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乐队还熟悉这首歌曲,有机灵的乐手觉得自己的乐器不大对路便抓紧换了,这一切都在有序的忙乱中完成。
很快到了,乐队做好了准备,男女演员边幕候场,小莉报幕,接下来请欣赏彝族民歌《阿诗玛》。
全场立刻安静了!
欢快愉悦的民乐奏起,男女演员踏着轻盈的舞步上场,甜美的歌声响彻坝地山谷:
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
我跟阿黑哥回家乡
远远离开热布巴拉家
妈妈从此不忧伤
不忧伤
嘿罗喂 不忧伤
早已经按捺不住的吉尼曲木大叔和波雅姑娘立即登上台去,配合台上演员同歌共舞!
随即台下沸腾起来!
还是我们的老专家周副政委,及时扑捉时机,因势利导,找来了会唱彝族、哈尼族民歌的柳娜娜,以及全体会唱的男兵女兵们,大家逐一接力。器乐演奏手们,也都拿起各自的乐噐,能随的随,能合的和,一起参与进来。
台下的观众老乡们热情有加,点燃了堆堆木柴,形成堆堆篝火!
还有的姑娘小伙儿跑到家里取出各自喜爱的笛子、芦笙、月琴、大三弦和跳舞道具,打起拌奏,欢快地跳起了烟盒舞。
两个连队的官兵,一个个都是青春年少的大小伙子,受此气氛感染,个个心潮翻腾,在领队首长号召下,主动拉起老乡观众们的手臂,围绕着篝火形成圆圈,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节奏挪动脚步。
当地各民族群众,能歌善舞,早已名扬四海!所以,一场大型的边寨少数民族的“跳月”篝火军民联欢晚会,在这个八月十五之夜,顺理成章地上演了!
又是一首欢快民歌响了起来:
中秋之夜
月明风爽
篝火熊熊
歌声悠扬
和曲劲舞
长袖舒广
军民情谊
深厚久长......
大家跳着欢快的舞步,尽情抒发自己的喜悦。
柳娜娜和曲雅越唱越勇,越唱嗓音越甜美。
她们的这种才华,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传播了出去,后来州里有个大型活动请过她俩去唱过,省上也多次请过,她们成了云南歌舞大剧院和昆明军区国防大剧院舞台上的常客。不过,据我所知,柳娜娜并没有因此而调到哪个文艺团体,她的气象观测和预报专业一直没有荒废,仍然当着她的导弹部队的气象观测和预报兵。听说波雅姑娘也没有选择去专门唱歌,许多年后依然干着她最熟悉的妇联会工作,也还都唱歌,一直都在业余着。
晚会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兴奋,甚至达到狂欢程度。
当地的姑娘小伙子们更是不肯放过这谈情说爱、挑选意中人的大好机会,男女相对,小伙子踏动踋步,或吹竹笛、或弹三弦,姑娘则随着节拍,三步一踹一拍手,或摆胯,或旋转,随心地唱、随意地跳。已经热恋的男女,更是大大方方搭肩挽臂地跳起双人民族舞。
有些战士看着不大习惯,背后小声嘀咕,说人家“太不注意影响了”,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还真替他们感到幸福和甜蜜。
周副政委找块空地,招呼吉尼曲木书记、章指导员、强队长和我,打开自带的茅台酒,杯杯斟满,共同举杯,邀向明月......
寨子里的大爹、阿妈搬出自家的米酒,大碗端给我们的演员和战士。
有爱吃爱喝的老倌,竟趁着篝火烤起鹿肉、牛肉干巴,喝起自家烧锅酿出的苞谷烧酒来......
圆月偏西,后半夜了,篝火越燃越旺,围绕篝火欢歌跳舞的人们依然豪情奔放......
多少年后,人们仍然清晰地记得山花寨这个不眠的中秋篝火之夜!
日期:2017-09-12 18:28:46
(16)泉水叮咚
战略导弹部队西南基地,统辖所有驻西南地区导弹发射、工程建筑、设备安装旅、团,以及直属营、室、队、所、场、站。基地机关营地,就坐落于云贵高原东南部边缘起伏山峦中一湾清流碧水与榴林交相荫映的山坳间,以前的纸质地图上没有绘制和标注,现在,卫星导航系统也难觅其踪。但是,在她搬走之前,就曾经在那里确实、真切地屹立过。
当时,基地选址和建设相当考究,一栋栋楼堂馆所、一排排宿舍营房、一处处园林亭榭,都依地形、地势分布在一条由北向南蜿蜒而过的潇水河畔,两岸由几座象项链一样的小桥连结着。整个山坳就是一座微缩的滨水小城,宛如静谧优雅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此外,还有周边山下威严神秘、深藏不露的作战指挥坑道则另当别论。
小城奇特得独一无二,能够展示自己美的方式,有视觉的,有听觉的,另外还有人的主观感觉的。 让人们特别喜欢的是,分布在几处制高点的高音喇叭每天播放的作息军号和乐曲。扩音器安装在大礼堂二楼的播音室里,由电影队负责管理。电影放映员们轮流值守,每天定时定点播音。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
我们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这是一首每周必播的保留歌曲,。
这首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每当在这里唱响,就使得这里的军人们立刻产生一种特别的感慨:
潇水河畔,同样集合着一群优秀的捍卫着祖国和平与安宁的战略导弹兵。
清晨悠扬柔和的起床号声把这里的军人们从睡梦中唤醒,号音刚落,各机关部门、连队、单位就已经列队出早操了,有的在操场打军拳,有的沿公路跑步,跑步的队伍一队队、一列列,男兵们刚过女兵们又来,真是清晨一道别致的风景,伴随着咔咔整齐的步伐,一二三四简单的口号声此起彼伏,而且被他们喊得是那么样的铿锵有力、嘹亮悠扬。
晨操开始了,紧张、忙碌、有序的一天也便开始了。
郭志胜和我同年同地入伍,又同年同月由基层连队调到基地,同在这片沟里,他任司令部军务处参谋,我任政治部文化宣传处干事。俩个老乡相依相赖谁也离不开谁,相剋相怨谁也不服谁。一个石榴总是中间掰开,一人一半数着粒吃,可是刚刚吃完,就要开吵,吵完有石榴还要伙吃。我们吵架的原因大都是因为性格不同造成,郭参谋兴趣不多,好唱高调,爱充能,一个军务参谋,什么事都要管一管。而我,不是自夸,兴趣爱好广杂,低调随和,不爱瞎吹。我们两个没事时总爱坐在潇水河边聊天。
潇水河,说是河,实际不大,流经区域也就这么一块地方,上游右端是基地丨党丨委办公室,晚上熄灯号吹过,郭志胜看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就跑过去关切地催首长们睡觉。
再往下是司、政、后、装办公大楼,这四部门是全基地军事指挥、政治保证、后勤和装备保障的要害机关,办公楼里高级专业人才集聚,军政事务繁忙,只要被郭参谋看到有哪位军容风纪不整或者军姿欠挺、步伐拖沓,他都要像街上的纠察一样认真地帮助人家纠正一番。
直属气象室、测计队、通信连、特务连、宣传队、体工队的兵们,有谁行为举止出现半点不顺眼,让他郭参谋逮着了保准是一通训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