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解密红楼中的人和事,看娘化了的明末隐史》
第18节

作者: 半看春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对呀!郑成功姓郑呀,怎么能和老朱家的人混在一起姓贾了呢?
  郑成功这个名字现在是大名鼎鼎,可当时说郑成功,估计知道的人不多,因为当时他叫朱成功。郑成功原名 郑森,幼名福松,字大木,隆武帝朱聿键赐姓朱,赐名成功,他的名字当然是朱成功。只不过清廷不愿意让他姓朱,不能让其占有了相应的名分,只称郑成功,而不提朱成功。时间久了,就人们就只知道郑成功,而不知朱成功了。不过台湾和闽南地区至今仍然称郑成功为国姓爷,这个国姓就是朱了。

  日期:2018-05-09 14:31:57
  再看探春的判词里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运偏消,是指郑成功早亡。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清明这里可不是节气, 而是指清明两朝。
  千里东风就是想象东风一样,席卷千里,问鼎中原。
  这个判词合起来说的就是:郑成功,非常有才能,志向高远,可惜运势不足。孤守台湾,只能眼看着大陆明清交替,虽有心反攻大陆却因早亡,最终只成了一个未完的梦想。
  郑成功的确是配得上“叹也”这个词,一代人杰就这么早早离世,郑成功一死,台湾再也没有了反攻大陆的能力,最终被清廷收复,的确是可惜可叹。
  不过郑成功到底不是正儿八经的朱氏子孙,只是赐姓朱,所以作者给他安排了一个赵姨娘的妈,弄了一个庶出身份,而非正儿八经的嫡生子女。那么这个赵姨娘的另一个儿子,探春的铜模弟弟,贾环又是谁呢?
  日期:2018-05-09 20:06:24
  贾环

  贾环,《红楼梦》中人物,同贾宝玉为同父异母的弟弟,其母为贾政之妾赵姨娘。贾环颇为顽劣,赶围棋玩耍时,与丫头莺儿撒泼耍赖。贾环十分忌恨其兄贾宝玉,多次陷害宝玉。故意拨翻烛台 ,烫伤宝玉。金钏跳井事件后,诬陷宝玉,使得宝玉遭受贾政毒打。
  贾环,父贾政母赵姨娘。排行贾政第三子。庶出。从玉字辈,与珍、琏、宝玉是兄弟。在《红楼梦》里,贾环在贾家本是正经主子,即使是庶出,因为父亲的缘故,也顺理成章成为世袭爵位的第三继承人,其地位是高的,但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颇不思上进,他本理应是众人巴结攀附的对象。然而,正由于他的客观存在是宝玉继承家业的潜在威胁,王氏姑侄处处贬抑贾环,加之贾母不喜,众人更是踩到他头上。封建大家族宗法规矩,长幼有别,嫡庶差异,附势奴才,亲疏远近等像多面万花筒一样,早早呈现在贾环面前。曹雪芹对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庶子的描写更多是怀着可恕可怜之情的。

  日期:2018-05-09 20:06:52
  贾环,这个名字很有意思,贾环实乃贾坏,也就是家里的坏人。红楼里的贾环是一个不受待见的主,以至于很多人都为其抱怨,说这是封建社会对庶子的歧视。贾环也就是调皮一点,甚至说是外界的环境将他的性格扭曲了。这都是没搞明白作者的意图。贾环最坏的一件事情是什么:莫过于想用蜡烛烫瞎宝玉的眼睛,这就太过歹毒了。
  不是楼里,说楼外,宝玉是谁?传国玉玺呀,贾环烫宝玉,就是自毁政权呀。那么这个自毁政权的人是哪个呢?就是被东林党人一致看好,想和迎春,弘光挣帝位的潞王朱常淓。
  东林党把潞王朱常淓夸的不行,说潞王素有贤名,可是这个被寄予厚望的贤王,在弘光帝被俘后,被拥为继承者,可这个继承者,没做任何抵抗就直接投降了,自毁政权,也就是楼里面的贾环烫宝玉这一段。

  日期:2018-05-09 20:08:14
  朱常淓
  朱常淓(1607—1646),祖籍卫辉人,明穆宗朱载垕之孙,神宗朱翊钧之侄,光宗朱常洛堂弟,潞简王朱翊鏐之子。万历四十二年,潞王朱翊鏐薨,朱常淓年幼,由母妃李氏摄理王府事,万历四十四年袭封潞王。
  崇祯十七年二月二日,闯军刘芳亮攻占怀庆府(今沁阳)。即东进河南省卫辉,潞王府危在旦夕。二月十九日朱常淓决定弃城出逃。先逃到无锡、南京再到杭州。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下旬,弘光帝被俘的消息传到杭州,于是马士英、阮大铖、朱大典、袁宏勋、张秉贞、何纶等商量请当时在杭州的朱常淓监国,六月初七日(1645年6月30日),邹太后(朱由崧嫡母,恪贞仁寿皇太后)命朱常淓监国,懿旨曰:“尔亲为叔父,贤冠诸藩。昔宣庙东征,襄、郑监国,祖宪俱在,今可遵行。”初八日(7月1日)称监国于杭州,次日,黄道周建议朱常淓在十日内即位称帝,但朱常淓却根据马士英的意见派陈洪范作为监国潞王的代表与清军和谈。十一日(7月4日)清军逼近杭州,马士英、阮大铖、朱大典等均各自逃命,而陈洪范回到杭州与张秉贞等劝潞王投降。十四日(7月7日)降清城失。之后与朱由崧等诸藩王以及弘光朝廷的一些被俘官员一起被送至北京。翌年四月初九日(1646年5月23日)与朱由崧等九王俱被杀,罪曰:“谋不轨”(即谋拥立朱常淓造反)。

  日期:2018-05-09 20:08:35
  潞王被卷入南明皇位争端,他的贤王名号有部分原因是拥护潞王登基的大臣的宣扬,不过这个潞王的贤名,到也不是凭空捏造的,也算是配得上把。
  楼外的潞王可不像楼里的贾环,那么一无是处,而是更像我们的宝二爷,风流倜傥,琴棋书画无一不精。
  潞王的文化水平、艺术素养都很高。他工书画、善音律。在书法方面,他撰写过《述古书法纂要》一书,他在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中说: “《述古书法纂要》,乃余学书之暇,随笔集录者也。 皆杂出,语次不伦,聊以适志,非敢日学古有得云。”(乾隆《汲县志·艺文志》)同时进行真草隶篆诸体临摹, “日临数幅”,大约在崇祯九年(1636)前后,致力于书法创作,并让石工将他的手迹刻在碑石上,建馆保存。 而今存之于世者有三百余方。今人主编出版过《明潞王朱常淓草书唐诗碑帖》

  明潞王朱常淓草书唐诗碑帖【内容提要】本书为明代璐王朱常淓草书唐诗碑帖,该碑藏于新乡潞王陵博物馆,该碑帖三百余块,部分残毁,璐王为明代藩王,精书法尤其是草书线条优美,结体灵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他所写唐诗三百首,是书法与诗词的完美结合,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学习欣赏,其与著名书法家王铎交往甚密。
  清人彭蕴灿所撰《画史汇传》有朱常淓传,说他“善竹、石”。也有说他善于画兰。据《临安旬制纪》里所述杭州汪氏家中曾有收藏。而今卫辉文化馆收藏的一块书画石刻,高146厘米,宽68厘米,上半部为诗文,下半部为月外兰画一幅。 此画中间是一个大圆月亮,月亮四周为密茂丛生的兰草。 依据他碑中注录,系崇祯九年的作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