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
第10节

作者: 青原樵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员工缺乏厂纪厂规以及安全消防方面的培训,整个公司基本上就没有培训,李卫到各车间巡查时,发现现场很乱,区域缺少标识,制程缺少标识,员工缺少安全防护。
  公司福利方面也比较差,管理人员没有食堂,都是在厂门外的一个小餐厅吃饭,只有普通员工有食堂,但听说伙食很差。第一天中午,李卫就跟着他们走到小餐厅,原来是家小快餐店,一眼看过去不是很卫生,而且,天天吃这种快餐,火气很旺。民以食为天,吃都不能好好解决,大家哪有心思工作呀?
  晚饭时,李卫又到普通员工食堂看了看,发现青菜是黄的,一荤两素一个汤,李卫再看看汤,哪里是汤呀,比涮锅水好一点而已。后来,李卫找来管食堂的许主管了解,原来员工每天5.5元伙食费,由外面一个食堂承包的,每天用三轮摩托车将饭菜送来,送到公司时青菜都黄了,菜里面没有几片肉,伙食很差,李卫之后要求部门经理以上人员每周必须和普通员工吃一次,感受一下普通员工的生活,也逼着食堂承包商改善,李卫后来吃了几次,虽然有一点点改善,但依然很差。

  李卫又到员工宿舍走了一圈,发现员工住的条件也很差,12个甚至14个员工住一间宿舍,不太通风,连风扇都没装,真不知夏天怎么过,后来向许主管了解,少数员工甚至得了皮肤病,甚至员工喝水、冲凉都缺少热水。李卫问许主管为什么没装电扇,许主管说以前申请过,不知为何上面没批。

日期:2007-8-1 8:41:45

  九、垢病的企业文化
  李卫发现,公司的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灰色、劣质的文化。
  公司信息极度封闭,就像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闭关自锁,夜郎自大,对外面一些优秀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根本不了解,但很多人狂妄自大,以为公司离开自己就开不下去,显得傲气十足,你根本不会认为这是一家珠三角的企业,你会认为是到了内陆省份一个偏远地区的国营企业。
  公司内部裙带关系严重,好工种安排给亲戚朋友,不好的工种安排给没关系的或新员工做,招聘工人时主管、领班只招自己的熟人,人事部门只是办办手续而已,提拔晋升加薪也是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某个员工违反纪律受处罚时,马上上面会有人压制。而且人员几进几出的现象非常频繁。
  老工人排挤新工人,新工人进来按计时算,但新工人的计件数量全给了老工人,老工人就希望天天有新工人进来,于是排挤新员工。(经后来统计发现:公司的人员流动率大,主要是新员工留不住,不好做的活给新员工,新员工的工资始终上不去,怎么可能不走,缺少新员工,熟练工人就出现衍接断层,缺乏梯队性,仅依靠几个有限的老工人,违背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多数激励原则,品质效率肯定上不来。)

  公司中高层开会成了神仙茶话会或扯皮专题会,开会时,你飞一支烟给我,我飞一支烟给你,这个叫一声:“老三怎么还没来?”那个一声:“肥仔你昨晚到哪里逍遥去了?”吞云吐雾一阵,说几句粗话,或者说些哪里看到某个女孩真他妈的漂亮性感等等诸如此类的话,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回到了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青帮,等了十多二十分钟,人都到齐了,然后言归正传,谈一个工作问题,由这个工作问题一直扯,从交期扯到生产,从生产扯到品质,从品质扯到技术,从技术扯到业务,从业务扯到财务,从财务扯到人事,大家把各自的发散思维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家里一直扯到银河系之外,扯得大家云里雾里,开到最后大家都不知道今天会议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开了两三个小时后,散会!老板看到经常开会都是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就叫人事部靳主管来做记录,结果扯了两三个小时后,记录员都不知道怎么记,没主题没议程没决议没责任人没追踪没闭环,后来就任由这种会议风气漫延。(所以一个企业的文化优劣,以及管理水平高低,看看开会就知道一半了。)

  员工组织纪律焕散,上班抽烟、窜岗侃大山、迟到早退、下班打牌、赌博等情况非常严重,所有的纪律只对没关系的员工有效,于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员工对公司认同感非常差。李卫那天就发现,公司给李卫安排了一个宿舍中午休息,李卫在安排搬床和桌子的时候,几个主任没事跑上来这里闲逛一下、那里指点一翻,看来真是闲得无聊。

  李卫后来还了解到,公司拉帮结派、勾心斗角非常严重,原来的这些管理人员当中,有一个经理叫章承楚,大家对他好像评价还不错,他虽然缺少外资企业的工作经验,但责任心还可以,但与马副总是两派,第二次老板叫他回来担任生产经理时,马副总、业务主任、物控主任、厂务主任等人都关起门来研究对策。
  以前公司马副总、业务主任秦立章、物控主任黄利、厂务主任胡越、厂务副主任张新江是一派,生产经理章承楚、技术主任老吴、采购主管罗援朝(老板的表哥)是一派,而品质主任张晓杰则是墙头草两边倒,两边讨好,谁也不得罪。
  任人唯亲、拉帮结派,自然造成内耗严重、执行力差,扯起皮来、推卸责任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没有一个人懂得自我检讨和自我反省,除非老板亲自跟到底,否则这件事一定会不了了之。晚上下班,李卫和一些主管主任们一起吃饭时,尽听到下面的人诉说老板的不是,马副总也和他们一样说得非常起劲,没有一个人会适当反省,哪怕是一丁点反省自己,李卫想,一个企业出现这么多问题,做不大,老板肯定要负大部分责任,但下面的人就没一丁点责任吗?而且作为一个副总,更不应该在众人面前公开议论上司的不是,从而传播负面消极的心理因素?这就是中国人常犯的毛病,平民百姓一天到晚操心中央政治局的事,个个把自己当成政治局常委,恰恰缺乏一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螺丝钉精神。

  李卫还发现,各个主管、主任之间极度保守,不愿意相互学习,怕别人超过自己,非常爱自我表现,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傲气十足的心理非常明显。
  李卫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的信息资料来看,一些主管、主任在沟通面谈时吹牛、或者片面、歪曲事实等情况都有,比如有的说客户有近70家,有的说只有20家;有的说设备利用率只有50%~60%,有的说有90%;有的说2004年产值比2003年下降近200万;有的说增长了70%;有的说交期达成率只有50%~60%,有的说有90%;不同部门说出来的数据一印证,漏洞百出,甚至同一部门的人说出来的数据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之后回过头来看这些数据,发现公司在数据统计上简直就是一塌糊涂,所以信口开河。看来要弄清楚这些数据,还得颇费时日,除掉定量的数据上很多不真实需要慢慢调查外,其他定性的现象还算描述得比较符合客观事实,比如伙食、住宿、拉帮结派、任人唯亲等现象的。

  去年一年,大家都认为利风在1~2年内会倒闭,很多人有辞职的想法,听说公司要改革,会请“高人”加盟,所以抱着观望的态度瞧瞧风声再说。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李卫都不太相信发达的珠三角S市,有管理水平这么差的企业,据说利风在铸造行业当中还算中等水平,那么可想而知,还有多少更差的企业。如果李卫上一家任职的中光顺的管理水平算初中毕业的话,那利风顶多就是个幼儿园大班水平,因为在原来中光顺公司,薛副总还不时会到人才市场去引进一些活水进来,而这里,缺乏活水,缺乏鲶鱼,水不流动就会成为一潭没有生命力的死水。不过,李卫是个喜欢接受挑战的人,这么多问题更能激发他的改革意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