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
第25节

作者: 青原樵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决意从此不先向客户解释任何原因,错了先认错,然后想补救和预防措施,补救完了才去和客户解释。这也必须成为利风的一种行事方式,今天从我开始做起,先承认错,解决问题后再解释。同样,我希望各位也一样,先不辩解,辩解就等于掩饰,问题解决完了再解释。想做一件事没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可以找一万条客观理由。如果这样下去,利风迟早会玩完,但如果大家都负起责任,少辩解,苦练内功,利风才能发展得好。

  谢谢大家!
  李卫
  2005年X月X日
  大家写了几次这种有具体事例的培训心得才发现,一开始看余世维的课程,总认为自己做得不错,而实际真真正正结合实例进行反省,却发现自己差距非常大。
  这种自我反省很重要,中国人容易形成高人一等死要面子的习气,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往往就来自于这些善意或恶意的爱面子,越爱面子越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人就越虚荣,被面子包裹到的这些地方就晒不到太阳,人际关系就充满了猜忌和隐瞒,因而造成沟通的障碍。可以这样说,企业的成本,追根溯源70%可以归结为沟通成本,欧美企业的沟通成本比中国企业就少很多,因为他们不会在乎那种虚荣表面的面子。

  而且,越要面子,越会作茧自缚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担心别人批评自己而伤了自己的面子,因而心胸气度格局就变得越来越小了。这是中国人难以做大企业的根源:太在乎面子导致气度格局不够大。
  而自我反省,是把包裹的阴暗的某部分心灵阴影暴露在阳光下,有了阳光,什么都温暖了,心灵就得到了舒解,人际关系就在没有隐瞒和猜忌的轻松气氛中得到进一步的纯洁,人就变得更真诚了,心胸格局也慢慢放大了。
  李卫发现,华为和蒙牛都非常强调自我反省,李卫也发现,自我反省导致的进步非常大,行政人资的陈经理劝李卫做为一个总经理不要读培训心得自我反省,总经理认识到了错误自己默默改正就行了,否则这样会丧失“权威”,李卫不认同这种说法,职务越高,其破坏制度的力量越大,就更需要自律性,就是要逼着自己把话说在前头才会逼着自己去改正,否则只会得到“表面权威”,却会丧失“内在权威”。

  在这种自我反省的文化熏陶下,李卫发现公司的凝聚力在增强,各部门的沟通也更为融洽,哪个部门主管犯了个错,其他人马上拿余世维的名言或李卫说的话“教导和提醒”他:余世维说如何如何,李总说如何如何,李总都知道认错,你还学会狡辩。大家都哈哈一笑,在一种愉悦的心情下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有的部门主管要求,要将课程给基层领班和员工看看,他们现在开始醒悟,要让员工的思想也扭转过来,于是李卫让行政人资部在员工晚上不加班的时候,放给员工们看。

  不过,自我反省不能连续不断反省下去,应适可而止,李卫每让大家反省一个月,就搞两个月的经验交流会,让大家把自己一些好的经验拿出来给大家借鉴,否则,持续不断的自我反省,会把一些自我反省能力强的人的优点都“反省”掉。自我反省与自我鼓励都要有,不然会走向极端,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凡事过了头就起反作用。孔夫子创建的“礼”挺好,发自内心真诚的礼仪谁都喜欢,但“礼”一旦繁琐过了头就生出虚伪,所以孔夫子弄了一辈子中庸,在“礼”的把握上却没有中庸。

