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盛宴——宋太祖之天倾》
第37节作者:
映雪青松 郭威道,江南李氏自建唐之后,烈祖李昇亦曾励精图治,现在传位其子李璟,听说他注重与民生息、劝课农桑、轻徭薄赋,江南隐隐有太平之象,一旦俟其国力强盛,而我中原又有可乘之机,其必野心骤起。因此高王还是小心为上。
高行周这些年与江南作战,屡次得胜,因此并不把郭威的劝告放在心上,只是说道,郭兄提点得是,小王定会小心在意。小王此次进京,其实还有件事不明,要向郭兄查证。
郭威身子前倾,“高王请讲。”
高行周道,历年辽国皇帝皆会派出使臣,遍访中原及南方诸国,我朝及蜀、江南等亦会遣使回访。
郭威点头道,不错,这是双方互通音问,暂保和平之举。今年我朝派出的回访使便是侍中冯道。
高行周接着道,但自前年起,凡出使江南的辽使每次北返途中,便会遇袭被害。
郭威道,弟亦知此事,前年辽使耶律广北返时在淮北身亡,去年又是耶律文在沂州为乱刀砍死。但弟曾遣王峻调查,发现使团的一应财物俱被洗劫一空,故推测可能是强人所为。为这事,我们可伤了不少脑筋,都不知怎样才能向辽帝解释得清楚。
高行周摇头道,事情恐非如此简单,强人劫掠,为何不劫别人,单拣辽使下手?辽使往来之路,皆通衢大道,谁又敢光天化日之下冒险作难?再者,使团护卫众多,不乏武艺高强之辈,普通强人一般百十来人,乌合之众焉能将其尽数杀死又不留下线索?
郭威道,那依高王之见…
高行周道,我料是有人从中作梗,要借此事令辽帝迁怒中原。
郭威大吃一惊,“若果真如此,契丹必会再次入寇,而我朝将四面受敌,设计之人用心何其歹毒也。”
高行周道,今年又有辽使前往江南,听闻已经北返,不日将路过汴梁,凭吊先帝,这关系着南北邦交,万不可再有意外枝节。我已命人沿途悉心护送,故路上安全无虞,但入京之后诸事,还请兄务必小心在意。
日期:2017-10-07 18:54:51
郭威拱手道,多谢高王提醒。
高行周说完了正事,冲郭威笑道,我听说朝廷将向西面用兵,想必又要烦劳郭兄亲为了。
郭威道,朝中贤人良将众多,哪轮得到在下。
高行周道,史弘肇和杨邠,一个典宿卫,一个掌机要,哪走得开?王章是个文臣,只会理财经济。你不去谁去?
郭威道,朝中本属意由你统兵前往,可惜高王分身乏术,不然凭高王威望,河中一鼓可下。
高行周摆手止住,说道,郭兄用兵如神,小王望尘莫及,明日陛见时,我将向主上力荐,由你为将,相信太后英明,必会采纳刍议。
郭咸还要谦逊,高行周起身走出门外,唤道,你们都进来。
两员将领应声而入,其中一人身材高大、皮肤粗黑,另一人面色白净、英俊挺拔。两人一进来便跪下向郭威行礼道,末将参见枢相大人。
郭威忙命快起,二将站起身来,高行周在一旁大笑道,“重进,见了自家舅父也是这般正式么?”
那黑大个忙又跪下道,甥儿参见舅父大人。
郭威惊喜交加,一把搀住,“重进,三年没见,你怎么回来了?”
