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成名》
第54节

作者: 中秋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没有主客场制,小组赛里面是相互打,很多医院肯定都没有足球场,所以医科大的这个球场本来是主赛场之一,所以现在看台的医科大学生坐得满满当当,开学已经一个月,哪怕是新生都知道有支师兄们的职工球队天天下午占据了黄金时间在训练,其他踢野球的学生还从无怨言,每天都在跑道踢小场或者围观,现在终于到了可以看看师兄们表演的时刻,不光有白浩南这个眼镜球神帅哥,还有那么多传说的各学科精英师兄呢,所以连女生都来了好多,锣鼓喧天啊。

  白浩南作为教练的真正第一场正式赛演了。
  足球能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一运动,有人说是因为有这么两个特点:
  场面变化极其丰富。
  胜负判定极其简单。
  说简单是这项运动的规则简单到只要不用手以外的所有部位把球弄进对方球门算赢,至于越位这样极少数的规则限制都可以不用费心解释,分显示更是极其简单,哪像球非要莫名其妙的十五分二十分抢七计算,说复杂是阵型变化复杂到可能堪围棋,因为这是二十多个人在场的变化,如果要计算各种局部人数对抗的细节,真的要用电脑来算。

  任何不懂足球的人,都能在一分钟内被旁边的朋友带动看球,虽然看懂阵型起码需要几年的功力,但看个胜负热闹是没问题的。
  好蓝风队总是被人摁着打的那种惊险刺激,算再不懂球的姑娘看着球老在自家球门射来射去也会尖叫连连,这种场风向,老是在哪一边折腾的形势很容易看。
  让热闹非凡的医科大以及附属医院的观众们大跌眼镜的是这点,他们以为可以大杀四方的附属一院职工队,开场扎居然被对方这个什么不起眼的医院职工队一直压着打,几乎很少有攻过半场的闪亮点。
  可以说十一名队员都龟缩在本方半场,颇为无趣的坚守岗位。
  稍微懂点足球的大学生坐在看台高处还能俯瞰出阵型:“哦,标准的442阵型,可这也太标准了吧?”
  阵型的说法是从后往前说,去掉守门员以后的十个人,442表示,后卫四人,场四人,前锋两人,只要被提醒到这个的观众看过去都会哦,真的是哦!
  从侧面的看台看过去,是三排人这样站着,虽然说不笔直,但真的是一排蛮整齐的那种,要前一起前,要退一起退,那个生物酶队长,还站在后卫线不停喊注意阵型,所有人不停的左右看,感觉是阅兵走方阵一样。
  对,有点像兵阵,这跟以往看见踢足球是一窝蜂的没头脑乱跑不一样了。
  无论对方怎么踢,球到了哪一排是哪一排的事儿,在谁的区域是谁的业务,快速离开阵型抢拦截,拿到立刻给其他人,三两下远离刚才抢夺的地方。
  有点呆板,但是面对对手不太强的时候,这种过分强调的阵型简直是在嘲弄对方,无论对方那几名前场球员想干什么,对面都像是张开的,每个区域都有人,因为全都龟缩在半场,人员密度有点大,很难摆脱获得空间,怎么传递都很难拉开空间,这种业余水平,能够连续传递三五脚很不错了,一丢球是附一院的,只是附一院的青年医师们也不着急进攻,依旧斯条慢理的整体往前,到了半场交给两名前锋自己去处理,以二敌很多,所以进攻机会也不算很好,往往被拦截了又回来。

