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
第51节

作者: 青原樵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点关于自己的问题,大家对李卫还是比较信任的,谈得比较直率。李卫自己也发觉,7月下旬辞职事件后,自己性格好像变了一些,更会顾及别人面子了,也更容易忍了,原则性也更差了,也开始下不为例了,对待林总也更敬畏了。虽然林总在7月份以前总对李卫说不要有一种打工心态,要有一种二老板的心态,但是自从马副总和老板娘的一些事让林总对李卫有意见,特别是李卫知道林总和别的顾问一直联系,有更换自己的想法,而且多次在李卫面前提起,加上钱经理等人来了后,不断在林总面前说李卫的坏话,让林总对李卫也开始有看法,这些因素导致李卫考虑有可能利风改革成功,自己却成为改革烈士,于是魄力就下降了,人的心态一起变化,其他的毛病也就跟着来了。


日期:2007-11-7 13:57:26

  7、8月份产值高速增长后,也产生一种自我膨胀心理,也喜欢听人报喜,听到不好的消息脸就容易沉下来,这可能是人在某种成功或胜利之后的一种沽名钓誉的心理,看来自己也一样有小人得志的心态。李卫对这些评价一一进行了反思,有的评价可能有些片面,有的还是比较符合的,不管如何,虚心接受,不对的就慢慢改正,李卫感谢这次淡季,如果下半年一直旺下去,李卫相信公司的产值会突飞猛进,但自己的傲气也会和产值一起猛涨,自己一天到晚说别人不要成为年羹尧,说别人小人得志,自己成了小人得志都不知道,淡季让自己有机会反思。

  李卫发现,性格直率者通常胜利之后也容易沽名钓誉,刚愎自用,这种性格的人实际上脆弱,一理失败挫折就容易自卑,只有磨炼成坚韧的性格,才会胜不骄,败不馁。这一次,真的感谢这帮管理层对自己直言不讳的忠告。特别是导致自己魄力下降原则性下降的原因,李卫想想有点好笑,自己以前在任何公司做事从来都不考虑自己,想这么多患得患失干嘛?凭自己的能力还找不到工作吗?即使成为烈士,自己一年的改革经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想通了这一点,李卫的心中豁然开朗。

  关于没人拍板,主要是8月份技术主任马祥安辞职,9月份品质主管和工模主管被两家小公司分别挖走,大家都是新人,对于产品不熟导致不敢拍板。林总打算叫原技术主任马祥安和品质主管贺步高回来,但李卫不太同意这种做法,马祥安回来,以他的性格,如何与新来的技术经理司马冬沟通?李卫相信,不敢拍板的情况,这是新老交替的原因造成的,再过两三个月,这种情况肯定有改观。而且,这也跟林总不能容忍别人犯错有关,别人拍板决策错了,又找人来训斥一顿,谁还敢拍板,一个人的成长和经验积累是以失败为代价换取的,不允许人犯错,他就会重复不停地犯错。

  林总还是坚持叫马祥安和贺步高回来,李卫说服不了林总,因为自11月份以来,林总的情绪急转直下,大事小事都开始参与,李卫还是欣赏6-9月份的林总,不会什么鸡毛蒜皮的细节都管,但现在,他什么都要去管,李卫阻拦不了,李卫一阻拦,林总就扔出一句话:“我不参与会更多问题?”就是因为老板什么都参与,大家才无法成长,但自淡季以来,林总经常情绪化发脾气,特别是11月开始,不停指责李卫对一些细节问题跟踪力度不够。