  7月开始更忙了,大家觉得一周培训两次有些吃力,于是改成一周培训一次,培训心得一周交一次。

日期:2007-8-29 14:05:37

  四、产值破纪录
  工作按照计划紧张地进行,思想观念的培训开始潜移默化影响大家的思想,公司从上到下气氛高涨,冲劲十足。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滞线滞仓产品6月份清完了,当初李卫刚来公司时问林总,公司是否有很多呆滞产品,林总说可能没多少,看来他不太了解现场,李卫叫PMC部和生产部统计出这些数据时,发现呆滞品不少,因为在计划混乱的状态下,呆滞物品肯定是很多的,没呆滞品是没理由的。
  6月中旬,财务也将2004财年度(从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的账目清理完,2004年销售额只有2800万元,而不是林总所说的近4000万元,平均的回款率也只有70%左右,本来还有点微利,但却有80多万的款收不回。
  如此低的回款率,自然现金流不畅顺,付款自然成了问题,去年几家供应商都不和利风做生意了,李卫召开货款和模具款回款专题会议,将客户进行分配,回款任务一一落实到个人,并制订回款指标。财务每月列出下月收款计划,营销负责回款,财务负责监督。

  7月初,6月的产值数据统计出来了,6月的产值达到402万,有史以来首次突破400万大关,以往最高也就是300万,但这几个月,每个月以50万的速度猛增,4月308万,5月356万,6月402万,按这样发展,2005财年完成5000万产销额没有问题。不过,年产值7000万(月600万)是一个坎,上了7000万(月600万)后,很容易上一个亿。
  听到产值达到402万的消息,大家都很激动,以往累死累活疲于奔命没日没夜周末不休息三百七八十号人,最多才300万产值出头,现在人员刚400人,产值就到了400万,以前李卫刚进来时说公司一年能做5000万以上,没一个人相信,都认为李卫在吹牛,林总也说过了2005财年产销额过4000万就OK了(看来林总早就知道公司2004财年销售额只有2800万),现在大家才知道原来公司的潜力很大,大家对李卫更有信心,对自己也更有自信了。

  林总也比较兴奋,他说以往十多年,春节后几个月都是淡季,过了8月份就开始旺,一直旺到过年,旺季的产值是淡季的两倍。现在淡季产值都有400万,超过以往的旺季,下半年旺季到来肯定厂房不够用,刚好隔壁的厂家搬走,得把隔壁的两栋厂房租下来,现在开始装修,刚好8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李卫也估算过,现有厂房才不到6000平方米,最大产能负荷也就是5000万出头,公司几栋厂房分散,物流成本高,产品容易积压,现在400万的月产值就很拥挤了,今年如果下半年如果像老板说的是旺季,产值肯定会超过6000万,那厂房肯定不够用,如果能再扩大点面积最好不过了,把隔壁的厂房租下来是个好主意。林总和李卫安排总务主管张新江找房东联系。

  斯玛特的客户第二次来公司培训,明显感觉公司的气氛与以往不同,每个人好像有一股明显的冲劲和活力。
  公司2003年的那个香港大客户,后来自己办了个铸造车间,与利风的业务量少了,不知什么原因还欠利风10多万块钱,以往追款都追不到,对方老板放话:必须林总亲自过来谈。林总知道这家企业虽然也有1000多人,但管理也很乱,老板一天到晚也头疼,林总过去,大吹利风如何如何改革,吹得那老板心花怒放,一定要来见见李卫,顺手大笔一挥就把现金支票签了。

  中午,那老板和总经理过来,那老板50来岁的样子,总经理看上去是个30多岁很干练的一个女性,他们都是香港人,在番禺办的企业,中午大家在一家潮州菜馆吃饭,席间,林总不停地介绍他如何支持李卫的工作,李卫不停的点头称是,在外人面前,李卫绝对拥护老板,李卫发现那家公司的总经理不时数落老板干涉过多,那老板有点尴尬,不时自嘲,李卫马上明白两人是什么关系了,李卫看过一篇文章《一个浙商的22条商规》,有一条是:

  当在你决策团队三人或三人以上里面的异性成员一旦与你有了特殊的关系,那么你必须考虑让对方立刻离开这个团队,要么她/他另谋高就,要么她/他成为你的专职情人或者太太老公,总之,她/他已经不能继续留在这个团队,所以在团队里不要随便考虑和异性发生亲密关系或者动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