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若梦,万里春风犹少年:南宫紫晶虾》
第26节

作者: 何三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0-18 12:59:49
  15、谁是谁的谁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然而人生在世,谁无过错?更别说混了一辈子官场,若有人要找茬,那过错真可以随手拈来。
  于谦当了很多年的山西和河南二省巡抚,这是很大的权利。这里有必要先弄清他的官职和身份。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防止地方官员权力过大,威胁到皇权,在地方各省实行的是三权分立,即设立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布政使主管行政、钱粮、税收等(相当于省长),而按察使类似主管公丨安丨厅、司法厅的省政法委书记,主管全省治安(司法独立,省长莫问),都指挥使相当于省军区司令员,主管全省军队(军队优先,谁也别管)。所以,这三者基本上平起平坐,互不服气,但只能干瞪眼。

  于是很多时候,三个最高地方长官,遇到好事就争,遇到麻烦就推,他们的主要工作变成了扯皮,堪称优秀业余足球队长,经常耽误正事。
  没奈何,皇帝就派中央都察院的人,经常代表皇帝到各地方监察工作,虽然这帮人官职低,但因为代表皇帝,是钦差,所以,可以处理很多地方上扯皮的事,这就是戏曲里所谓的“八府巡按”。当然,巡按能按得住的葫芦瓢,一般只是下面地市州县级的事情。
  那么,遇到像前面所说的,省级干部天天扯皮,咋整呢?朝廷就会派中央监察机构的高级官员,一般是都察院侍郎(副部长)级别的人,代表皇帝去地方上处理,这就是所谓“巡抚”—也就是中央都察院特派员。
  巡抚代表皇帝协调指挥地方事务,少则一省,多则数省,因为很多事,特别是打仗,虽然是都指挥使的事,但后勤、治安、钱粮等他是管不了的,需要很长时间来处理,所以时间长了,这些巡抚就在地方上长期驻扎了下来,或者从一个省处理完后,不回京,接着去另一个省处理。这样,他们实际上就变成了地方的最高长官了,比省长还大。再后来,才演变为总督。
  被中央派出去协调打仗的巡抚,因为要指挥省最高军事长官都指挥使,及地方各卫所军队,所以,中央就多给他们挂了个官衔—兵部侍郎,也就是国防部副部长。这样,这些巡抚就有权指挥军队了。
  但是,在明朝从始至终,巡抚都是中央官员身份。
  从于谦任职的角度看,他虽然是河南、山西二省的巡抚,但他最主要的工作,显然在山西,因为这里是边防,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战争的威胁。北面的蒙古人,曾经占领了华夏,但好日子没过多久,就被赶回了荒无人烟的大草原。【插话:元朝1271年建国,国运共98年,若刨去前期完成统一的八年,及后期发生战争的十七年,蒙元的真正有效统治期,其实很短。】

  狼被赶走了,但它的眼睛始终还望着中原,时刻在磨牙。山西代州的雁门关、大同府及长城、内长城一线各关隘,这是正面防御蒙古人的咽喉之地,那可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所以,于谦骑着马,走遍了前线的山山水水,把他的智慧和汗水,倾注到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至于河南,最主要的工作是治理黄河堤防,这地方当时还并不乱。河南要说让地方和中央都头痛欲裂,那还得要二百年之后,陕西的李自成和张献忠造反,随时把河南当演武场,当真是要了大明王朝的命。
  因此可以这样说:于谦在他长达十六年的巡抚工作中,做到了清正、廉洁、奉公,在当地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选择走做清官的道路,未必是一条受人欢迎的康庄大道。道理很简单,大家千里做官为发财,遇上一个不喜欢发财的,你就成了贪官们的眼中钉。虽然你暂时比他们权势大,但希望你永远能保持这样大的权势,你千万别有事儿,出事的时候,大把的人会来搞死你!此乃后话。
  于谦一生,总共出过三回事,每次都惊心动魄。王振把他抓起来投进监狱,想弄死他,这是他的第一次人生危机。王振这次是靠用巧计,抓住了他的“辫子”。
  日期:2017-10-18 13:00:28
  通过前文的讲解,我们应该都明白了,从1427年到1445年,前后共有18年,于谦都是在江西、山西和河南工作,但他真实的身份,其实一直是京官,而且是朝廷大员。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国家部委的高级干部,长年累月地下放到基层工作,一干就任劳任怨地干了相近二十年,那么换着是你,就不想调回北京,混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逸生活,或者在政治上追求“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吗?
  人非圣贤,谁不自私呢?所以于谦就动了私心。要是放在以前“三杨”当政时期,他于谦打个报告,从来是早上报告进京,晚上批示就出京了,效率极高,而且很少不批准的,那工作开展起来十分顺手,令人心情愉快,要说在下面多熬两年,吃点苦也无所谓。
  但现在三杨一个一个地死了【插话:杨荣卒于1440,杨士奇卒于1444,杨溥卒于1446】,朝中王振掌权,打个报告等于放屁,想想也让人心寒。于是于谦决意请调回京。
  但于谦在地方当一把手当惯了,他习惯于自己的意见,就是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的最高指示,可他忘了,做事情应该按组织程序的规矩来。于是他干出了一件荒唐事:他分别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替代自己的巡抚职务,然后一拍屁股,回北京去跑调动了。

  你一个人跑调动,擅离岗位,让两个省的军政工作放鸭子放山羊,这事如果中央假装不知道,就没事,若要追究,那就是大事。
  显然,耳目众多的王振同志,一听这情报,就觉得有戏了。李锡是王振的党羽,任通政使(相当于国家信访局局长),在王振的授意下,他出面控告于谦擅离岗位、玩忽职守罪,王振立即让东厂抓捕于谦,关进了锦衣卫的诏狱。这监狱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很高,进去的都是人,出来的都是鬼,一种是活鬼,一种是死鬼。
  接下来,东厂的特务机构加速运转起来,他们只需把黑材料搞齐,比如你于谦擅离职守,造成黄河多少管涌,塞北多少军人牺牲,中原多少农民饿死,某地突发大火烧死了多少人,又有哪里突发了疯牛病等等,就凭这些材料,搞他个三堂会审,嘿嘿于谦,要记住,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忌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