黑大个叫李重进,是郭威的亲外甥,与柴荣年纪相仿。郭威只有一个姐姐,早年家境潦倒穷困,姐弟俩相依为命。有一次郭威杀了街上的一个泼皮,官府要来捉拿,是姐姐卖了所有妆饰与郭威作盘缠,送他去投军。后来郭威的姐姐和姐夫死于战乱,留下李重进一个孤儿,郭威便将他一直带在身边,直到重进满了十八岁,郭威为了锻炼孩子们,便将他和柴荣分别送到地方上去从军,柴荣去了关陇一带,而李重进长期在淮北服役。因他为人耿直、作战勇猛,很受高行周赏识,现在已经作到淮北兵马都监的职位了。
李重进见了舅舅,也是分外激动,但他不善言辞,只是望着高行周道,是王爷带我回来的。
郭威又转向另一名将领,却不太认得,疑惑道,你是…?
那将也又跪下道,末将高怀德,现任淮北兵马指挥使。
高行周道,怀德,我与枢相兄弟论交,这是在家中,快换了称谓。
高怀德忙道,是,侄儿怀德向郭伯父请安。
郭威道,你是怀德?十年前见你还是个小娃娃,想不到现在已长成了一员虎将。高王真是调教有方,虎父无犬子啊。
高行周道,我听闻长安有事,便料到与李守贞绝脱不了干系,而你定会领军平叛,就顺便带上他两人,随你前去历练一番,还望郭兄不要嫌弃。
郭威大喜道,高王太谦了,郭某求之不得。
高行周又道,我担心京中禁军兵力不足,因此又命我麾下三万人,由淮北防御使武行德率领,离开防地,向汴梁赶来,现正驻扎沂州,郭兄若有需要,可命犬子怀德传命,随时可供驱驰。
郭威十分感动,向高行周道,高王大恩厚德,郭某无以为报,请受我一拜。
高行周止住他道,弟今日所为,非为私谊,实为公义。郭兄不必行此大礼。
郭威正色道,在下正是替国家向高王道谢,请高王莫要推辞。
说罢不顾阻拦,强行下拜,高行周勉强受了,众人齐入后堂,郭威召来家眷,大家欢聚晤谈,开怀畅饮。柴荣与重进自幼相好,和怀德也是总角之交,兄弟重逢,更是欣喜,郭府上下,其乐融融,笑语一片。
日期:2017-10-07 18:55:15
当天傍晚,高行周便在史弘肇与郭威的陪同下,来到皇城外请求觐见。他身份尊崇,因此纵使宫门已下钥,皇帝和太后也即刻传诏请入。
高行周先到广德殿去向大行皇帝的梓宫凭吊,然后前往滋德殿向太后和皇帝请安。
刘承祐在父亲还未做皇帝时多次见过高行周,因此并不陌生,尊称其为王叔,并且特命赐坐。
高行周先向皇帝禀报了淮北局势,皇帝对自己刚即位高行周便赶来效忠一事感到十分高兴,笑着说道,有高王叔坐镇淮北,江南绝无异动,朕心甚安。
太后也在一旁道,先帝在日便对高王信任有加,哀家与皇帝绝无南顾之忧了。
高行周朝上拱一拱手表示谦谢,然后便提到了河中之事,质疑为何迟迟不肯发兵。刘承祐听他提到河中,本有些怀疑是受了史弘肇的唆使,串通了来阻拦的,后听高行周主张用兵,心中暗喜,但看到史弘肇站在一旁,于是故作沉吟道,“朕亦何尝不如王叔所想,只是…”
高行周慨然道,京中禁军兵力如何,臣已略知大概,史指挥使职在护卫天子,的确不敢鲁莽孟浪。但我辈出身行伍,岂容金瓯有缺,倘容不即时诛除叛逆,恐地方藩镇纷起效尤。届时陛下政令不出京畿,先帝当年的辛苦经营又将付于流水了。
刘承祐听了这话,有些不快,事事都拿先帝这顶大帽子压下来,现在朕才是你的主子,难道朕守不住这江山么?
他脸色一沉,碍于高行周的身份,没有即时发作。殿内气氛顿时沉闷,太后开口道,高王所言有理,但不知有何良策可解此危急呢?
高行周并未察觉到皇帝的心情,见太后发问,连忙答道,禁军齐出,肯定不行;但若分出部分禁军,应无大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