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记事》
第34节

作者: 平易豆姥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家嘲笑他历史常识等于零,不过仍然表示,既是“宝贝”,那就包进去吧。王合作把他那个“玻璃弹球”认真清洗五六遍,又用酒精消了毒,在众战友监督之下,郑重地包进了一个形状比较普通的饺子里。
  要过年了,有的老连队想得周到,特意派人送来几口行军锅,以方便新战友们煮饺子。
  饺子包好,晚饭时间已到,大家的肚子早就咕咕作响了,那就准备下锅。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最大的问题来了:还没有煮饺子的水呢!
  寨子旁本来有一泓汨汨流淌的山泉小溪,只因上年当地的一场大地震,地质结构改变,这股山泉断流了。加之自“秋分”以来,胭脂寨一带遭遇少有的大旱,军民共建新修的引水工程还没有完工,生活用水极度困难,主要靠部队的水罐车运送。今天的送水车偏偏出现机械故障误到了牛街寨路口。团后勤处的贾处长很着急,考虑再派一辆车去拉水,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这顿饭了,只好告诉新兵连和寨子老乡自己没法解决。

  有啥办法呢?
  一畦畦稻田里存有水。连长、指导员去了稻田边,我们在后边跟了一大群。
  田里水倒不少,可是能吃吗?满田的牛粪、圈草等肥料且不说,光是那游来游去的赖虫子就叫人受不了。云南本是动植物王国,水中蹿的、水面蹦的、唔唔嚷嚷膈应死人!看了看这样的水,季亮“哇”地一声把鼻子嘴巴一捂,蹦出去老远!
  连长看了看指导员,冲着稻田一指,“叫我说,就它吧!”
  指导员回应说,“可以,就当咱们的野外生存训练还接着进行!”
  有的说,“对,哪怕是泥浆也得想办法喝!”

  有的说,“别说有稻田水,即使没有水,象上甘岭,喝尿也得打仗!”
  说着,连长指挥大家在稻田边的空场上,支起几大口行军锅。
  司务长带一班同志扛来细沙、木炭、漂白丨粉丨等,用传统土法滤水、消毒。
  不大一会儿,柴草点燃,一大溜锅灶便冒起来袅袅炊烟。
  水开了,热气腾腾,稀里哗啦一个个饺子象朝河里放魚一样扑腾扑腾丢进锅里。片刻间,羊肉豌豆苗饺子的味道便香气四溢了。
  迫不及待的小刘率先捞起一个吸吸溜溜送进口中,“啊呀,不行不行!不熟不熟!”马上吐了出来。
  可是,越煮越不妙,越煮饺子越不熟!
  胭脂寨地处云贵高原哀牢山区,海拔高,水的沸点低,摄氏80多度的水哪能煮好饺子呢,大家急忙盖上盖子,焖!
  不焖还好,云南的小麦不过冬,面粉没劲不筋道,越焖越糟糕。几分钟后,大体算是焖熟了,可是没有一个囫囵的,好好的几锅饺子全都变成片儿汤了!
  哪管它片儿汤不片儿汤,战友们全都饿极了,分组分排,你一碗我一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寨子的姑娘、阿哥在家吃过晚饭,已经画好了妆,站在一边看着我们吃饺子的样子,叽叽嘎嘎笑得前仰后合。
  一会儿的功夫我们便把几锅烂饺子捞去,风卷残云般地吃进肚里,打起了饱嗝。
  “哎呀!”郝曲晓突然喊了起来,“璃球子呢?谁吃到啦?啊?说话呀!”

