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记事》
第16节

作者: 平易豆姥爷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话又回到开头那封信函上。谢秘书整理来函来件时,向政委不在基地,去北京开会了。
  基地首长不在,凡遇到这种不涉及军政要务的信函,丨党丨委办公室秘书按照贯例一般是批给相关部门先作处理,等首长回来后再报告结果。谢秘书提笔写道“交由司令部商政治部酌处”。
  两部协商后,分别批示由军务处郭志胜参谋和宣传处当干事的我“认真核实情况,慎重提出处理意见。”
  郭志胜参谋和我接到批示和信函原件,非常吃惊,我们从事数年机关工作,此类信函极为罕见,绝对不能马虎,一定给领导当好参谋。

  郭参谋表情很严肃,提出一定要先慎重地核实信函的真伪。
  我也觉得他的想法有道理,我们首先辨析字迹,我认真看了看,来函字迹不整,甚至还有几处错别字,是否有假?
  我们分析来分析去,排除了这一疑问,象这样的老将军,一生戎马葱空,不专注书写规范也属正常。
  再就是看寄出地邮戳,有了疑问,信函邮自鄂西北郧县,杨司令员办公在武汉,为什么不是武汉市呢?
  从信的内容看,杨得志司令员自称正在鄂西北调查研究,这需要核实,我们俩跑到礼堂图书馆,翻阅了“十.一”前的《湖北日报》和武汉军区巜战斗报》,的确有这样的报道,报道说,连日来有湖北省党政机关和大军区领导深入丹江口库区调查研究,有一篇详细报道稿说,武汉军区一号首长杨得志司令员在工作人员陪同下,深入访问了一户叶姓军属家庭,进行了亲密交谈。
  好,没问题,完全能对上。
  郭参谋一个电话打到了叶憨实所在连队。 六连邢指导员作了简要报告,说叶憨实是超期服役老兵,工作表现优秀,繁重的工作、危险的任务总是抢先去做;生活作风极其简朴,从第一年新兵每月津贴6元起,以后逐年递增1元,虽从第四年起递增基数略有增加,但仍很微薄,除了必需品牙膏肥皂外,几乎没有花过零钱,攒起来全部寄给家里,当兵几年从来没有专门请假去过县城;他家在鄂西北农村,全家6口人,父母老两口、他们小两口,一个读书的弟弟和一个吃奶的娃娃。叶的父亲在修建丹江口水库时,腰部受重创留下伤残,大部丧失劳动能力,土地承包责任制前,生产队有工分补贴,生活还算无忧,分田后,由于家里没有重劳力,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情况基本明白了,不就是为了解决家庭困难,才托首长说情要求退伍嘛,很好办:转个志愿兵,津贴费翻一番,能解决一大半困难!

  我们两个想到了一起,又通过电话详细核实了叶憨实的一些具体情况,依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有关规定,确认叶憨实符合义务兵转志愿兵条件。就这样,建议工兵团依照相关规定将叶憨实由义务兵转为志愿兵,郭志胜参谋高髙兴兴地给两部首长写报告去了。
  日期:2017-09-16 22:06:13
  卾西北来函
  (续昨)国庆节前,叶憨实的确因母病请假探过一次家,他是个很孝顺的人,回到家就背驮着母亲四处访医问诊,亲手熬好汤药,一勺一勺喂给母亲,没几天老人家病情大有好转。
  晚上老人孩子都睡了,小两口有机会聊聊天。菊绣温顺地坐在叶憨实的双腿窝窝里,柔软的背靠着他宽阔结实的胸,他们很少有过这样的时刻,结婚三年,虽然孩子都有了,可在一起的时间掐指头算也不到50来天,从来没有这么温存过,上次回来因为菊绣犯了他的忌,说了退伍的事,话头赶话头互相伤着了对方,没有呆上10天就不欢而散,这次菊绣不敢再提。叶憨实一改过去的生硬态度,用他那粗大的双臂揽着爱妻纤细的腰身,真心疼爱地问长问短,菊绣心里暖暖的,细细地述说,说自己男人不在家,父母象待亲闺女一样疼着她,无论干多干少、再苦再累她都不在乎,本就是农村闺女,啥重活累活沒有干过?最让她不忍心的有两个,一个是老父亲心疼媳妇,经常偷偷拖着病腰爬在地里收拾柑桔苗子,再一个是小叔子眼看就要读完高中了,看到家里困难竟几次闹着退学说不去上了。说着,菊绣哭了,她说她真的受不了,叶憨实用手捂住了她的嘴,不让她再说下去,表示自己可以回来,退伍复员回家,他让她相信,说到做到。 

