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1-03 11:23:56
祝大家新年快乐!2018年收获多多!
2017年已经无声无息的划过了,元旦的那天晚上依稀听到了几声燃放烟花的声响,规律的燃爆声音夹杂着丝丝的喜庆,和AK那种急促带着杀气的枪声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也算是弱弱的为2017送了行。日子这东西可以说过的很快,也可以说过的很慢。对标一下2007年和1997年,才惊觉仿佛昨天的日子,已经是10年前、20年前的时光了(此时脑海里想起了:时光一去不回头.的旋律)。但那时的时光回忆起来仿佛就是刚刚不久前发生的,还有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自己也已经步入中年人的行列了。这些天刷屏的除了新年快乐的问候,就是关于油腻的中年人的传说,人到中年不如如狗的文章,也得到了广大油腻的中年人热烈的回应。确实,对于我们中年人来说,基本上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不累是你不可能的,不辛苦是不可能的,情绪上的焦虑,实际上是现实生活的投射,和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恐惧感。
我记得在90 年代的时候,听闻日本竟然有过劳死这一说,当时感觉到很是奇怪,累了你就休息一下嘛,怎么可能把自己累死呢?现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商业竞争加剧,节奏越来越快,我才明白,不是不想休息而是现实容不得你停歇,毕竟没有人愿意被落下,因为落后就意味着将被社会边缘化,会遭人鄙视。所以在我们有时在快步行走努力向前的时候,会忘记了自己的肉体凡胎是需要保养和维护的。
在尼日利亚我遇到过很多老非洲,有的待了十年了,也有的已经工作生活了二十年的。他们已经习惯了尼日利亚的节奏,尼日利亚的气候和尼日利亚的生活环境,毫不客气的说,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回不去了。一方面和国内的节奏和发展脱节了,另一方面事业和人脉关系都在非洲,回国后又要重新开始,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勇气,所以日子一天天熬下去,新非洲变成老非洲,直至习惯这里的一切,反而愈发的离不开。
我是2012年奔赴尼日利亚工作的,一晃六个年头了,相比刚一开始来尼日利亚的不适应,满然无措,现在已经淡定很多了。记得刚刚来尼日利亚时,面临的困难是自己始料未及的。陌生的国度,全新的市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焦虑,彷徨,茫然和从来没有过的无力感,巨大的压力又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失眠,肠胃出现问题,身体的不舒适感更加重焦虑抑郁的情绪,这种恶性循环一度让我曾经想过要放弃。但是开工没有回头箭,已经容不得回头了。是男人,你就要扛起来!想家的时候,就翻看一下家人的照片,在谷歌的卫星地图上看一下自家的屋顶,聊解思乡之情。
走访市场,搭建团队,物色当地员工,和黑人员工不断的磨合,磕磕绊绊、一步一步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让公司走上轨道,这期间我们经历了大选、经济危机、奈拉贬值,好在我们挺过来了,公司也越走越顺了。
我想这也许是很多人不愿意重新开始自己事业的其中一个原因吧,因为离开自己熟悉的工作或领域重现开始,不亚于一次重生,毕竟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没事谁也不愿意自讨苦吃。
每一个油腻的中年男人都在努力的撑起一个家庭,2018年到了,除了祝大家新年快乐以外,还希望我们步入中年的男人,能够减少油腻,远离焦虑,毕竟有些事是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的,唯一能够改变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处于变革时代的我们,除了紧跟时代步伐以外,还是要修炼好我们自己的心,努力做好自己,剩下的交给上天好了。
日期:2018-05-05 21:59:46
雨润清晨草色新,
荡污涤垢邑清晨。
登高远望城山外,
黄墙红瓦绿如荫。
尼国首都黑人装,
就是慵懒肢不勤。
阿布贾的雨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今晨的雨带扫走了闷热,带来了一丝的清凉。
日期:2018-05-07 19:28:50
历史
一心想要回国工作的我,还是选择了再次返回尼日利亚,原因很简单,回国真的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远离六年,国内的一切已经让人感到生疏,这种感觉让我有些惶恐。难道真的要在非洲待上一辈子?看着已经习惯了非洲生活的老尼,心里颇有些羡慕,为什么我总是很难融入到非洲的生活当中呢?这样是好还是不好呢?清晨,早早的起来晨练,仰望天空,太阳已经从地平线上升起,金黄的阳光喷薄而出,脸上能够感受到来自紫外线热辣辣的威力。棉花一样的云朵低低的挂在天空,变换着形状缓缓的向东北方向流去,就像在尼日利亚的生活一样,那么的轻缓和随处可见的漫不经心。
闲暇之余我在看一本书(东北游记),一个叫麦尔的美国人,因为参加公益组织来到中国,爱上一个中国东北的女孩,对东北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住到了女孩出生的地方,一个叫荒地的小村庄。麦尔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审视着北大荒的的历史,把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写在了他的游记里,既有美式的幽默,也把东北人的性格描写的惟妙惟肖。书我还没有看完,但是书里面所写的历史事件,却把我脑海记忆中的历史碎片进行了一次串联和整理,结合他在游历过程当中对历史遗迹的描写,让我对中国的近代史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一个美国人对中国的历史尤其的感兴趣,不但深入这篇土地,而且去丈量它感受它,这种精神,真的很让人感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