  是啊,那个带着福气的玻璃球子呢?
  我们大眼儿瞪小眼儿,个个晃着脑袋都说沒吃着。
  王合作呢?只见他拿着个大笊篱,象寻珠宝一样正挨着锅地捞呀捞。
  战友们看着他好笑的样子,纷纷议论:

  是舍不得他的那个玻璃球子吗?
  不,他是舍不得新兵连解散那一天大家承诺要釆给的那一大堆鲜艳的红杜鹃!(未完待续)
  日期:2017-11-20 16:31:44
  军旅记事(25)木棉树(《南溪河谷》姊妹篇)
  张义平(原创) 半世情怀沐晨风
  查阅《辞海》,木棉树
  注释:落叶乔木,亦称

  “攀枝花”
  “英雄树”
  一一作者题
  早春时节,木棉树的枝头上桂满了红艳艳的花。怒放的花朵象一团团炽烈的火焰在然烧,象一面面金灿灿的绣锦凌空飘舞,把本就风景如画的南溪河谷、河东岸山坡上的白鹤桥寨,装点得更加靓丽壮美。
  沿河向南仅几十公里的国界线上,一场空前惨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刚刚完成作战任务,部队正奉命撤离,陆续凯旋归来。
  与此同时,为保障边疆安全、随时应战,另一支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西南基地的工程建筑部队,又奉命急匆匆赶过来,要在河谷西侧的悬崖峭壁上,凿掘一条通往边境的公路。工期要求相当紧迫,路面宽度的最低标准是能顺利通行重型军用装备即可。开始拉开的这场筑路鏖战,如同前线作战一样艰苦卓绝。
  开花早的木棉树已经结了零星的棉桃。棉桃状如纺锤,比拳头略大,热心的老乡们采集了一些成熟的送给了方静。

  方静是基地医院派到筑路部队锻炼并协助做医疗卫生工作的女军医。她很早就知晓一些有关木棉树的知识,这种树属木棉科,热带、亚热带落叶乔木,全身是宝,树干能当建材,花可入药,有清热、利湿、解毒功效,花絮可做枕芯,枕上去松软舒适、冬暖夏凉。昨天她在路边找了块干净的水泥地把棉桃晾上了。火辣辣的太阳又晒了大半天,方医生从卫生所下来察看,桃壳都已经裂开了嘴儿,露出了橙黄色花絮,她躲在在荫凉处观察,被暴晒的桃子变化很快,不大一会儿壳瓣竟全都裂开,花絮冒出来了,突然一阵风吹过,朵朵花絮居然象蒲公英一样被吹了起来,她急忙跑过去捂,也没能捂住多少。

  “哼!笨呀!”
  林华背着背包,蹦跶着过来了,还没看清人是谁,就冷不丁地来了这么一句。
  “过来,过来!”方军医把这个林华招呼到身边,顺手从路边拣了根细棍儿,照着他的屁股重重地抽打了几下,边打边说:
  “幸灾乐祸!说谁笨哩?”
  林华冷不防挨了几下子,再细一瞅,哟,是个女的,他不再搭话
  “说,不去施工,乱溜达啥?
  林华还是没有搭话,捂起屁股就跑。
  方医生收拾起残桃,起身往回走。
  卫生队的医生几乎全都分散到各营连工地现场了,林华跑到卫生所,里外找不见人,自言自语道:“人呢,基地来的方医生呢?”
  方静进屋了,脱下军衣军帽,换上白大褂,问:“好好看看,是找我吗?”
  林华转过头来看了看眼前的人:黑黑的头发,扎一个短短的小辫子,鸭蛋型脸庞儿,白白净净,两只大眼睛一忽闪又一眯缝,冲着他笑。林华明白了这就是他要找的方医生,一时害羞了,站到屋角抠起了手指头。
  林华,筑路连队的战士,一脸的雅气,去年春天入伍,不知道啥原因,入伍时刚满16岁,年轻得象个孩子,爸爸是村上的赤脚医生,受了薰陶,多少知道一些医疗常识,常常主动给连队卫生员当助手,老兵们开玩笑称他为林助理,他倒欣然接受,团后勤处营连级别的真“助理”们来了,他居然敢跟人家谈长论短平起平坐。上午汤连长找他交待一项特殊任务,说从基地来了一位方医生,女的,让他从今天开始全程陪同,人走到哪儿必须跟到哪里,寸步不离。连长接着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