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记事》
第12节

作者: 平易豆姥爷
收藏本书TXT下载
  “特务连来一个!”
  “观测队来一个!”

  天色已暗,圆月升起在东方天空。
  书记吉尼曲木大叔和周副政委分别作了简短的致辞,演出开始。
  男女报幕员谢刚和吳小莉报出第一个节目,全场欢声雷动。
  第一个开场的节目是歌舞《军民欢度中秋庆国庆》,乐队有高手,自编的乐曲很大气,为彰显欢乐、喜庆、恢宏的气势,伴奏以西洋铜管、木管、弦乐、敲击乐器为主打,精选演奏人员,拿出看家技巧,以图完美表达主弦律;除演奏人员外,其它人员全部上场边舞边歌。
  前奏响起,马上就要上场了,我的两条腿却不住地发起抖来,忙拉住队长问:

  “强队长,你说,我还上不上场?”
  队长一愣,瞪我一眼说:
  “咋?关键时刻掉链子啦?怂包啦?你瞧瞧,周副政委都上了!”
  紧接着,全体演员正式上场,除有几个威武干练的军人本色装扮外,其他男男女女,有汉族的、满族的、藏族的、回族的、维吾尔族的、蒙族的、壮族的等,穿戴着各自的民族服装,一对儿比一对儿好看,我虽唱跳全不在行,但上得场来,有一套漂亮的撒尼服装罩着,一俊遮百丑,也便无所顾忌地滥芋充起数来,大家风姿绰绰,步履翩翩,载歌载舞,满台生辉!
  不错,台上台下,相互呼应,顺利地实现了一个精彩的开场。
  下得场来,周副政委和王军医开玩笑说,“瞅瞅人家老王比个小姑娘跳得还好看哩!”扭身看见了我,抻出个母指,又撇了撇嘴,我也不知首长这是一个啥评价。
  接下来的第二部分,以声乐为主,形式如合唱、齐唱、轮唱、男声、女声、男女声二重唱。

  说起来我们是威震敌胆的导弹部队,部署到这片大深山里和老乡们做了邻居,虽然保密,我们每天做着什么,他们清清楚楚,只是从来不问不说,禁忌区域也绝不越雷池半步,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鱼水深情,他们爱我们就像爱自己的子弟,我们爱他们就像爱自己的父母兄妹,他们供我们米面菜油,我们帮他们劈柴担水,他们为我们舍生忘死,我们为他们甘愿牺牲。
  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个场合,唱一唱我们导弹发射兵的生活,让老乡们和我们的战友们一起分享分享他们的邻居导弹兵们战斗的生活和豪迈的情感。
  事前,我写了一首歌词,为了增加艺术效果,我“浪漫主义”了一下,把我们的导弹技术提前了十多年,由当前的固定阵地为主的作战样式,唱成不受场地等任何条件限制,随时随地发射的机动游弋作战。
  谢刚走上台去,用他那极富磁性的声音报幕,下面请听男声小合唱,《我们是神奇的发射兵》,八名精神抖擞的年轻战友登台,随着音乐伴奏欢快、有力地唱道:
  铮铮铁甲阵,
  战车轰隆隆,
  密林云海处,
  卧虎又藏龙。

  开进,
  啊,开进!
  我们是光荣的人民战士,
  我们是神奇的发射兵。

  胸怀雷霆万钧力,
  手操长剑向苍穹,
  注视四海风云起,
  巡望三山五岳享太平。
  隐蔽好,
  快机动,
  展开来发射,
  箭箭必打赢。
  只听点火一声令,
  直捣贼巢我们建奇功!(未完待续)
  日期:2017-09-11 08:39:26
  (15)山花寨篝火
  接下来的节目,先后唱了几首如《歌唱祖国》、《游击队之歌》、《打靶归来》、《红梅赞》、《九九艳阳天》,又一连唱了几首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等民歌,再接着又唱了苏联的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飘落》、南斯拉夫的《桥》等。
  这一部分的演出真叫山寨的群众大开了眼界,有些只是在电影片段里看到的其它少数民族的人民和艺术,这回让他们近距离地欣赏到了真实的表演,听到了真切的歌声。通过几首外国歌曲也让他们领略了一下异国的歌唱风情。大家看得津津有味,心旷神怡,激情焕发。
  节目的第三个部分以器乐演奏为主。主要是用我们身边带着的几样西洋乐器和民乐乐器,因曲制宜,凑合几首经典的曲子,如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翠湖春晓》、二胡独奏《春江花月夜》、琵琶独奏《十面理伏》、古筝独奏《漁歌唱晚》;欧洲古典音乐,如莫扎特的《小步舞曲》、海顿的《伦顿》节选、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节选,以及小号三重奏、长笛、单簧管、小提琴独奏等等。

  对于这部分的精彩演奏,观众们的反映真是不好说,有的时候台下叽叽喳喳,有的时候哑鹊无声,到底是没有听懂、欣赏不了呢?还是受了这美仑美奂的音乐感染,都沉浸在艺术享受中去了呢?我真的是说不清楚,也没有去问问老乡们。
  第四部分的情况不太好,主要是相声快板、诗朗诵部分。内容反映部队生活方面的比较多,比如《我们班个个争模范》、《红灯引领我闹翻身》等,除了我们的战士还兴致勃勃地欣赏,并给予热烈掌声外,孩子们哭闹了,老乡们都走动起来,有的开始搭起小锅灶,有的噼呖啪啦烧起竹筒饭,演员们也进不了状态,只好仓促告一段落。
  报幕员小莉、谢刚上台“叭叭叭”地来了一番对口报幕词之后,四个云南大爹和四个云南阿妈上台了,节目是我前些日子硬着头皮瞎编的,形式是表演唱《大爹阿妈庆丰收》,音乐采用建水花灯调,唱到高丨潮丨处,有一番醉态表演,唱词有几句是:
  ......
  稻谷打完莫进仓
  去酿米酒八大缸
  醉倒大爹醉阿妈
  醉红了太阳醉月亮
  演员们那表演功夫也真够历害,演得似真非真、似醉非醉,我们班的那个李宝青扮个风流大爹,直冲从人家基地队借来的女演员那边飞媚眼儿,结果,叫人家瞅了个空档狠劲儿拧了他一把......

  该节目演罢谢幕下场。
  台下的观众可不干了:
  “再来一道!再来一道!”
  他们要求演员返场不单用掌声,干脆就直接呐喊起来。
  小莉他们几次出来报幕,都被这呐喊声哄了回去,周副政委只好又招呼大家,专门掐了后面的一段,拿出来重来一遍,才算平静,再接着预先安排的诗朗诵上场。
  这时,台下的观众就有些躁动不安了,乱哄哄的,有的开始搬运木柴,堆起大小柴堆,台上演员说的什么词,根本无法听清。
  按照节目单,下一个节目是男女对唱表演《老两口话今昔》,男演员是强队长,曾被基地演出队借去演《智取威虎山》扮过李勇奇;女演员程敏芝是从基地借来的,《杜鹃山》扮过柯湘,乐队以二团演出队的小民乐乐队为主,打板指挥是章指导员。
  这时,章指导员、强队长和程敏芝好象同时察觉了什么,都来找我这个“串编”,叫我赶紧编个报幕词儿,换个节目!我立马明白他们的意思,说道:
  “还编嘛词儿哩,直接换!叫小莉报得了!”

  换什么呢?大家紧急紧统一思想,决定换上一首彝族民歌,男女声二重唱《阿诗玛》,正好,演员、乐队都不用大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