  这一夜他把他们的小儿子放到床的最里边,好象怕菊绣跑掉似的,他紧紧地抱着她,抱了整整一宿......
  在机关办公室,我和胡参谋商量妥将叶憨实转成个志愿兵的意见后,我觉得领导交办的工作基本完成,回到宿舍,感到很轻松,冼冼睡下,睡得很香。
  一大早郭参谋就来敲门,说他一夜没睡着,反复思考,老是觉得不大塌实,认为不能仓促拿出意见,应当去趟连队,再进一步调查、掌握更多情况。我最了解这位老乡郭参谋,凡做事认真板正,一丝不苟。我们重新商定,去趟连队见一见这个叶憨实。
  正当我们准备出发的时候,谢秘书跑过来告诉我们,向政委已经回到基地,在听完有关鄂西北来函情况口头汇报后,向政委说,杨得志令员在军内外很早就享有盛誉,是我军难得的将才,杨司令员是湖南人,早年参加红军上了井岗山,自已虽也参加了红军,也跟着长征了,但几十年里却从无工作交集和直接的上下级从属关系,互不熟知,杨司令员不会直接给自己写信,况且只是为了一名战士的退伍问题,象这样的问题完全有更简便更合情理的解决渠道,没有必要写亲笔信。

  听完谢秘书一番话,我倒吸一口凉气,我们两个都庆幸没有鲁莽办事。
  既然是这样,问题就简单多了,是这个兵在假冒首长名义,以达到个人退伍复员目的,错误是严重的,应该给予直接处理,不能姑息。
  当天我俩驱车赶到工兵6连,先找指导员座谈。邢指导员给我们介绍了叶憨实最近一次探家的一些具体情况。
  邢指导员说叶憨实探亲回来后,一直很高兴、很坦然,逢人便说自已很快就要退伍回家了,而且象讲故事一样一五一十讲给指导员听,他说在他探亲期间,杨得志司令员到过他家,首长和蔼可亲,嘘寒问暖,还带了大米、面粉、菜籽油。老父亲见首长来了挣扎着迎上去,首长急忙拦扶。叶憨实整理军容风纪,挺胸收腹,以军人标准的站姿和洪亮的嗓音回答首长问话,首长让他不要拘束,拉他坐下一起聊家常。媳妇乔菊绣急忙去沏茶、倒水、剝桔子,并瞅机会大大方方地摆了摆家里的实际国难,问首长能不能让叶憨实复员回家来,叶憨实也接茬说,本来自己是不该提退伍什么的,可是,可是......

  首长没等他“可是”完便亲口回答说,“老兵复员,照顾家庭,理所应当的,再说地方建设,也需要人才呀”,边说边让工作人员留下150元救济金,一家人万分感激。
  首长和他们一家还有在场的乡亲们握手告辞。
  等首长走远了,叶憨实突然想起应该让首长写下个准予退伍的条子才对呀!刚才光顾激动,忽略了这一重要问题。不过没关系,他想,只要首长说过这样的话,由自己记下来那是一样的。于是,叶憨实自己提笔,在邻居们的帮助下,替杨得志司令员给他零距离接触过的基地的大首长向政委写了一封信,顺手用装慰问金的武汉军区机关公函空信封郑重地封装起来,跑了几十里山路到县城,贴上邮票交给邮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