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秦明系列--天谴者--众生皆有面具,一念之间,人即是兽》
第6节

作者: 法医秦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就是放衣服的草垛。”陈支队和我们一起穿戴整齐后,走进了警戒带,指着一处草垛,说道。
  我点点头,左右看看,并无异常。
  “那边的白线处,就是尸体的位置。”陈支队直起身,向河边指去。

  我吓了一跳,白线的位置,离我们至少有一百米。
  “那么远!”我说。
  “是啊。”陈支队不知所以然。
  我说:“为什么尸体会离草垛那么远?照片上并没有反映出有这么远啊!”
  “这,这,这有什么问题吗?”陈支队没料到我的惊讶。
  “死者在这里脱衣服,为什么会走到那么远的地方遇害,这一点咱们想过没?”我陷入了沉思。
  “那,会不会是在那边脱了衣服,然后衣服被人拿到这里来的?”陈支队说。

  我摇摇头,说:“赤足印是从这里开始,往那边走的,说明死者在这个位置就脱了衣服、袜子、鞋子。”
  “会不会死者在这里只是脱了袜子和鞋子,到那边被脱了衣服,然后凶手把衣服拿过来的?”林涛说。
  我还是摇了摇头,说:“袜子在衣服的最上面,这是现场原始照片反映的。说明死者是先脱了衣服裤子,最后脱的袜子。”
  “浑身赤裸地从这里走到那边?意欲何为?”陈支队也问道,“而且,而且她应该是自愿脱的吧?”
  “自愿不自愿是我们先入为主了。”我说,“没有依据说明她自愿脱了衣服。”

  “可是没有约束伤和威逼伤啊。”林涛说。
  “如果凶手有刀,加以威逼其生命安全。”我说,“加上死者本身就是个生活作风不检点的人,脱衣服并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么,她自然不需要形成约束、威逼伤就会乖乖脱衣服了。”
  “难道是有别人**?”陈支队说完,转头问青乡市局的李法医,“有被性侵的迹象吗?”
  李法医坚定地摇摇头。
  “如果是**,为什么不在这里**,而要跑那么远?”我说。

  “那有郑三DNA的湿巾,要如何解释啊?”大宝插嘴道。
  “我知道了!栽赃!”陈支队拍了一下大腿。
  我微微一笑,想起了自己曾经被人栽赃的事情(见“法医秦明”系列第一卷第三季《第十一根手指》),说:“如果是杀人,并且栽赃给郑三的话,一来,郑三的精斑他怎么去弄?二来,他等到死者脱完衣服就动手好了,为什么还要跑那么远?”
  下期预告:
  案件陷入了疑问,张兰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偏远郊区的河边?
  她的衣服又为何会离她如此之远?案件的突破口到底在哪里?
  日期:2018-12-24 16:13:40
  感谢大家的喜爱。
  今天是《天谴者》全面连载的第3期。
  在上一期的内容中,清晨的河岸上,静静趴着一具全裸的女尸。她的衣服却被蹊跷地丢在一百多米外的草垛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话不多说,赶紧进入今天的连载!
  《天谴者》
  连载-第3期#
  (接上期连载)
  “说来说去,就是死者脱了衣服,还走了那么远才被害,这一点不好解释。”大宝总结道,“如果参透了这一点,案件就应该有进展了。”
  我没有说话,其实心里已经有一些底了。
  我沿着凶手和死者形成的伴行足迹(是指现场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成趟鞋底花纹、袜印、赤足印,两趟足迹平行伴行,说明有两人并列行进),向白线的位置走去。我一边走,一边观察着两行伴行的足迹。终于,被我找到了一处异常现场。
  我指着地面上的足迹,对林涛说:“这个赤足迹和板鞋印,方向是不是一致的?”
  “是的。”林涛肯定地说。
  “可是,之前的足迹像是伴行的,但是这一处,有交叉重叠啊。”我微笑着说。

  林涛蹲在地上,看了看,说:“不错,这样看起来,板鞋印压在赤足迹的上方了。”
  “说明什么?”我问。
  林涛说:“说明不是伴行,而是有先有后,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毕竟是老搭档了,最能领悟我的想法,我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向前行进。

  尸体位置的足迹有一些凌乱,看不清方向和先后。然后,板鞋印独自沿着过来的路线,又向回折返。
  粉笔标画出的尸体位置下方的土壤都已经被鲜血染红了,甚至还可以看到大块的凝血块遗留在现场。
  现场情况说复杂也简单,说简单也肯定没有看似的那么简单,但是毕竟已经看了一夜的照片,对现场的细节都已经了然于胸了,于是我招呼着大家离开,去看看尸体的情况。
  “可以放人了,郑三是无辜的。”我对陈支队说。
  “不无辜,他聚众赌博,行政拘留三日。”陈支队说。

  我笑了笑,知道陈支队是不放心,不敢草率放人,于是合理合法地找了个羁押郑三的借口。
  “小程呢?”大宝左顾右盼,找不到程子砚。
  “在那儿!”还是陈诗羽的眼神最好使,她指着远处一辆电动三轮车。
  程子砚正蹲在电动三轮车的旁边,拿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把卷尺,在测量着什么。
  “我们要去尸检了,你在?”我们走到程子砚的身边,我问道。
  “哦,这辆三轮车其实还是很有特征的。”程子砚用她柔柔的声音说道,“我测量一下,然后请一位侦查员同志开着它在监控头下行驶。我做好了侦查实验,也方便在众多视频中,寻找案发当晚被害人的行驶轨迹”
  “这也行?”我有些惊讶,心想果真是隔行如隔山啊。
  程子砚脸微微一红,点了点头。简单的一个小动作,我却看出了她内心强大的自信。
  相比于现场情况,尸体情况更是简单多了,本来损伤就少,还经过一次尸检,我们还能再做的事情不多了。
  我针对死者尸体上唯一一处损伤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这一处损伤在死者的右侧颈部,是一个由单刃刺器形成的刺创。创口的底部,正好是颈动脉,锐利的刺器把颈动脉一切两半。

  因为是刺创不是砍创,而且创道是向内水平倾斜的,所以颈动脉内的血液因为有外面软组织的遮挡,并没有喷射出来,这也是现场喷溅状血迹不多的原因。通过这一点,我们基本可以肯定,凶手的身上并不会黏附大量的血迹。
  我用探针沿着创道探了一探,说:“这创道上钝下锐,如果按照正常的持刀姿势,应该是小鱼际握刀式(是指抓握刀具时,刀刃置于小鱼际以下的握刀方式),而不是虎口握刀式(是指抓握刀具时,刀刃置于虎口以上的握刀方式)。小鱼际握刀式一刀扎下去,创道还是水平的,说明什么?”
  大宝用卷尺量了量尸长,说:“尸长一米六。既然创道是水平的,那么说明凶手个子不高。如果凶手和死者身高落差大的话,这样扎下去创道应该是向下倾斜的。”
  说完,大宝走到了陈诗羽的旁边,对着她的颈部比画了几下。
  “你干吗?”陈诗羽白了大宝一眼,“我一米六五好不好!”
  大宝坚定地说:“反正凶手没我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