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解密红楼中的人和事,看娘化了的明末隐史》
第7节

作者: 半看春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5-04 12:37:02
  王熙凤可以说是红楼楼里面戏份最多的女角了,风头甚至盖过了,女1女2的林黛玉和薛宝钗,那么作者这么大肆渲染的人物,楼外的真身到底是哪一个?
  王熙凤姓王,这不就是废话吗?但是这个王字很重要,这个王是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的王,就是家亡血史里的亡。也就是说王熙凤其实姓亡,是导致国破家亡的负责人。
  那么这个王家或者亡家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楼里露面的姓王的只有两个人,一个王熙凤,另一个就是王夫人。这两个一个贾琏的老婆,一个是宝玉的老妈。前面在宁国府和荣国府是个什么府里面交代清楚了,宝玉和贾琏其实是一个人,都是崇祯的影子,那么这个老妈王夫人和老婆王熙凤其实也是一个二合一的指代,指代的就是在围绕在崇祯身边,导致国破家亡的负责人,这个锅实在是太大太大了,谁能背的起来这么大的一顶帽子?一个人背不动,那就多找点人来一起背呗。

  先看护官符里面怎么定义王家的: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字,不是什么床,也不是什么龙王,而是第一个字:东。刚开始以为是什么东床驸马,不过明朝的公主是出了名的难嫁,稍微有点志气的人都不可能去做驸马这么一份没有前途的职业。
  明朝规定,凡是子弟被选中驸马的人家,就再也不能入仕当大官的机会了。“驸马仪宾,不许入仕,其子不许任京秩”。驸马的爹若是已经当官之人,会立即提升一级,然后马上退休。这一规定的出发点肯定是为了防止亲家干政,但无疑又让很多男子视之为鸡肋。
  东床驸马这么一个没有任何权利的存在,最多是吃吃喝喝,等死罢了,那有什么本事亡国。真正有意义的就只有一个东字而已,那么这个“东”是什么东?
  能亡国的,一定是有权的,那么又有权又有一个“东”字的是谁?当然是大名鼎鼎的东林党了。看来明亡于东林这个说法早就有了,而不是什么新鲜的理解了。
  其实被隐藏起来的林字,在王熙凤的判词里面有,只不过是太过隐晦了。“一从二令三人木”,按楼里的意思来解,是说贾琏对熙凤的态度,一开始是服从,然后变成命令,最后把她休了。今天我给出一个全新的解释,一开始是“从”字,二是做令其变化,三是把人变成木。也就是说用“木”代替“从”字里面的“人”,换完了就不是“林”字了吗?藏的还真深呀!
  王熙凤代指的就是传说中代表正义的东林党,可就是,这么一个正义化身的东林党,怎么会导致大明关门了呢?
  日期:2018-05-04 12:37:46
  其实以史看来这些文人士大夫都是正气凛然为国为民的典范,其实不然。我认为明代最大的问题就是士大夫享天下大利却不为国家缴纳一毛钱赋税!明代的财政在万历之前以农业税为主。而张居正改革重在税收,重点从征收收农业税,转移到征收工商业的税收。这自然大大触动了江南的工商利益集团,在这个背景下,东林党开始形成。 张居正一死,他们就废除这个税收制度。想逃税,没那么容易!万历皇帝心知继续征收微薄的农业税,不但国库不够用,而且农民也无法忍受。万历仍想方设法从江南的资本家中收入税收。由于管理外库的的户部不接受工商税,只收农业税,万历便把工商税收到内库。这就是所谓的万历贪财之迷。而实际上,万历三大征所用的钱,正是内库的工商税。 通过廷击红丸移宫三案的精彩演出,东林党终于在万历死后第一次把持了朝政。他们马上逼迫泰昌废除了各项工商税收。充分暴露了东林党作为资本家代言人的角色。 当时中国各地区的发展及不平衡。江南工商发达,而几乎不用交什么税。北方各省的农民则难以忍受高高的税收,一遇到天灾更是食不果腹。辽东战事吃紧,国库空虚。怎么办!?

  正是这种背景下,魏忠贤出现了。怎么做的,当然是找东林党人交税。经过几年时间,国库开始又充足起来。各地开始出现魏忠贤的生祠。东林党怎么坐得住呢!
  天启的死是好机会。崇祯站在了东林党一边。东林党欲杀魏忠贤而后快,然而崇祯只免除了他的职务,令其守陵。魏忠贤忧愤而死,崇祯厚葬之。 东林党又掌权了。当然,废除工商税是第一步。 至于辽东,怎么少花钱怎么搞。辽东缺饷,愈演愈烈。加上各层军官的层层盘剥,士兵拿到手的很少,士气及为低下。明军的将领天天写奏折要钱,崇祯皇帝一筹莫展。东林党则指责辽东军官指挥不当,作战不力,贪污军饷。节流往往流于道德说教;不开源怎么行!当然,东林党不会增收工商税,负担自然又落到农民身上。 终于,最贫穷的西北农民起义了。还攻进了北京,崇祯自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悲剧开始了. 有国才有家,国破则家亡。大明灭亡,首功当推这群愚昧而贪婪的江南士民。众所周知,明末年遭遇了人类 历史上前年难遇,持续数十年的严重天灾,又遇到了满清寇关,北方人民生活艰难无比,明朝ZF为此焦头烂额。结果这种危难之局,富可敌国的江南工商地主阶级的所做所为,却如此的另人发指。 他们扶持出了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江南文官集团,通过种种无耻的手段,偷逃税款,为一已之利益,偷了国家一分税,自己就多发一分财,导致江南地区税款10有9逃(浙江茶税一年20两,伟大的东林逃税集团满噻),同时东林集团为江南利益在北方大肆胡作非为,废魏忠贤之德政,诱骗16岁的崇祯帝,疯狂压迫北方人民以弥补整个江南大肆偷逃税款之恶劣行为,终于引得北方人民大起义,导致满清入关祸害中国数百年,也就有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系列惨剧 国破家亡,人财皆失,时人短视,疯狂逃税数十年,自以为占了大便宜,却不知这实乃地地道道的自杀之举,可悲可叹啊 。

  这么一大段,摘自wenketianxia的帖子《明亡于东林?》,写的不错,就不用我再叨叨了。
  日期:2018-05-04 12:42:10
  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秦可卿为什么托梦给王熙凤?这个问题现在来看,已经很简单了,秦可卿是谁?魏忠贤,王熙凤是谁?东林党。这不就是明末党挣的两个对手吗?这两位美女,在明末朝堂的拳击场上,你来我往的打的那是一个不亦乐乎,真正是不死不休。中间一段秦可卿领先,把王熙凤死死压在身下不得翻身。不过最后的赢家却是王熙凤,秦可卿只好去上吊。不过上吊归上吊,临了,还要提醒一下王熙凤;

  秦氏道:“婶娘,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不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娘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所能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以常远保全了。即如今日诸事俱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无患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