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丁老痛心疾首,长叹口气道:“还有一批人靠肩扛手提将这类瓷器贩卖到全国各地,摆摊设点,对顾客连哄带骗,赚钱脱手。经常往返于景德镇,成为推销这类仿古类的常规军。”
“到现在这类瓷器虽然制作无度,不伦不类,反而销路却一直长盛不衰,以至于潘家园九成九都是这种垃圾东西!”
鲁善工默默给丁老满茶,没办法,有需求才有供给,这些玩意正好能满足绝大部分消费者的虚荣心理。无论是花几百千买个青花放在书房附庸风雅,还是真的想用高仿骗人谋利,需求大,才导致现在的结果。
“前两年我见过有人专门仿民国粉彩居仁堂的人物瓶,他们用高价请高级画师绘主要人物的头像,而衣纹和背景则雇一般价位的画工绘制,烧出来的产品使人猛一看好像高级,如再做旧,在外面冒充民国货。遇见行家细细一看便能分出经纬,而对一般未入门的爱好者来说难免会当受骗。”
“提起仿古瓷,第一联想必定是樊家井村!”丁老皱着眉道:“那片靠近火车站的弹丸之地,居然变成全国仿古瓷心?”
“以低档次的仿品为主,现在京城潘家园、陕八仙庵、湘南清水塘,几个大古玩市场都能够寻到它们的踪影。”
“有人粗略计算过,不足3000人的村落,却有500多家陶瓷作坊和店铺,平均六个人拥有一家作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当地农民自己雇佣工人开的作坊,另一部分是当地农民把房屋出租给外来老板开的作坊。”
丁老喝口茶,长出口气道:“午咱们吃完饭,下午带你去转转,亲自体会一下,什么叫做乌烟瘴气!”
鲁善工点点头,飞机很快到达机场,先来到酒店,安顿好休息吃饭,下午两人打车直奔樊家井。
“老板,要不要青花,绝对清三代官窑,来看看吧!”
“这里有明代永乐龙瓶,五百一个,随便选!”
“来这里,洪武青花釉里红梅瓶,一千拿走!”
刚下车,两人被几个老娘们拉着,叽叽喳喳让去店里看东西。鲁善工护着老爷子,赶紧离开,走了好远才甩掉她们。
“洪武青花釉里红?故宫也不过三件,还有一个是残器!”
丁老气喘吁吁,又气又怒道:“你看见没?两年没来,越来越过分,真是……”
鲁善工也心有余悸,在火车站众目睽睽之下生拉硬拽?国宝遍地都是,一千随便选!
“走,我带你去里面转转。”
丁老带着鲁善工往街里走,这里反而没有人沿街叫卖,两边都是小店铺,有的门还半关着,不知道里面搞什么东西。
“樊家井的瓷器店面分类较清晰,你看两边这些仿各个时期和品种的店铺往往是独立,如仿元明青花的店铺、仿清代珐琅彩店铺、仿民国粉彩的店铺等等,这些店铺和作坊往往雇佣技术熟练的工人。”
丁老对这里很熟悉,低声解释道:“仿古分工细化既便于掌握技术和大量生产,且有利产品仿制更到位,还可以避免产品过于接近影响销售。”
“作坊在生产也分工明确,有些作坊专门生产白胎,有些作坊加工青花等釉下彩瓷,有些作坊加工粉彩等釉彩瓷,这样划分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也最大程度地利用樊家井不大的生产空间。”
鲁善工时不时偷偷往店里看几眼,果然到处都是瓷器,十几平米满满当当全是各种瓶瓶罐罐。很多货架摆不下,直接放在地。
“这里还有几十家特殊店铺,是所谓的专业做旧,因为未做旧的仿古瓷永远只能作为工艺瓷出售,价格亦将大打折扣。”
丁老指了指远处一间小店铺,小声道:“这些店铺由一些做旧修复技术高明的师傅开设,往往是一个人开一家店,的是各自拥有的技术和绝活。”
“将送来的仿古瓷进行后期加工做旧,很多不开店铺的自由人也是樊家井离不了的高手,如水平很高的画工或写款师,哪家需要去哪家,收入不菲,日进斗金。”
“樊家井有个怪的现象,一旦自己的产品得到市场认可,作坊老板会关闭街面的店铺,离开樊家井,在自己家作业。”
“跟紫砂艺术差不多,因为小有名气,只用等顾客门采货。个原由,一者是这些老板担心自己的技术被同行窃取,二者或许他们担心樊家井这种大路货影响自己产品的价位吧。”
鲁善工满脸不屑,这不是吃饱了骂娘?你靠着做假飞黄腾达后,转身鄙视昔日同行,真孙子!
两人走过大大小小仿古店铺,随便进去几家,满眼都是粗制滥造的东西。丁老最看不下去,老爷子见惯官窑精品,哪会看的过去这些垃圾?
离开后,感叹道:“低档仿古瓷面对的是古玩市场的普通大众,收藏者很容易识别其真假,可以作为工艺品收藏。即便是那些不懂陶瓷知识的正在入门者,交几百元的学费,损失还不算太大。”
“最容易扰乱市场的是那些仿制逼真、价格高昂的高档仿古瓷,其危害程度也最大。景德镇高仿瓷器集在凉山树、罗家坞、筲箕坞、莲花山庄等社区,这些区域聚集着景德镇水平最高的古瓷仿制艺人。”
“其实古瓷仿制也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这里很多人最初也是在樊家井起家。基本都是在家里作业,雇用优秀的窑头、火工、画师,并且产品采用传统的柴窑烧造。”
“柴窑固然能够保证高仿品到味,但因其费用高昂、占用空间太大、烧造程序复杂,令很多小作坊望而却步。”
“所以大部分仿古作坊十几年前纷纷采用节约空间、费用低廉、干净易操作的煤气窑烧制瓷器,往往只有那些资金充足、生产高档仿古瓷器的作坊才会采用柴窑烧造。”
“高仿也分三六九等,除市面流通的那些价位数千元到数万元的普通高仿瓷外,还有数量极少、价格惊人的顶尖高仿瓷,它们由技术顶尖的高仿大师制作。”
“据我所知现在景德镇大概还有不到20位这样的大师,他们往往是被包窑。很多来自岛国和欧洲的商人,往往会选择其一位,每年出资数百万元包窑,其一年仿烧的产品全部归包窑方所有。”
“这样的顶级作坊一年只生产十几件甚至几件精品,失败的作品全部销毁。当这部分作品流入市场后,往往会进入大型拍卖会,冒充真品,单件价格往往高达数十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极大地扰乱了市场秩序。”
两人回到酒店,坐下休息,丁老继续道:“纹饰仿制和器形仿制相对容易,很多店铺老板往往会花数百元或数千元买一件出土的,但已经破损的残器,目的是为仿制面的纹饰。”
“我见过水平最高的甚至采用电脑三维扫描纹饰,几乎丝毫不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