  于是场是这种有点怪的情况,大学生们看出来点苗头,好像附一院是故意在演练阵型,控制着自己在踢,但这么进不了球也不对啊。
  对方医院来的客场啦啦队较欢腾,毕竟能看出这种内涵的不多,还以为占了多大的优势,一直在压着附一院打呢,其有几个姑娘尖叫得很引人注意。
  白浩南背着手听见了,悄悄转头看了看,发现水准附一院的护士差得不是一般般,最近跟航空学院的空姐都较过,其实空姐们主要是身材修长,基本一个模子出来的,要论到环肥燕瘦,春花秋月各擅所长,还真得说附一院更有看头,况且护士和空姐一样有制服加成,据说在某些制服控眼里护士排名更靠前。
  刚想到这里,白浩南看见看台边那一身警服的郭咲咲了。
  这才是制服加成的最高水准吧,可惜能看不能碰啊,白浩南赶紧把视线收回来。
  其实正如他这些天观察业余球队打法的特点,除了极个别球队有那么两三个体校水准的,大多数踢野球或者业余足球的都是爱好者水平,没几个接受过正规训练,更谈不科学合理的分配体力了。
  十五分钟,之前还能冲刺的球员开始气喘吁吁,有些人已经时不时的双手撑着膝盖吐舌头了。
  好像注意到这个细节,生物酶时不时的瞄一眼教练,白浩南双手抱在胸前,站在场边没有任何动作,队长继续叫喊队形,球队继续这样近似于只守不攻。

  其实这也是考验队伍对教练的服从性,真的如同战场的军心一样,是不是完全相信将帅的安排,专注于自己的那一丁点战场职责。
  足球的魅力在这里,这是个集体运动,真正最接近战争的体育运动。
  不过白浩南的摆谱也没持续多久,两三分钟后,他那套较特殊的观察方式,终于觉得对方大半的球员都处在一个气不接下气的生理极限状态临界点,忽然那么对着场挥挥手。
  事后好多大学男生都表示对豪哥这个挥手记忆犹新,还有人用手机录下来这个细节,虽然远远的看不清人脸,但背影里戴着棒球帽的白浩南满脸胡须的这么一挥,那位生物酶技术学术带头人立刻高喊王全福的绰号:“老鼻子!菱形站位啊……”

  442阵型间四个人从一横排立刻变成了王全福突前,那个老宋坠后,左右两人护法的菱形,而且四个人立刻像把锥子似的往前压,整个阵型都往前压,带动俩前锋大步流星的往对方禁区冲,逼迫对方的后卫线慌乱不已的跟着跑,顿时变成六个人投入进攻了,而生物酶带着最后一排片刻间提前到场线。
  所谓令旗一挥,阵型行云流水,可能是用来形容这种感觉的,灰黑色国际米兰球服的附一院职工队,非常清晰的立刻由守转攻。
  那是种非常明显的潮水般涌动,来自于白浩南的一挥手。
  白浩南钦点的那位拦截后腰老宋,干净利落的在对方前锋脚下断了球,想都不想,直接给自己左侧的老洪,接着那位左前卫往前直接冲,本来处在体力低谷的防守球员哪里跟得这种蓄势待发的冲击,是被速度完爆!
  根本想不到这种玩儿业余足球的,居然还有人会阴测测的十多二十分钟都不费力的遛孙子,等到连职业球员都有的那种二三十分钟必然出现剧烈运动生理极限显现,然后才突然爆发。
  两名之前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前锋,现在如入无人之境,接到球甚至会主动寻求身体接触,毫不犹豫的带球以后大跨步,对方球员忙不迭的迎来,业余球场最常见的那种收不住身体碰撞,在这里毫无意外的是对方后卫萎顿倒地。

  明明带着球的前锋,脚下还有任务要完成,但是落地生根,是能稳稳的把对方撞开,自己双腿还能稳定的发力射门!
  对于看不懂足球的人来说,最烦的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甚至整场赛都看不到进球,他们看不懂那种你来我往的绞杀才是足球的魅力,但确实这也是很多外行不喜欢足球的原因。
  可这里不缺了。
  是从白浩南那一挥手开始,三传两倒的前锋把皮球稳稳的打进,带来看台先惊呼,然后欢呼的锣鼓喧天!
  接着不多一会儿,稍微有点节奏变化,但细节绝对是差不多的拦截、传递、带球、最后一传、过人、射门、进球、欢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