  李卫在开会也发现,有几个人扯皮非常厉害,为首的是生产部黄经理,还有品质部的一个主管、生产部一个主管以及技术部一个项目工程师也是责任心不强、推卸责任的高手,品质部的章经理也不时会参与扯皮,只是没黄经理严重,但章经理比黄经理更好的一点是:章经理扯完还会去做这件事,而黄经理扯皮纯粹是为了推却责任。
  和各主管、工程师和部门经理沟通完毕后,李卫专门召开了一次主管以上员工的会议,检讨了自己一段时间来工作的过失,并鼓舞大家的士气。在会议上,李卫针对扯皮和推卸责任,进行了一场《什么是扯皮,如何杜绝扯皮和推卸责任》的培训:
  《什么是扯皮,如何杜绝扯皮和推卸责任》
  大家是否有感觉,8月份以前,公司基本上不存在扯皮的问题,各个部门的主管和经理都能主动承认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哪些是自己的责任,哪些不是自己的责任。8月份后,钱经理等人进来,把扯皮风带进来了,我花了很大力气才扭转过来。但现在这段时间,从经理到主管、工程师,又开始扯皮,扯完了还说别人在扯皮。扯皮是大公司的毛病,为什么我们这段时间又开始扯皮了呢?扯皮的危害有多大呢?

  前几天我和主管、工程师、部门经理沟通,大家反映最大的问题就是扯皮,因为扯皮,货出不了,不是能力有问题,是责任心有问题,炉子在那边烧半天,一个小时就是140元,这边却是一个产品转了半天,还是没有结果,没人敢拍板,最后柴油烧了半天一天,上千元就白白损失了,这也是我们十一、十二月淡季,柴油用量与产值不成比例的一个主要原因,惊人的浪费,所以一个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沟通成本。

  什么是扯皮、推卸责任呢?我现在可以告诉大家,以下几种情况就是扯皮、推卸责任,大家今后发现以下几种情况,就知道他在扯皮推卸责任了:
  •不停地对上司辩解,解释是扯皮推卸责任的第一道工序,不是说不能解释,但在问题还没解决的时候,一味地辩解是客观原因或其他部门的问题,不是扯皮是什么。正确的做法是:先主动承担责任并找出解决方案,将事情处理好了,再回来解释,在问题解决之前解释就是扯皮推卸责任。
  •一味地讲客观原因或一味指责别人的错,或者总是说上工序的错,把责任推给上工序。比如我问PMC部门,为什么没完成订单?PMC说是制造部的原因,制造部说是品质部的原因,品质部说是技术的原因,难道把这个问题扔给上司去跟踪吗?上司只问最后一道工序,后一道工序的人追踪上一道工序,每个工序对下一道工序负责。客户追货也是追营销部的货,他不会去追生产部或采购部的货,营销部不能说生产部没完成叫客户去追生产部,否则就成了扯皮。所以,每个工序要紧追上一个工序,自己做好了货,要通知下一个工序,这样流程和信息才不会断裂。对于上一个工序,自己要像客户追单一样紧追,对于下一道工序,要像对待客户一样要及时通知。

  •不是往解决问题的思路上走,不去现场解决问题,而总是在分清是谁的责任。企业不能没有争吵,争吵如果是大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而争吵,这是往解决问题的思路上走,这种争吵是必要的,是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但如果一争吵就是在扯谁的责任,或者一味去解释找借口,让问题停在半路而不解决,这种争吵只有负面价值,对企业百害而无一利,希望以后大家一看到这种扯皮,两眼就要盯着他,让他自己感觉到自己的扯皮推卸责任。

  •总讲特殊的事例而不是讲普遍性的事件,任何一个事例,都扯到流程和制度上去,最后扯到人力资源或企业文化的错,最后都是老板或总经理的错,结果制度和流程越来越完善,扯皮却越来越多。或者一件事总是带上司游花园,让上司弄不清思路,摸不着门道,理不清思维,这些情况都是扯皮。
  •今天如果对方给自己提出当天发生的问题,我们就如条件反射般的反唇相讥,再揭对方以前的伤疤,这也是扯皮,就今天的事论今天的事,别扯到以前的事去,否则就是在扯皮。

日期:2007-11-8 14:10:05

  那么公司目前产生扯皮的原因是什么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