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静止衬托游动时的敏捷,又以游动时的敏捷衬托悬浮在水时的静止。
李长青突然明白自己的书法呆滞,关键在落笔之静与行笔之动间转化不当。
不能如石潭的鱼儿般,在动静转化间相得益彰。
以落笔之静衬托行笔之动,又以行笔时陡然骤停来衬托落笔之静。
动有静、静有动动静结合,才能体现出书贴的精气神。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李长青本只是想探寻小溪的源头,不但意外见到竹林、石潭、清泉、鱼儿浑然一体的美景。
还领悟书法的奥理,此情此景当入诗入画。
李长青一时间沉迷在山光水色之舍不得离开,用手指沾清水在石块开始练字。
顾局从张大年那里询问到李长青的住处,坐司机的车直接开往岭下乡政府。
在岭下乡副乡长刘三明的陪同下,立即驱车前往李家坳。
刘三明知道这位顾局可不简单,传闻马要更进一步,态度非常殷勤。
李建国早接到刘三明的电话通知,知D县教育局顾局长要来李家坳。
自从李家坳小学撤销后,村里孩子的读书问题一直是李建国的心病。
来支教的老师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走,也不是长久之计。
李建国不知D县教育局局长为什么会突然来到李家坳,但很看重这个机会。
“欢迎顾局长、刘镇长来李家坳视察指导工作!”
当乡镇府的车领着县教育局的车刚抵达村头的时候,李建国等候着道。
“顾局,这是李家坳的村支书李建国,是名久经考验的老党员!”,刘三明介绍道。
“呵呵,李书记,你好!”,顾局跟李建国握手笑着道。
“顾局长,您可别笑话我了,我算哪门子的书记?”,李建国也笑着道。
“哈哈,你这书记可管理着一个村呢,听说李家坳小学有城里来支教的老师,带我去看看!”,顾局很平易近人地道。
“好好,可多亏了那几位老师!”,李建国应答道。
“嗯,我们现在去认识一下!”,顾局点点头道。
“这是小孟,人家可是汉江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李建国指着孟云城道。
孟云城很礼貌地点点头,并没有过多的反应。
“这位是小沈,鲁迅美术学院大四的学生!”李建国又引荐沈若琳道。
“顾局长好!”,沈若琳微笑着道。
“都是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谢谢你们支持谷阳县的教育工作!”,顾局一一握手道。
“顾局,晚来我家吃饭,都是农村的家常菜!”
李建国陪着顾局在李家坳小学简单地走完一圈后很热情地道。
“吃饭不必了,其实我今天来李家坳还有其他的事情!”,顾局笑着说道。
“噢,还有其他的事情?”,李建国疑惑地道。
“是啊,你们村子里是不是有位叫李长青的年青人?”,顾局点头道。
“李长青?是我家大侄子!您找他有什么事?”,李建国更加蒙圈了。
“既然李长青是你家大侄子,那更好办了。事情是这样的,县里计划在新建的化广场组织些教育活动,打算请你家大侄子去那讲书!”,顾局讲明来意道。
“哎,你们来晚了!要是早来一个月还有可能,现在已经迟了!”,李建国叹息地道。
“为什么呢?”,顾局不解地问道。
“青娃在省里出了点事,现在承包了村里的大片荒林,在家种地呢!”,李建国道。
“这事我知道,我还买过他的韭菜呢!他现在在家的话,麻烦带我过去一趟!”,顾局还以为是其他事情长舒一口气道。
“嘿嘿,我家大侄子的韭菜确实不错!不过青娃自已在钟南山下搭建个小木屋,平时都不住在村里的。!”,李建国意味深长地笑着道。
“隐居在深山里的老乡,更想见一见了!”,顾局的兴致更浓。
“行,那我带你们去一趟!”,李建国道。
一行人才攀爬到后山的半道,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这山里的山里还有人住?”
刘三明一只手撑着膝盖,另一只手擦拭着额头的汗水问道。
“我家大侄子住在那,平时几乎没人过去!”,李建国道。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风景还挺好的!”
顾局额头也有一层细密的汗珠,环望着四周秀丽的景色道。
“哈哈,山里头别的没有,是山多水多!”,李建国笑着道。
“老李,大概还有多远呢?”
刘三明如果不是想讨好顾局才不会遭这份罪,很疲惫地问道。
“翻过山头,再下坡是的了!”,李建国道。
“啊,还有这么远!顾局,我实在是走不动了,在这等你吧!”,刘三明瘫坐在地道。
“嗯,那我们出发吧!”,顾局挥挥手道。
李建国带着顾局等人翻越后山,来到钟南山下的小木屋。
“房里没人,听说他在山搭建了个养鸡场,可能是在山!”
李长青的木屋没有锁,李建国进去转一圈出来后道。
“好久没去山里探过险,咱今天去试试!”,顾局笑着说道。
“顾局,知道您很忙,要不等青娃回来了,我帮你转告一下?”,李建国担心顾局的身体熬不住问道。
“没事,还是我自己亲自跟他说吧!”
顾局打量着简陋的居住环境,对李长青的评价更高几分道。
能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耐得住苦寒寂寞,难怪能把圣贤之道的书读得出神入化!
“那你们可要跟紧,这钟南山可后山大多了,万一走迷路麻烦了!”,李建国叮嘱道。
巍巍钟南山林木茂密,一群人走在山道艰难地探寻着!
山林深处,寂静幽暗。
一抹斜阳透过层层枝叶,照射在树下的青苔之。
圆圆的光斑处在无边的幽暗,给林间带来一丝暖意。
一阵风起云涌,斜阳转瞬而逝,斑驳的树影恰似昙花一现。
尽管深山幽静,但也并非一片死寂。
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
李建国带着顾局等人穿梭在林间,茫茫青山却不见人影。
小石潭边,风景如画,李长青沉浸在书法世界不可自拔,直到手指在石块磨破皮,留下点点血迹才从清醒过来。
石块的字整体望去有如森然泰山般稳重,细观笔迹又仿佛天边飘荡的浮云。
李长青环顾周边清逸的景色,望着石块苍劲的字体,怎能不读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意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当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思虑周旋,思虑周旋才能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这本末始终的道理,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
李长青的书声清朗而响亮,在幽静的山谷传播得极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