什么差的人不让他们走,偏偏会做事的让他们走?李卫后来从基层一个主管从章承楚的妻子口中了解到:章承楚回来两次,第一次因为马副总来,林总对章承楚不理不睬,第二次请章承楚回来,可是承诺给章承楚的待遇及权力都没有兑现,章承楚碍于情面又不好明说,于是走了。
不管怎么样,李卫让陈经理留下来,林总心里不是很开心。
李卫发现,林总的言行经常不一,在公司通过伏特狮的审核后,林总有一次开心地对李卫说:“我们这个团队,在整个行业都算是非常优秀的,我们今年没赚到钱,但赚到了人才,赚到了客户。”李卫相信这个团队很优秀,技术经理司马冬,从本行业的龙头企业出来,经验丰富,34岁,尽心尽责有冲劲,无论技能和职业化程度都不错。PMC经理刘晓慧,也在珠三角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学习上进,冲劲十足。行政人资经理陈远鸿,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方面,李卫自认为不如他。生产部邹经理,在铸造行业也是干了十多二十年,经验丰富,在国营厂和珠三角一铸造龙头企业工作过。品质部章经理,也有十多年的铝合金铸造企业经验,对ISO9000/TS16949等非常熟悉。这些经理都有本科或大专学历,经验丰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