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记事》
第29节

作者: 平易豆姥爷
收藏本书TXT下载
  苏指导员迟疑一下,望了望四周的大暴雨,蹬着卡车轮胎爬上车箱,发现了冉湘,他正捂着件雨衣蹲在车箱角落里,胶鞋和裤脚都湿透了,大家把他拉下了卡车。
  “冉湘,你这是要干什么?”连长问。
  “我要回家!”冉湘很犟。
  指导员和连长问明情况。原来,冉湘昨天收到弟弟来信,说这些天妈妈的病情越来越重,心情焦躁着急,恨不得一步迈到家。他向排长请假,排长说,军人嘛,再急的事,也得按纪律办,他当兵这么多年,还没有见过几个月的新兵请假回家的,让冉湘冷静冷静打消这个念头。冉湘听不进去,于是想来个先斩后奏,先回家,回去后再给连里补发个请假信。
  指导员听完“唉”地一声叹口气,想把他拉到个避雨的地方细说说。
  连长说:“老苏哇,别‘唉唉’啦,建水、昆明的汽车、火车都不等你,这没你的事了,有我呢,你先走吧!”说着把指导员推进了驾驶室,司机起步发车。

  连长拉起冉湘回了宿舍,再详问情况......
  苏指导员坐在由昆明始发的62次特快列车上,想到大不了再倒几次车,几天后就要见到父母弟妹和未婚妻了,很是高兴和甜蜜。至于未婚妻的那点小情绪,是许多未婚情人闹过的“通常毛病”。回到家,见面买上件时兴漂亮的新嫁衣,再哄上几句好听话,解释清楚,一切都会烟消云散。想到这,他下意识的摸了摸提包里平时攒下的那一大叠子办喜事的钱。
  经过长途运行列车又要停靠了,列车员报过“长沙站”站名。苏指导员一听长沙站,心里立刻翻腾开了,就象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出发的时候,冉湘又出了什么状况?冉母的病到底到了个什么程度呢?他的家就在长沙,马上就要到站了,得下车!一定得下去看看!列车门开了,他没有顾上再多想,提起提包下了车。
  下车后,苏指导员很快找到冉湘家,冉家的情况确实不大好。他人一到,立刻就象家里的一位当家人一样忙碌地操持起来......
  连队里,娄三环和徐沪青不放心冉湘,吃过晚饭,跑过来问情况,说说劝慰的话。冉湘扎着头啥都不说,一个劲地摇脑袋。
  正在这时,长沙老乡贾班长来找了。
  三个人催他快些说说家里的情况。(未完待续)
  日期:2017-10-18 18:25:37

  (续昨)贾班长确实带来了冉家的最新消息。他介绍说,他是刚刚回到部队的,临上车前还在冉母所住的医院里。几天前,冉母病情危急,住进了医院,需要立刻手术。那天,苏指导员正巧赶到,脚跟没站稳就忙活上了,跑前跑后顶了大事。冉家为难的是住院压金,冉母多年来靠到处做临时工维持生计,没有正式工作,不享有公费医疗,冉父平反后补发的工资还没有落实到手,已经凑了一些钱还远远不够,苏指导员见状,毫不犹豫,打开提包悉数拿出,同题立刻解决。

  “不可以!不可以!那是指导员结婚用的!”冉湘听着两难两着急,不由得插了一句。
  “那个更急?”徐沪青说。
  “手术作了吗?”冉湘再问。
  “听贾班长说!”娄三环也正急着往下听。
  贾班长继续说,手术中情况特殊,需要大量输血,苏指导员撸起胳膊,说是亲戚,冉爸爸怎么也拦不住,一验血型正好合适,当下就抽了500CC!
  冉湘捂起脸“呜呜”地哭了。
  “别哭啦!妈妈的手术很成功,一天比一天见好,到我来的时候都五六天了,没问题了。”

  贾班长说完,冉湘他们三个悬着的心终于塌实了些。接着贾班长对冉湘说:
  “小冉,妈妈情况就是这样,你一定放宽心。你爸的身体虽说虚弱,但在医院也查了一下,没啥大毛病,爸爸让我转告你,一定要安心工作,决不能辜负这么好的指导员和连队!”
  “是,是,没说的!那指导员没说什么时候离开长沙回家呀?”冉湘问。
  “好像说再呆几天,等你妈妈再见好一些后他再接着赶路。”
  冉湘狠劲地点头说不出话来。
  大家对冉湘又说了许多暖心的话。
  这时,徐沪青忽然想起冉湘要给指导员未婚妻写信的事,问:
  “哎冉湘,你那个敦促小嫂子的投降书写成沒?”
  “哟,写多一半了,这是件大事,我竟忘啦,该打!”
  “快写,快写!又有了这么生动的新材料,都加上,写,马上写!”徐沪青说。
  “好,好,你们帮我一块写!”

  他们三个人送走贾班长,便拿出纸和笔,扒在床边,你一句我一句,从头到梢,开始为他们的指导员鸣起不平来。
  写到结尾处,娄三环以重重的语气说一定加上这样一句:
  “以上,请记住,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儿了!切切!”
  徐沪青觉得说得还不够明确,应该再加以强调:
  “错过了我们的苏指导员,就做你的单身去吧!”
  娄三环认为说个“单身”不解气,应当改为“光棍儿,对,女光棍儿”!
  信很快写成了,一致认为不错。

  可是,冉湘想到一个问题说,等这封信寄到最少也得一个多星期,而苏指导员呢,即使现在离开长沙,还得要到北京倒车去哈尔滨,再在哈尔滨倒车去齐齐哈尔,到了齐齐哈尔,还得去克山县、去屯子里呀,少说也要六七天,信到或人到黄瓜菜都凉了。
  “那咋办?”
  “拍电报!”
  “对拍电报!”
  大家想到了一块,他们去找连长请假,央求最好三个人一起去。连长听完理由,减少了其他战士的上街名额,破例准假了。
  第二天,是个星期天,正好有去城里的便车,三个人把自己整理得很是个标准的军人样子,一大早搭车进了城,进城后直奔邮电局。
  他们三个在柜台前整整齐齐站成一排。谁都没有想到,当班的营业员竟然是那位“建水姑娘”。姑娘抬头一看又是他们三个,把烫理过的头发一甩,不再正脸儿看他们。他们不敢得罪,只好把稿子规规矩矩地递过去,冉湘小心翼翼地说了声:
  “大姐同志,请给拍封电报吧。”
  姑娘还是低着头不看他们,慢条斯理地接过去审查,哟,洋洋洒洒的是一个大篇文章,要拍电报?他们这是又闹什么鬼名堂啊!憋住一脑子的不信任不乐意,展开了细看。

  要说这姑娘真是绝顶的聪明,看完稿子,明白了他们的意思。明明就是一封实实在在、情深意切、在指导员未婚妻面前为他们可敬可爱的连首长评功摆好的劝谏书嘛!只是其中许多言辞,太调皮、太过激,太令人忍俊不禁了!
  姑娘忍着不笑,拍拍稿子说:
  “不发!”
  三个人一听急了,相互对视一番,转而和声悦色,作些解释。

  姑娘转而笑了,和气起来,说:
  “这么感人至深的稿子,发什么电报,干脆,改成报告文学,发在《解放军文艺》上,比只说服你们准嫂子一个人好得多呐!”
  娄三环再也忍不住,俏皮话顺嘴又来了,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